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你好唐小山
图/来自网络
上学时学过一篇课文,《宋定伯卖鬼》。
这是个经典段子,从魏晋起,在后世各种作品中都有记载,如《艺文类聚》、《太平御览》中的征引;而且还不断被加工演绎,如清代《耳食录》里田卖鬼的故事。可见在历史上,卖过鬼的不止宋定伯一人。
❤
快板表演艺术家陈金立表演的《宋定伯卖鬼》,丰富了其中的许多细节,鬼话变得有趣有料不少:
“据传说晋朝时代有一个宋定伯,
脑子比神九快得多。
祖籍河南宛城县,
离城十里的宋家坡。
说这一天,他从家出来去赶集,
想做点散工干点活儿。
提起我的家来不算远,
就在这宛城城里南家坡。”
快板里准确定位了宋定伯的老家,河南南阳。南阳出过五圣:谋圣姜子牙、商圣范蠡、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智圣诸葛亮。
宋定伯故事的年代,快板里说是晋朝。教材里告诉我们,这个故事出自东晋干宝的《搜神记》。
但其实“定伯卖鬼”故事,最早的版本并非《搜神记》,而是更早的志怪小说集《列异传》。
《列异传》基本囊括了各类的鬼怪神妖故事。其作者,一说是魏文帝曹丕;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说《列异传》系张华所著。但不管是曹丕还是张华,其成书时间大致在西晋时期。
❤
在人类的早期,对自然万物的认识有限,因此对自然界的一些现象,感到十分惊奇和困惑,从而产生对大自然的崇拜之情。我们的祖先,认为日月山川都有着神灵在管理控制,神灵鬼怪都有着人所不及的能力,鬼神崇拜也相应产生。
上古神话中,神的地位,都是至高无上的,都是不可侵犯的。神鬼的威力非凡,人们要祭祀供养神鬼,才能求得庇佑。
可是到了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权交替频繁。人们在黑暗的现实中,生活得很悲惨,才发现那些鬼神根本帮不上什么忙,也就逐渐丧失了对鬼神的虔诚信仰。
这种心态也体现在了当时的作品中。神灵们已不再无所不能,人类的地位开始提升。
所以在对于人和神鬼的交往的书写中,鬼怪也会经常失败;鬼神会与人建立友谊关系;甚至有的神还要靠人类的帮助。这与上古时期,人对自然的畏惧形成鲜明的对比。
❤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谈到:自晋讫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列异传》正处于志怪小说的开端时期,它有很多和之前的神话传说不同的特征。
书中的人与神鬼,多有互动。人对神,再也不会死心塌地的敬畏了:“神仙麻姑降东阳蔡经家,手爪长四寸。经曰:‘此女子实好佳手,愿得以搔背’。”杜牧的“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就是出自这里。
人对自身的能力更加有信心了,觉得完全可以凭自己的智慧战胜鬼怪:中山王周南,凭自己的意志力和定力,就战胜了鼠怪。《宗定伯卖鬼》就是这类题材中的一篇典型。
《谈生》一篇,开人鬼之恋故事的先河。
总之,《列异传》作为较早的一部志怪小说集,为之后志怪小说提供了丰富的故事素材。志怪小说的代表《搜神记》,就深受其影响,有的故事甚至被原封不动的引入,如宋定伯捉鬼。
❤
我们对于神鬼的感情,从《楚辞》的敬畏崇拜,到《洛神赋》的思念欣赏,到《游仙窟》调笑戏谑,到《西游记》里的互敬互助,到《聊斋志异》的狎昵亲近,到近代的打倒牛鬼蛇神。神鬼的地位,随着中国历史和文学的发展,可谓步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