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自己学习产品的时候的一些笔记和心得,没有固定的格式,排版和语言组织都比较乱,也不够专业。
1.生日管家:
商业模式:朋友生日管理为基础,生日送礼为切入点,提供在线商品,闭环。购物送礼(微信送礼);
目标人群:所有需要管理朋友生日的人群,80,90后,工作党,学生党
用户需求:生日提醒,生日祝福,快速发现优质的生日礼物并提供闭环服务;
产品架构:
生日管理系统:资料编辑;短信发送;礼物精选:鲜花;蛋糕;其他
首页:商品商城;特色:以礼物为分类基础,大的分类下,都是一些精品推荐,还有走心的商品介绍,让人感到礼物的精美。
好物:精品推荐;
我的:基本资料编辑;
吐槽:
注册流程复杂:已经用微信授权登录了,结果还要输入手机号码。
交互上不够统一,生日界面和好物界面不能滑动切换;
首页的交互有一点不方便,导航条不固定。
生日管理系统,不能在分组里直接添加成员,从通讯录导入新成员步骤过多,路径长。
优势:
作为一个低频APP,却很巧妙地和高频的购物需求结合起来,走精品购物路线(主题推荐精品,商品简介用心,营造了一个唯美的选购礼物的环境),很好地把握了送礼的需求。
建议:
在购买礼物上,虽然用户会比较关心礼物本身的价值,但商品的价格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要让用户觉得自己购买的礼物在价格上不会比淘宝,京东等贵。
增加庆生攻略和礼物攻略。
2.鬼畜输入法:
商业模式:
娱乐类型APP,偏工具,玩法很创新,用名人的表演来表达你想说的话。
目标人群:90后为主,二次元
需求:创造需求,为用户创造一种有趣的表达
产品构架:
本质是一款工具类型的APP
优势:
新颖有趣,鬼畜祝福语的功能为用户提供了另一种使用场景;
劣势:
盈利模式不清晰;
社交功能欠缺;
配音秀的效果不是很理想,整体有些突兀;
短期可能很火爆,但没有长期留住用户的模式;鬼畜祝福语还可以,但使用场景受限。
3.京东店铺运营思路
着眼于店铺比着眼于单品更重要:让客户对你的店铺产生印象,从而迎来二次光顾。
利用单一单品(如情趣内衣)给店铺导流时,要注意导来的流量能否对店铺的其他商品产生转化率,如正常内衣
4.解读京东到家与达达的合并
为什么合并?
京东:虽然一直烧钱,但口碑不错,不忍直接割弃;
达达:可以得到巨头的支持,利用京东导流;
好处:
业务互补?:
京东到家主要服务社区市场,经营生鲜、商超、鲜花、药品、外卖等业务,而达达服务于办公区和校区,以餐饮外卖为主。如果从服务的人群和场景来看,合并之后的达达扩充了众包物流的业务线,通过京东到家导流可将众包物流业务延伸到社区市场;对于京东到家而言,之前达达所覆盖的办公区、校区市场并不是京东到家的目标市场,也就是说达达并未给京东到家带来互补,除非京东到家要战略转型并参与到激烈的外卖市场竞争之中。
共享经济概念下的众包物流到底有多大潜力?
共享经济的本意是利用人的闲置资源或时间做一些可变现的事情。可是达达的高额补贴使得很多人将其作为全职,一旦取消高额补贴,人员大量流动是必然的,如何保证配送能力?如何保证配送质量?如何进行人员管理?
达达现在还有足够的转型余地,尤其现在有京东做支撑,以及京东到家的平台直接导流,达达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不妨考虑将配送业务提炼成专业的团队,而将众包服务项扩大,不仅可以打造一个兼职平台,还可以整合部分上门服务,例如家电维修众包、水电维修众包等,这种众包服务都可以作为京东到家的主要服务项向用户输出。
5.SAY
视频娱乐APP,视频问答(可想想知乎),遮眼形式,滤镜美颜
目标人群:年轻人群,90后,甚至95后
需求分析:表达态度?新鲜娱乐项目?如果只是提供一种新鲜的娱乐方式?如何保证用户留存?毕竟用户很容易对一件事情失去兴趣。所以让用户留下有效的痕迹很重要,比如社交关系。
产品构架:
很新颖,视频问答模式,外加遮掩眼和滤镜。
几个提供思考的问题:
(1):如何让用户在镜头面前‘优质’地表达自己?
滤镜和遮掩
(2)用户为什么要来回答问题?
