读懂学生,读懂班级,读懂自己
——《中国班主任研究(第二辑)聚焦班主任发展》读后感之三
武义县熟溪小学蓝美琴
昨晚写完读后感,把书页往后翻了翻,又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谢德华,对于谢老师,我们见过面,但估计彼此都不太熟悉,其实在读这篇文章之前,我对他的了解可以说是很少的。记得有一次李教授分享了一篇我的班主任工作总结,好像在朋友圈看到他有转发,还记得他说过这样一句话:看了,想了半小时,决定不说,留给大家思考。而我硬生生就错过了这样交流的机会,没有向谢老师请教。今天读到他的文章,如获至宝,仿佛这篇文章就是为我而写的,每一个字在我看来都意义重大。一口气读完,如同找到一位为自己拨开云雾的大师,这种感觉,闭上眼睛仿佛自己一下子从孩提成长为懂事的孩子一般,这是怎样的欣喜啊。
从摘要开始,三个关键词就牢牢抓住了我的心思:发展的基础、发展的核心、发展的动力。创设更多的“关键事件”;丰富“学习”与“交往”,增强更大的“成事”可能;提升“需要”与“价值”,促进更好的“成人”自觉。对于“新基础教育”人来说这些字眼,是这样的熟悉,然而在这里作为对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的提炼总结是这样的精炼、准确,仿佛每个字都说在我的心里。光明新区的班主任是何其有幸,有这样一位主任在引领他们的成长,是人生的幸福。
文中提到的两位刚入职一年的老师,我们是认识的,依稀记得那是2015年,刘丹妮与徐苗佳老师来武义为我们讲班队课的设计,我称她们为丫头,是的,论年龄她们的确比我的孩子大不了几岁,然而,她们的理论水平深深震撼了我,当时我就在现场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两位丫头都这么厉害,我们怎么办?是的,也就是从这里起步,我开始反思自己,找到了心里想去的那个方向,回到了班主任队伍里。
一、读懂班级:班级建设是班主任发展的沃土
谢老师说,班主任工作的主业,是组织班级建设,促进学生发展,可以这样说,班主任的发展是在学生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更确切地说,班主任的发展与学生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班主任的发展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反过来又成就了班主任的发展。在与豆宝相处的这两年中,一件件、一桩桩事情都记录在我心里,促进我的思考,更促成了活动的深入纵向的发展,更带动了家长的成长。而这些活动的主题更是我写作的源泉,没有学生的发展,哪有我今天的成长。回想自己已发表或即将发表的20余篇文章,除了两篇全国会议综述,哪一篇不是与学生发展紧密关联在一起呢。
这一批豆宝,虽然跟他们生活、接触在两年,然而我们在一起搞的活动远远超过以前带了六年毕业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交往,产生的感情,远远超越之前毕业的班级。不仅是学生就连家长也是一样,几天不见面就会想出一点事情,大家聚一聚,见一见,仿佛只有这样,心里的牵挂才会放下一点。好在有微信可以及时联系,昨天给一部分家长发去了语音留言,感谢这个信息时代,让我们假期还是这样在一起。有时突然想到会给班长陈曦打个电话,感谢她妈妈在她的电话手表里装了我的号码,在校在家我们都可以这样畅通联系。这些和谐的交往与亲密的联系也促进了我建设班级生活的勇气与自信,并且进一步提升了班级生活质量,促进了师生彼此的成长。
在班级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一年级时黑板报的刊出、活动的策划等等,然而回想这两年,我们每学期8次刊出黑板报,从邀请小导师指导到亲子黑板报到现在的完全自己动手,4个学期一共32期黑板报极大地锻炼孩子的思维、策划、协调等方面的能力。更让人感慨的是活动的策划,从依靠大人到自己全程策划,让人刮目相看。2019年春学期的一分钟视频拍摄与母亲节活动,让我们大人感动与汗颜。也正是这些活动,让我看到了学生的能量,这是我从教30年来所没有想象的事情,正是他们让我看到了班级生活的无限资源与希望。也正是在这块沃土上,我作为班主任可以破土而出,不断生长。
二、读懂学生:在班级建设中学习研究是班主任发展的核心
谢老师说,学习研究与反思是班主任成长的重要机制,但不是所有的学习研究都指向班主任的发展,只有真正立足班级生活重建的学习研究与反思才有利于徐进班主任的发展。围绕班级生活重建,实际上给班主任提出了诸多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班主任需要学习相关理论著作,学习前人的经验,班主任更需要与同事一起开展研究,研究学生,研究班级,研究学生成长需要,研究班级实际,还要研究活动开展得内容、形式、过程、效果及以后重建的方向。在促成活动开展得同时,也促成了自身水平的提高。
