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也是人,不可能每次都对的。”
那么,我们到底该不该听专家的?其实,这不是一个该听谁的问题。这是一个关于科学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的问题:即如何采集收集信息,如何分辨信息可依赖度,如何寻找真相或大概率事件。
为什么我们会倾向于依赖专家的意见?
在决策的时候,倾向于采纳领域专家的意见,这不仅没有错,甚至是现代生活的要求。我们生活在分工高度细化的时代,三百六十行都远不足以概括后工业化时代的行业数量。
你若不是医生,你能给自己诊断身体的状态吗?即便上了医院,还有那么多细分的科室,耳鼻喉科的医生诊断不了心脏内科的问题。现代社会的分工协同决定了相信专家,是较大概率上可靠的、经济的选择。
他是看起来像专家,还是真的是专家?
但是,我们所看到的专家,就真的是专家吗?要知道,我们的大脑是很容易被操弄的。《快与慢》这本书提供了许多大脑被轻易左右的例子。由于每天要处理的信息极大,大脑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快捷键,仅仅一个头衔一个恰如其分的仪态和表达,就足以让大脑“心悦诚服”。
前几天不是爆出了一个虚假广告的例子吗?一个流窜在各个地方卫视养生节目的老中医,其实是个演员。是啊,这老太太看起来是多么可信啊,有电视台“老中医”头衔的背书,一头鬓白、无框眼镜、气度从容,道理跟你徐徐道来。
真的是专家,还是看起来是专家,要小心大脑接受信息的快捷键。
等等!别着急接受观点:使用正确的采纳信息的方式
对于重要的决策,需要建立一套收集信息、分辨信息、消化信息的体系。首先需要分辨信息源,这是真的专家还是伪专家。其次即便是专家,他所代表的是可实验复现的“硬科学”(hard science),比如数学、物理等,还是主要依赖规律总结不易实验的“软科学”(soft science),比如很多人文学科像是心理学、经济学。然后,专家的观点是该学科里的共识,还是有争议的观点。再进一步,专家提供的结论,论据是什么,如何论证的,逻辑体系是否坚实。
无奈的事实是,即便知道如何做,我们也真的无法对生活里的每个观点每个信息都如此这般地检查和验证。但是,了解大脑处理信息时所展现的稚嫩,可以提醒我们,在重大决策上保持清醒、保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