有趣好玩?至少如果不能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场景需求,很难想象会有很好的留存率。
建立社交关系,让用户在这里留下痕迹。
提供足够有价值(有趣,有态度,抖机灵。。。)的问题,最好能让用户自己创建问题
(3)如何鼓励用户多发布内容?
一个小时之前发布的视频不能直接观看,要发布自己的回答才能观看,从而鼓励用户发布内容。为了弥补用户观看视频的低效,在用户回答之后系统会提供九个其他用户的回答。有一个问题值得思考,如果用户关心回答问题的作者甚于问题本身呢?比如我是某个用户的狂热粉丝,我只想看快速看完她所有的视频,结果我每看一个视频都要自己录制一个视频,效率太低了。或者我并不想回答问题(比如没状态,或者环境不允许)只想安安静静看人家回答问题来放松一下呢?
(4)后续的盈利模式怎样?
问题:
关注模块:除了最开始关注的那几个人就没人了?还要自己手动输入用户名?估计还在拉新阶段吧
6.下厨房:(5.3.2)
商业模式:
中频,市场广大,需求目标明确,分享做菜作为切入点,建立围绕厨房的电商模式。做饭在现代环境下有很多有趣的属性:乐趣,聚餐,做菜后的成就感,用户付费意愿较高,使用时间较长。
目标人群:热爱生活,女性偏多
用户需求:现代生活节奏,年轻人越来越没有时间自己做饭,于是,偶尔做一顿饭便成了一种生活的乐趣。如何下厨和分享成果成为了年轻人日常生活中一个很大的需求。
产品框架:
下厨房(菜谱和食材);集市;社区,三大功能模块,构架清晰,切中需求和痛点。
优势:
架构清晰,功能明确,用户需求较大,,下厨的天然属性决定了用户使用APP时间会比较长,美食诱惑下付费意愿也较高。
图片展示精美,更能激起用户下厨和购买欲望;
不足:
集市的落地属性和厨房用品的‘速达’需求,决定了建立全国范围的集市的难度。用户不可能从上海买一些烘焙材料送往贵州,不能保证食材的新鲜,还有做菜是一件很看心情的事情,说不定东西到了,也不想做菜了。最好的办法就是整合当地商圈,甚至用户的周边商圈,然后提供2h快速上门服务。可这是一件很高成本的投入。
7.单读(1.1.0)
目标人群:享受安静读书环境的偏文艺人群
用户需求:沉浸式放松;
构架:
整个APP结构简洁,功能简单,三个核心功能:文字;声音;影像。
优势:
气质单纯:安静文艺;很容易吸引一小撮文艺青年的入驻;
内容优质,很容易让人沉浸;
劣势:
交互上:
交互比较粗糙,不够细腻;
消息提醒图标,明明已经阅读了,还是显示出来;
个人资料入口只能从首页进入;
模式上:
盈利模式不清;
内容更新慢,内容的优质是靠损失内容的频次为代价的,这也决定了不能将体量做大。
因为不能产生足够的内容,那么必然也没有足够的分类?如何满足不同用户的口味?
所以这只能是一个很小众的市场,吸引用户的不是内容的丰富,而是这里的环境气质,一般的用户都是随便看看,可是如果内容太少,就无法保证用户的存留和活跃。
8.奇妙清单
商业模式:付费获得高级功能。可如果有免费的高级功能,用户还会来付费试用吗?除非你的功能比人家的牛逼。如何让人知道你的功能牛逼呢?让用户试用嘛!
优点:
整个画面简洁耐看,功能模块集中,设置好了以后就只有一个主界面。
缺点:
定位不够明确,生活和工作使用场景不分。对于生活使用场景,用户付费意愿肯定很低,生活场景中需要团队协作的情况很少,用户也不会愿意花时间去学习使用一个APP来满足为数不多的使用场景。对于工作场景,由于你的APP气质不纯:不能体现工作场合的专业性质,所以如果有一个功能类似,却是专属工作的APP,企业会更倾向于使用后者吧。
清单的排列顺序并不能精确到具体的时间点,即映入用户眼帘的是以天为粒度的清单,用户需要点击某个任务后才能看到任务的具体起始时间。
任务的编辑模块有待优化。比如对于某个任务,用户会比较关心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及其完成情况。
APP的易用性不足,用户理解和学习成本偏高。
交互上存在一点瑕疵,比如某个清单界面,点击了排序后,不能点击空白部分返回,需要往下滑才能返回。
交互模式很多不一致的地方,比如从主页进入其他界面后,有些可以滑动返回,有些却只能点击某些按钮才能返回。
9.教育O2O
现状:资本涌入,跑马圈地
模式:B2B,B2C,C2C,其他(工具类)
优势:丰富,优质,便捷
如何留住老师和用户?