在接触“新基础教育”之前,我想都没想过,在班级建设过程中还要研究学生,一切都是班主任说了算,搞活动也是仅仅为了活动而活动,只要把活动搞起来了那就是成功了,全然没有想过学生的成长、学生的立场。而现在,当别的班活动搞得轰轰烈烈时,我们多了一份沉着,多了一份思考,这样的活动目的何在,学生的成长又在哪里,参与度有多少,家长持怎样的态度等等都会全面思考。昨天还在微信里跟徐妈进行联系,商讨本次假期的活动的推进,我们都变得理性了,没有自己的思考,没有学生的深度参与,这样的活动我们不想做,所以我建议徐妈在我们自己都有一定的想法之后我们再进行一次活动的推进会。
文中说,活动过后,还需要梳理活动本身的经验与不足,提炼相关经验,形成文字和相关成果,甚至需要对成果进行宣传推介,与别人进行分享,这种延伸性的研究活动,对教师也是一个很好的训练,更丰富了班主任的理论素养、实践能力、思维品质,对班主任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的确,活动进行到现在,对于组织活动,我们已经轻车熟路,班级里没有组织过或者说没有参与过活动的学生跟家长是少之又少,但是不管是对于大多数家长还是作为班主任的我,对活动后的成果总结还是缺少自信与写作的勇气。就如本次“你好,暑假”的第一个活动一样,在我的极力推动下,两位爸爸跟孩子一起承担起了活动的组织,这是第二次由爸爸跟孩子一起发起的活动,值得点赞,但问题也随之来了,爸爸说不会写美篇,6月底开展得活动,到现在没有形成美篇,这是我们无数次开展活动中的唯一一次。昨天跟蒋爸进行了沟通,他说看电影时他没去,会协助蒋妈把美篇做起来。
我自己也是这样,对活动成果进行总结、提炼方面很欠缺,这个短板需要自己克服对写作的惧怕一点点改进,希望从这次暑假开始,我要努力改变自己。
三、读懂自己:围绕实践与研究展开的交往是班主任发展的动力
谢老师说,班主任交往质量影响专业生活质量。交往的官渡、深度、持久度,是反映交往质量的重要标志。我们很容易看到,许多班主任与伙伴、专家的交往,仅仅停留在表面,仅仅是认识而已,缺乏深入、有质量的交流,因而往往从他人身上获得的成长资源比较少。只有指向专业实践和专业研究的专业交往,才能真正促进班主任的专业成长。在本部分的论述中,谢老师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指向专业实践的专业交往有利于促进班主任班级建设的实践水平;另一方面,指向专业研究的专业交往有利于班主任实践经验的梳理与提炼;除了长期与班主任们工作、学习相伴随的同事、专家,短时相处的交往经历,往往会以特殊的方式,影响班主任们对自我的认知,对专业发展的觉悟。
说到交往这是我绕不去过的痛点,从小长在农村的我,性格非常内向,胆子也很小,不善言语不善跟人打交道。要跟教授、专家、编辑交流、沟通这是我之前所不敢想象的,也就是在精英班这几年,跟李教授、林教授、雷所长及余老师、杨老师等编辑的接触后,我慢慢地一点点改变了自己,是他们影响了我的思维方式与行动方式。不管是在一次次的全国论坛主题发言还是假期研究变革实践中,他们都从专业的高度、不同的视角,对我的主题发言或假期研究进行指导、评述和建议,还给我们搭建了一次次外出交流的机会。
他们虽然处于教授、专家、编辑的位置,但却是那样平易近人,总是不厌其烦、无私地帮助一线的班主任成长。从他们身上,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他们身上的品质与涵养,这直接影响到我跟家长交流的话语系统。一个教授对于一位普通的一线班主任都能做到这样谦逊、彬彬有礼,我对我的家长更应该怀着感恩的心,倾听他们的意见。正是在这一群高品位的人群的影响下,我改掉了说话冲动、喜欢摆架子的姿态,与家长的沟通也变得顺畅,家校合作也是和谐、稳步在推进。良好的家校合作为我的班级建设打下了基础,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助推了班级建设,班级内部走上了良好的发展轨道。而我自己,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中渐渐成熟起来,也这是这些指向专业实践与专业研究的专业交往,促进了我们的班级建设,提升了我的实践经验总结水平。
理想的专业生活,是充满未知、充满挑战、充满期待的,在“实践”“研究”“学习”中,期待更多的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