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城贝壳
前些日子出差东北,办完事路过长春,决定去见一见在长春工作的大学同学易阳。于是在大学班级群里发了车票信息并@了他,只见他发来一句,“小罗,晚上带你撸串,金大蒙喝起!”
每次出差,在候机厅或者火车站,一个人拖着行李箱,和来来往往的人擦肩而过。发现其实每一天,每一个城市都会有一群人离开,同时也会迎来一群人,于是每个城市都一副熙熙嚷嚷,车水马龙的景象。
回头看,在路上,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
上一次见到易阳,是今年四月份他们研究生毕业到海南旅游,我在海南接了他们。那次从机场告别以后,他回到长春工作,我以为,我们见面的几率应该不会太大,毕竟两个城市离得实在太远。可现在,谁知道呢,说过再见,就会再见嘛。
在长春待的两天,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和易阳同学吃烧烤,喝啤酒,谈工作,聊人生。每天在大学班级群里看到刚毕业参加工作的研究生们聊入职,聊培训,聊工资待遇,聊迷茫,甚至聊跳槽,仿佛看到三年前的自己。每次看到他们聊天,总想已“过来人”的身份给这帮菜鸟上一课。回头一想,成长的路上或许都有雷同,但也都无可复制,每个人都需要选择和经历,自己尚且这么过来,又何必去左右他人。自己经历的才叫经验,别人的经验,都只是建议,仅供参考。
离开长春那天,我们没有非常正式的道别,我坐上出租车,摇下车窗,回头对他说一句,“再见!“无数次来来往往,日子还这么长,再见何必沉重难舍,说了再见,就像给自己一颗定心丸,承诺我们会再见。
能够在异地他乡遇好友,是出差路上最好的幸运,我一定足够幸运,才能在这些年的旅途中,都有一群好友相伴。
三年前,大四毕业旅游计划第一站,河北廊坊,我认识了旅途中的第一位朋友,娜娜。那天我在朋友圈发了回北京的火车票,无意中在“附近的人”里看到她的朋友圈,第一条状态是和我一样的回京车票信息,于是我们便相识了。
我们年龄相仿,她由于家境问题,早早来到北京打工。经过努力,成了一名美容师,专业级别,常常出差各地做现场培训,因此去过很多地方。我说我也喜欢旅行,她于是跟我分享很多她去过的美景,说很多她经历过的故事。
严格意义上说,我们就是一般网友,我跟她分享学校里的故事,她和我说她旅途中的生活。她因为早工作几年,常常以“老者”身份教育我这只即将毕业的职场菜鸟,导致后来在生活或工作时遇到困惑,我仍然会找她指点迷津。
在网上聊了三个月,我们约了一起逛颐和园,初次见面我们并没有感觉陌生,如同相识多年的老友,聊了很多。在街边吃烤玉米,在地铁站旁吃炒面。再后来,我们就成了很好的朋友。
毕业典礼那天,我邀请她参加,想帮她圆一次大学梦,遗憾那天她正在外地出差,没能到场参加,只是电话给我送了祝福。她跟我说,“北京大学这么多,什么时候想去,我就去了。”其实我知道,她曾跟我说过,最大的遗憾是没能继续读书上大学。我告诉她,“你很了不起,能够为弟弟妹妹放弃自己学业,还能一个人从甘肃跑到北京闯荡,供养家里,你真的很厉害。”她笑着说,“以后你更厉害。”
离开北京前,娜娜送了我一张香山红叶纪念相,希望我们的友谊能像这张红叶一样长红。后来,我把红叶和毕业相片放在了一起,在柜子里最显眼的地方。
工作后,偶尔到北京出差,我们会抽时间一起逛逛西单书店,吃肯德基,聊聊工作和生活。她后来调回北京,出差的机会少了,而我出差的机会越来越多,于是我也会和她分享在出差地的故事和美景。
她遇到了喜欢的人,眉飞色舞和我说他们的故事,到了谈论婚嫁的时候,却因为总总原因而分手。她向我诉苦,跟我说。
“哎,我现在处在两种极端中,一是想找个人不谈恋爱,直接结婚算了;二是不想再找了,任何相关的事情都不想了,你说我这是不是一种病?”