如何引入老师,如何保证老师的质量,从引入的时候把关、到评论评分机制的健全;如何判断老师的专业能力和授课能力,并给予足够的信息支撑老师,让老师自己的知识和水平不断提高。
证书认证?
机器人答疑?
10.音频营销
音频特点:闭屏属性;伴随属性
营销方式:
内容参与式:
『案例1』必胜客“请吃饭”42位主播植入活动
『案例2』小黑伞植入后1分钟销售2000把
品牌入驻式:自建电台
主播互动式:主播与粉丝们一起参与到线上线下的各种活动中。
11.种子习惯(3.8.4)
产品模式:
习惯管理为基础,组建小组(社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所以培养习惯的时间属性就已经大大保证了前期的用户留存率。
但很多习惯根本不能称之为兴趣,点赞加油已经是最大的互动,根本无法进一步交流。所以除了种友之间的鼓励之外,系统还应该设置鼓励机制,将习惯的培养比喻成种子的成长,很赞。
不足:
交互上:
不一致性:消息模块的两个子模块不能滑动切换,而发现模块下的三个子模块又是可以滑动切换的。
我的模块,左上角的人形小图标,很容易误解为是用户个人信息入口,结果是添加好友关注的入口。建议换一个图形标签。或者将这个功能放到发现模块。
功能模块上:
每条习惯的自带属性不够,只能设置闹铃和私密性。可是很多习惯还有很多其他属性:比如具体描述;完成用时;习惯下面的子任务等。
关注模块有BUG?
建议:
加强社区运营,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比如:多鼓励用户分享坚持的成果,比如写日记分享自己前后的变化,或者积分模式的鼓励?
12.JUNE
商业模式:提供任务管理和日常清单工具,高级功能收费。
产品架构:
分为备忘录,日程表和任务三个模块。日程表以日历的形式展现,简洁形象。
优点:
日程表以日历的形式展现,简洁形象。
添加的日程可以选择不同的颜色表示,相当于可以拟定优先级。
缺点:
JUNE的任务和日程模块界定不够清晰:
日程模块只能显示一个月的一览表,不能具体到某一天或某一周。比如可以切换到某一周。并且日程编辑只是罗列任务和事件,并没有对事件进行时间上的安排,比如某某时间开始到某某时间结束,我要完成什么东东。只是任务的罗列的话,就造成日程表和任务栏有很大程度功能上的重复,让用户分不清两者的区别。
建议:日程表可以支持以半小时为粒度的编辑模块,同时显示以半小时为粒度的时间表,让用户清晰定义今日议程。
对于任务,不应该只是今天的任务,还可以制定长期的任务。
建议:将任务模块分为项目和任务。项目即为总任务,然后再将项目分解到日任务。
菜单栏入口很突兀,还以为是切换日期的地方。左上角的五角星是什么类型的需求?放在那么明显的位置,用户不点击都不知道干嘛的,并且之后就是个废物功能了,不如把它整合到菜单栏,然后这里作为菜单栏的入口。
设置阴历没反应?
13.猫眼电影
商业模式:电影垂直领域的O2O模式,商家入驻,用户在线付费实现闭环,平台抽成。
问题:
用户已经有了美团APP,还要用猫眼?那么肯定要提供美团所不具备的服务或功能。比如更大的优惠,更完整的信息,更优质的服务。
对比了一下美团,进入美团首页后,点击电影模块,就直接可以看到热映电影,以及按远近排序的电影院,所有的信息都映入用户视线,电影和影院可以参照着选。而猫眼电影,反而将电影和影院分成两个不同的入口,用户反而要在两个界面之间进行切换。并且美团在展示页中就显示了商家的评级,而猫眼电影还要点击进去才能看到。
猫眼是否提供更大的优惠呢?这个暂且不作评论,因为没有对比过,至少刚才我选了一个电影,两边价格是一样的;
猫眼对于美团,多了电影资讯的功能,可是作为一个以O2O为主的盈利平台,电影资讯都充斥着浓浓的商业味道,根本没有心情在里面看资讯好吗?个人觉得以电影社区为主,为美团导流,还更靠谱。
对于个人来说,我肯定不会下了美团以后还去下一个猫眼电影。没必要。
14.生辰(1.2)
商业逻辑:一款娱乐型APP,没有明显的盈利模式。产品经理即兴之作。
产品构架:
生之时,死之钟:意在感叹时间流逝,生命慢慢老去。
在此基础上,心愿模块应运而生:私密或公开。公开的话,有一条心愿的银河。
这是一款走心的产品。
思考:
如何引导用户会在这里写下心愿?
