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大家广为流传的名段,名章,名书,都是有名人背书的。
而没有名人的“名人”不想靠同情。不想靠祈求,就只能讲讲关于自己和关于生活的故事了。
1
曾在一本书看到一句话“你要走多少路,才能成就了不起的你”。
连带着想起那句耳熟能详的韩寒的名句“明白了很多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相同的句式,只是看起来稍微有那么些悲观的情绪在。
甭管好情绪还是坏情绪,先来听听我和关于我和书的爱恨情仇吧。
我应该是个很喜欢读书的人,只是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太允许,偶尔到镇上的书店买点必用品,书?只能偷偷的瞄上几眼。
小孩子都有小孩子的天性,都盼望着寒暑假,因为自由,因为玩耍,而我是因为假期学校发的那两本小小的册子。
里面不仅仅有9年义务教育的刚需 ,也会带我区别于课本的对世界的探索。
2
直到上初中的时候,
遇到一个特别棒的语文老师,为了增加同学的课外阅读量,全班40人,每人征集10块钱,买了将近40本的书,看完可以和其他同学换着看,
估计那个时候的老师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多么强大的融资行为,去年回母校,仍然是语文老师的老师对我的印象还是在“我记得你在初中就特别喜欢看书吧”。
所以说,我阅读的开始,就是在那个时候,如饥似渴的
整个初中,看了差不多30本课外阅读刊物
因为当时的有限认知,其实类似《莎士比亚喜剧》和《战争与和平》是看不懂的
唯独那些名人明传还是有些印象的比如《圣女贞德》《爱迪生》和《莱特兄弟》
3
停止阅读应该是在高中,繁重的学业,以及一些“极品”小说的出现,让我的阅读量仅仅停留在30本书的水平。
大学是从身体到灵魂的释放,学校到家的距离差不多十万八千里,陌生的环境和不熟悉的人,给我了去图书馆的理由。
4
仿佛那里会给我无处安放的灵魂一丝安慰感,也是从那里彻底爱上了《盗墓笔记》以至于后来的名字,直接改成了天真。
从15年8月份的长白山之行,到每年8月份都喊着冲着要去长白山,也是因为那句“用我一生,换你十年天真无邪”对张起灵的承诺.
不知道是书改变了我,还是我遵循了书的规则,其实大学的那个图书馆真的不是很大,所以差不多一学期的时间,读尽了所有关于“盗墓”的书籍。
也是摸透了套路 ,盗墓?都会有一个不合时宜出现的胖子,都会有一个啥也不懂仗着点小葱明的“天真”以及一个逢有危险就出现,必救人与苦难的大神。
和他们仨或者其中两个不得不说的故事。
5
从距离十万八千里的学校,一路向北回到了家乡,待业的无奈,没有工作的忧愁,哪有心思再去读书,当稳定之后,看的也都是“如何更好的销售”“如何精进你的人生”。
这种,仿佛不去看,我的未来就一片黑暗的鸡精型图书,还只能利用间歇、偶尔去吸收,大部分时间不是处理工作,就是在处理工作的路上。
忙起来,时间就快,曾经有时间却没有机会,现在有机会却用没有时间来安慰不求上进的自己。
6
这个一说,我又应该是个不爱书的人才对,
生活中,我是个性格还是外向的人,喜欢跑外,喜欢和不同的人聊天,几乎不怕生,也干过一个人带着一个包,连手机都不带跑到外地,打着“我要出去看看”的幌子
而这样一个好像天不怕,地不怕的“天真”在面对内心的时候,也任然焦虑和逃避
知识焦虑,是因为没有与这个时代相匹配的方法论;
人心焦虑,是因为没有与这个社会相匹配的方法论。
7
一个必然的机会,我与书之间,又产生了某些微弱的联系。
工作的不顺心,促使我去书店找寻慰藉,一个听了无数次,却无数次没有鞭醒我的一句话“你只是一年的经验却用了十年”
醍醐灌顶;
我地改变,从那刻开始。
那种感觉,就像堆积了好几个月的雾霾,阳光一点点的照射万物,大地从灰色逐渐长成为白色,到红色,再到绿色,当眼睛因为直视天空被刺痛时,温暖才会流进心理。
重拾了初中的如饥似渴
一个月5本的频率仍然在进行着
8
这是一个好的年代 从知识被解读,从知识付费开始;
这是一个坏的年代 从知识被解读,从知识付费开始。
我是爱书的,因为满足了我对世界的好奇,
我是不爱书的,因为知识更新的速度跟不上我遇到问题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