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列夫·托尔斯泰塑造了一个很经典的形象,那就是安娜。很多人读完这部作品,都觉得安娜是一个水性杨花的坏女人,而卡列宁是一个可怜的丈夫,是值得同情的。其实当我第一次读完这部作品的时候,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伟大的作品之所以伟大,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可能就是人物形象的丰满和真实。在这部作品中,安娜和卡列宁的形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并不是非对即错的简单的判断题,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读者的心中也有一个安娜和卡列宁。闲暇时我又阅读了一遍这部作品,继而也对于这两个丰满的人物形象有了一点自己的新的思考。现在的我不认为安娜是一个坏女人。我理解安娜的人生选择,并且反而对她的命运表示深切的同情和深深的惋惜。我认为,安娜的悲剧命运有一定的必然性,她对于轰轰烈烈的爱情的执着追求感动了读者,但是也正是其爱情观的弱点造就了其悲情的命运。
在我看来,人立于世间大概是需要一个支点的,这个支点或是亲情,或是爱情,或是自己的光荣与梦想。很显然,安娜的精神支撑便是她与伏伦斯基的爱情。爱本身是没有错的,爱是纯洁的,是高尚的,但是安娜的爱错就错在她对爱情的要求太严苛了。她厌恶憎恨卡列宁,认为卡列宁平平淡淡,对她根本没有爱情,她爱伏伦斯基,虽然她从未承认但是我认为她爱的正是伏伦斯基的轰轰烈烈,爱的正是他对她的殷勤,而并不是伏伦斯基本人。可以说,安娜的生活是痛苦而纠结的,她想为了爱情而生活,但是完全没有能够站得住脚的立场。从经济上来说,她没有任何的经济来源,她的生活费完全靠卡列宁供给,书中提到,在卡列宁写给她告诉她被原谅的那封信中,甚至还夹了一卷钞票。从情感上来说,虽然书中着重描写了安娜生产之后卡列宁坚决不同意离婚,但是在第四部的末尾也描写了安娜在这个时候也主动放弃了离婚的想法的心理活动。我认为,安娜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转变还是因为她放不下她的儿子谢辽查。她知道,一旦离婚丈夫卡列宁势必会夺走孩子的抚养权,那样的话对安娜又是一次痛苦的折磨。
从她和伏伦斯基的爱情上来说,我认为,他们两个人的爱情早晚是会出问题的,而安娜的死也有一定的必然性。因为安娜不甘于接受平平淡淡的生活,她爱伏伦斯基对她的殷勤,她喜欢俘获男人的心,这是女人的天性,无可厚非,但是她错就错在她想永远保持这种状态,这从理论上来说是不可能的。或者说,很少会有人既能够在事业和工作上拼搏,又能够随时随地地浪漫,因为琴棋书画诗酒花和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激情和平淡可能穿插着出现,也可能偶尔转换,但是每天都充满激情从理论上来说是不可能的,很少有男人能够每天激情四射地对他的爱人大献殷勤一直到老,更遑论风流的伏伦斯基。看一看卡列宁我们就可以知道,虽然大多数人都认为卡列宁是一个应当被批判的,虚伪自私的人,但是我并不这样认为。关于卡列宁的争论是非我们暂时况且不议,但是从他对婚姻的态度来说并没有大的过错,他定期给安娜生活费,与她相敬如宾,如果说有什么不妥的地方那便是古板了一些缺少了激情,而恰恰安娜最需要的就是激情。所以说,当伏伦斯基对她的爱逐渐归于平淡,安娜再也受不住这份寂寞,如果她不选择结束自己的一生,那么我断言,伏伦斯基就会是下一个卡列宁。安娜也许明白这一点,如果她再次抛弃了一个男人,那么俄国的上流社会乃至俄国社会都不会容下她,这无疑把她逼上了绝路。
但是最终,她似乎赢了。她以一死换取了伏伦斯基无尽的悔恨和千千万万人的同情,向世人昭示了她爱情的伟大。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她的爱情折射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其悲情的人生选择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女性的生活写照和社会缩影。
安娜是一个典型的俄国女性,从一开始嫁给卡列宁就注定了她的悲情命运。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女性一旦走入了婚姻,那便是失去了自己的人格,把自己的身心全部依附在了男人的身上,从身体到灵魂都成为了男人的附庸,同时其幸福也取决于男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莫大的悲剧。我认为安娜悲剧的根源就是俄国女性所处的弱势地位,无论是经济地位,家庭地位,社会地位还是人格地位都处于劣势,这就使得安娜丧失了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生活中的话语权,从而为其悲剧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安娜是不幸的,同时又是幸运的。安娜不仅有姣好的面容,傲人的身材,最重要的是具有同时代的女性所不具备的,或者说敢想却不敢流露的丰富的精神世界,这便是其迷人的魅力所在。安娜有着坚强执着的精神,她不顾舆论的压力,向卡列宁承认了一切,勇敢地公然与伏伦斯基同居,表现出了超人的魄力和担当,吹响了追求自由和爱情,争取女性权利和个性解放的时代号角,也成为了女权意识的滥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