生之时,死之钟的独特体验,走心,在这种情境下用户(尤其是青春期的学生们和职场菜鸟们)很容易有感而发,写下心愿。
如何引导写下有质量的心愿?
创建心愿的时候引导用户进行标签分类,标签提供一个情境或方向,在此基础上,用户更容易写下有质量的心愿。让用户一个人瞎想瞎写,内容质量和方向都很容易跑偏。也很混乱。
如何引导用户公布自己的心愿?
心愿是很私密的事情,却又是心心念念的事(希望得到祝福)
针对私密,生辰去掉了注册登录系统,完全匿名,让用户得到极大的安全感和私密感,这也会促使用户写下心愿;完全匿名的环境用户更容易发布愿望。
心愿的银河营造了一种很温馨的场景,收集祝福之力更是切中心愿的痛点。
如何友善互动和避免信息污染?
毕竟心愿是一件很美好的事,不友善的互动会破坏写心愿的心情,并且这种打击是致命的,很可能以后都不会再发布心愿了。保证心愿银河的温馨环境,确保这种纯正气质,也是用户继续发布心愿的保证,所以必须避免信息污染。
生辰的做法:
1.向指定的人开启私信(可以直接关闭私信吗?),不公开评论。
2.一天只能掷入一条心愿(这也保证可心愿的质量,可是一天一条的心愿,内容的丰富程度就大打折扣了,如何保证有足够观看的信息流呢)
3.信息筛选:只发布符合要求的心愿。(如果系统过滤,过滤的原则怎么确定?人工参与筛选的话成本能否得到控制,毕竟这不是一款商业性质的产品)
优势:
产品气质纯正,文案文艺温馨,切中一小撮年轻用户。
界面简洁干净;
劣势:
盈利模式不清;
交互有点粗糙,不够细致。
比如心愿的银河三个模块之间只能点击切换。
比如心愿的银河和我的心愿管理系统之间相距过远,联系不够紧密,来回切换很绕。
再比如心愿的银河应该是一个主要模块,但在首页上却没有直接入口,只有二级入口。
心愿的银河内容载入过慢,影响体验。
15.探探(2.1.5.1)
陌生人社交,玩法新颖,体验很独特
基于LSB定位,用户轮播式推荐,喜欢右滑,不喜欢左滑。只有相互喜欢的才能配对聊天。
定位:基于男女配对的陌生人交友软件
目标用户:真正想寻找有眼缘的异性。
扩展用户:寂寞想寻找消遣的人,想约泡的人
相互有眼缘(相互喜欢)才能进一步交流,有效地保证了核心目标用户的需求,免受不正当的打扰;
基于LSB定位的轮播用户推荐方式,又极大地满足了寂寞无聊的那一批用户,盯着屏幕几乎无限制地挑选美女,可以意淫好久了。可是如果长期没有有效互动,这类用户会不会逐渐流失呢?毕竟这个交友效率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很高,比如转移去陌陌。
16.网易云课堂(V3.3.1)
在线教育综合平台,覆盖常见的热门领域,如职场技能,IT互联网,语言学习,兴趣生活类。偏技能类学习。
盈利模式:广告,课程收费模式(机构入驻提成or购买课程版权后用户直接付费)
分析:
核心需求:快速找到高质量资源进行学习。
关键词:内容丰富度,内容质量,内容成体系,智能筛选
扩展类需求:答疑互动,小组讨论,技能测评,证书认证,就业机会
优势:
(1)依托网易公开课的口碑和用户以及其他网易优质产品的用户积淀;
(2)利用自身优势,定位清晰:偏职场技能。
首先网易旗下拥有网易公开课,中国大学MOOC等高等教育产品和教学资源,其次网易易同很多职业培训机构和高校也达成战略合作,从而获得其课程资源。网易云课堂推出计算机、互联网职业技能和金融三大课程体系以及众多微专业(微专业是由网易云课堂联合各领域知名专家,以就业为导向,精心打造的职业培训方案。按要求完成学习,考试通过可获得专业认定证书),其目的便是加强职业教育的体系化建设以及从系统化学习、认证到就业的延伸服务。
(3)资源质量高,内容丰富;
(4)基本功能齐全,搜索,推荐,分类,筛选,课程计划,课程播放(滑动调节声音和进程,倍速播放),下载离线;
(5)架构清晰,核心功能模块突出,交互流畅,界面简洁清新,
缺点:
在线互动模块不足;
用户扩展需求满足不够,比如能力测评,证书认证,内容体系如何保证等;
内容领域还有待完善,作为一个综合性平台,职业技能只是一个切入点,如何获取更大范围的用户需要扩充自己的内容领域。
内容的丰富性却大大增加了用户选择的成本,同类型课程用户不可能全部学一遍,那么提供足够的课程信息(口碑,权威机构认证)让用户快速筛选,以及智能筛选和科学排序,是必然趋势。
搜索功能不够完善,不能记住搜索历史,不能对搜索结果进行筛选;
课程的筛选方式可否丰富一点?比如按价格排序,按参加人数排序,或者按评价高低排序?