我说,“当然是病,而且病的不轻,但是这病没有药可治,只能熬。“
“你滚!“
“要不你找个时间出去旅旅游,放松一下,也顺便找找自己。说不定,伤口会痊愈得快一些。”我建议她说。
“好呀,那咱么十一节假日去大理吧,听说那里是治疗情伤的好地方。”
“大姐,现在才八月份,你想的也太远了吧。行了,到时候你真要去,提前通知我。提前买票可能会便宜点。”
她笑了。
我们就是这样,不常见面,也不常聊天,有事时候打招呼,没事儿时候各忙各的。有的感情很简单,你需要的时候,我在,就够了。
从初中起,几个要好的哥们结成“兄弟连“,几乎形影不离,随叫随到,从不墨迹。大三那年,兄弟几个早早约好暑假一起游重庆,于是那年暑假我踏上了漫长的进”山城“的火车。在那趟火车上,我遇到了娇娇,我想家里人给她取这样的名字,一定想让她能像所有女生一样的娇气,淑女,可她偏偏把自己养成了女汉子。
那天她坐我邻座,还带了一只毛发油量的白色的小猫,为了躲过乘务员的检查,她将猫装在行李包内,晚上检过票以后,她才把小猫抱出来放在身边的座位上。这是我第一次在火车上看到除了人以外的生物,而且还是令我恐惧的猫(小时候被猫咬过,后来留下阴影)。偏偏小猫刚从憋了一天的包里出来,一直想伸伸懒腰,顺便溜达溜达,于是小家伙一直用猫爪蹭着我,最后我终于忍不住和猫主人提出了抗议,“严肃“地交涉了一番。交涉的结果是,她去洗手间,让我帮她照看一下小猫,还特意补充了一句,”小猫很乖,别怕。“
后来一路上我们聊了很多,娇娇是重庆人,当年因为叛逆,和父母闹别扭一气之下一个人跑到北京,当起了“北漂“,这次是休假回家看看。知道我来重庆玩,向我介绍了很多重庆特色小吃和景点。
我问她,“你年纪这么小,一个人跑到北京工作,你不害怕吗?“
她说,“刚开始怕,后来就不怕了,北京人这么多,很容易就能交到朋友。“
当时还在大学校园温室里的我,对于这些年纪轻轻就敢一个人离开家在北京这种大城里生活的人,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她告诉我,在北京的这几年,一直从事餐饮行业,学习各种菜品、甜品制作,梦想将来能够回重庆开一家自己的店。
“你太牛了,很佩服你这样有想法又肯努力的人,我相信你一定能够实现梦想。但是,你能不能先把小猫抱走,我有点害怕。“我看着趴在我腿上睡着了的小猫对她说。
到站后,我们留了电话,约定回北京联系。后来回到北京,有一天在QQ上聊天,她说请我到她工作的饭店吃饭,我准时赴约。饭后她带我参观了她位于某地下室的宿舍,第一次亲临传说中的北京地下室,第一印象是冰凉,还带着一股霉味儿。几平米的空间,只能放下一张小床,一张小桌子,没有窗户,看不到阳光。看着房间里摆放得整整齐齐的物品,我问娇娇。
“一个人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你不觉得苦吗?“
“不会呀,这里很多人都这样的。“她笑着说。
“有没有想过回家,一个人离家这么远,为什么呀!“
“有想过呀,但现在还不是时候,等我什么时候可以实现梦想,我会回去的。还记得吗?我跟你说过的,我要开一家自己的店。“
“我记得呀,我当然记得。“
那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到梦想的力量,他可以给你抵抗所有苦难的理由,一个人的时候,支撑自己走下去的,除了家人,还有梦想。
工作第一年,公司派我到北京学习半年,住宿自己解决。我看公司地址离娇娇住宿较近,我和她联系,问她能否帮我找找住宿的地方。
她开玩笑问我,“我只能帮你找地下室哦,你这个名牌大学生能受得了么?“
“你一小女生都能受得了,我怕什么,就要地下室!”我说。
后来我们租在同一户地下室,她改到鲜芋仙工作,每天下班回家,如果可以,都会给我带一些甜品。我在那住了一个多月,后来公司业务部门搬家,我也离开了那里,再后来因为工作比较忙,我们再也没见过。但我仍记得那些日子,两个外地人,在潮湿的地下室相互鼓励,相互温暖彼此的梦想。
前些日子,在朋友圈看到她回到了重庆,和朋友合开了一间酒吧,店名叫“1129Bar”,我没问她店名的意思,只看到店名后面跟着一句“纪念我们的爱情”。很高兴她终于信守承诺,回到重庆开了自己的店,我们约好,有机会再去重庆,一定过去喝一杯。
前几天和一位领导散步聊天,说到旅游,谈到人生,领导来了一句,“世界这么大,我还这么小,该出去看看。“是呀,世界这么大,路还这么长,能够就走着,能跑就跑着,总要去看看这个世界,才不枉此生艰苦奋斗。
行走的世界,总有奇遇,遇到了,请珍惜。
感谢你们,让陌生的城市不再冰冷,路灯下的身影不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