IT互联网分类下面居然没有互联网产品的细分类,产品经理真的很火好吗?
评价后还能修改?这需要权衡机构方和学习方的需求。对于学习方,需要看到最真实的评论,而不是修改后的评论。对于机构方,希望用户尽量给好评。
题外话:
随着视频直播,VR,智能机器人的火爆,在线教育应该和这些趋势和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做好长远布局:
直播教学是否可以改善互动不足的情况?
VR可以改善用户体验,提升学习效率?
智能机器人可以答疑互动,试题评讲吗?
17.片刻(V4.1.2)
UGC社区分享平台。良品模块是盈利模式的一个探索。
优点:
文案很美:
“片刻”:世界这么浮躁,请停下内心的匆忙,片刻即好。APP名字就表明产品定位。
‘世界很美,而你正好有空’slogan简直文艺到没边,载入画面也很美。
‘不登录,没人爱’这个文案,配合简易表情,很棒,比‘请登录’直流高明多了;
缺点:
设置和订阅两个模块不能整合到我的界面下吗?
怎么订阅啊?可以订阅神马啊?主题?文章?用户没有订阅的时候给个推荐啊,给个示范啊。
下方悬浮的图标看的人好方(轻微强迫症:总感觉整个架构不稳,请把它们稳定一下好吗),并且很容易点到图标下层的内容;
每个进入一个主要模块都要先点击右下角的悬浮导航,主要入口都放在了二级导航下了,路径太长,操作麻烦;还有,主导航上的那一排是个什么鬼?导航标签还混搭英语,并没有提升逼格,还很low。
对于音乐和电台,本来只是想点击进去看看内容的,结果就自动播放了?我是偷偷看的好吗?周围还有好多同事领导好吗?我刚才听的歌很好听啊,干嘛自动就给切了啊?音乐播放功能也太那个啥了,连歌词对准功能都没有?这是要给其他APP作嫁衣吗?好不容易发现一首好歌,结果你这里体验这么差,算了,我还是去网易云音乐听歌吧,歇菜!选了一首歌作背景音乐,逛了一下其他页面,对了,刚才那首歌好好听,我去收录一下,诶,去哪了?主导航里只提供了暂停和播放,不能点击进去。操蛋!可是播放的电台又可以进去啊啊啊啊!
只有在今日模块下,才能进入我的管理界面?
收录功能优先级不够高吗?,干嘛隐藏得那么好?
总之
整个产品架构上逻辑比较混乱,整个结构不清晰。导致交互体验很差,对,是很差。文艺范是上去了,可只剩文艺了。
整个内容很混乱,我很难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感觉所有分类下的内容都是杂乱地分散在那,你自己慢慢找吧。而鸡汤文太多,很难发现价值系列的东西。对于一个内容为主的APP,没有足够优质的内容作支撑,不能让用户迅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是致命的软肋。
很想看看片刻的内部数据,看看它的人群分布(应该95后甚至00后居多),用户留存和活跃度。
反正我是要走的。搞得我的逻辑都混乱了。
建议重新精简一下整个架构,找到自己的优势,将某一个模块做到极致体验,不要贪多。
18.One(韩寒,一个3.0)
韩寒主编与监制。营销应该没啥问题,那么庞大的粉丝团。
每天一个:一张图片(配一句话),一篇文章,一个问题,一个东西。牺牲内容频次,但保证内容质量。日积月累,也不容小觑,可以考虑将优质内容收费输送给第三方,或做专题甚至出书。
盈利模式:
广告:首页的一张图模块,往左滑切换往日内容时,第二页就是广告推送,放在首页的第二页,几乎可以确保绝大多数的在线用户都会看得到。相比于满屏都被内容充斥的其他内容APP,然后在首页投放广告的模式来说,具有优越的精准性,这是牺牲广告数量为代价的。
东西模块的推荐购买模式:实质还是广告模式,自己并没有电商属性(如支付闭环,产品链)
推荐APP:为其它APP打广告,起到导流的作用。
优势:
韩寒的名人效应;
极简模式,整个结构清晰扁平,交互简单流畅,用户学习成本极低,专心看内容即可。
劣势:
模式较单一,很难有大的扩充边界。
广告不能太多,否则会破坏用户体验。
我的模块下,UI很丑,推荐应用太明显,降低整体逼格。
19.即刻(v2.4.3(280))
Slogan:用最懒的方式看你喜欢的新闻资讯和有趣的内容
按主题分类的综合信息分享平台,基于主题订阅。对于关注质量,而对某个具体领域的信息的全面性和及时性要求不高的用户,是个不错的平台;
盈利模式:基于内容运营引导,挖掘内容的阅读价值。后续可以增加购物的主题;
很好奇,这么多的主题,需要多少人员进行编辑和运营?第三方输送过来的内容是第三方自己编辑运营吗?
优点:
不需登录便可体验绝大部分功能,减少用户抵触,用体验留住用户;
内容丰富优质,在这可以关注所有你感兴趣的主题;但是时效性可能要打折扣了。并且每个主题下面的全面性可能也不够。不可能将每个主题都做到极致,运营跟不上。
架构简单清晰,入口导航只有三个,且按照主流放在下面,单手切换方便。发现模块将推荐子模块直接在首页以信息流呈现,并不单独作为模块入口,所以只有‘今日小报’,‘排行榜’,‘分类查找‘三个模块,减少用户选项成本。虽然这三个模块进去以后,还有一堆细分类,但对于订阅模式的即刻来说,并不会显得路径过长,反而会觉得内容丰富。并且这三个分类模块界定很清晰,用户并不需要过多的思考。
整个UI简洁漂亮,符合主流的内容APP惯用的文艺简洁风格;
缺点:
页面轻扫导航模式,左(屏幕左中)右滑动切换界面,左滑(屏幕左)的时候很容易返回到上级界面;
建议:
发现模块的三个子模块采用固定式导航,当用户将下面所有的推荐内容都看完以后,下一步就是进行细分查找了,不要让用户再将屏幕退回到起始位置才能进入细分模块。并且,推荐的主题拉倒最后,需要点击更多进入另一个界面,为什么不上拉直接更新呢?如果在更多里面找不到感兴趣的内容还需要退出来,然后再将屏幕滑动回起始位置,才能进入细分模块,操作路径太长,影响体验。
我的模块里,重点突出我的订阅。弱化我的喜欢和小秘书模块。
20.Light
首次使用的欢迎界面很有特点,和APP图标结合得比较好,配图文案清晰表明产品定位。
又是一款基于内容的文艺APP。
这么多内容APP,你的优势在哪?
优点:
不要登录就可以完成绝大部分体验,甚至包括分享。但是你在分享某张图片的时候,会打上个人标签,如果没有登录,就显示不愿透露姓名的人的分享。
每一篇内容里面,有一个灯泡的点亮图标,拖动该图标可以针对某张图片,某句话(可惜不能针对某个段落或者自由选择某几句话)进行细节操作:点亮,分享或评论。点击某张图标返回后(点击查看大图应该是对图片比较感兴趣,所以在返回的将点亮,分享和评论功能凸显,强调互动)或者长按某句话时,也会起到上述功能,但是只能选择一句话啊?那么还牺牲文字的复制功能了。不过总体来说这个功能比较新颖,针对文章细节。
文章后面的互动模块比较有意思,不是固定的几种,比如喜欢,赞,评论,每篇文章的互动方式都不一样,根据文章内容提供不同的心情。
将分享功能放置在每天文章底部显眼位置,看来对这个APP来说,非常鼓励用户分享,继续拉新啊。收藏功能反而隐藏起来了。
缺点:
可以点亮某张图片,可是分享给微信朋友出现BUG?虽然可以分享到朋友圈,但是将图片私自配文加图标,完全破坏体验,只顾自己宣传啊。
结构虽然简单清晰,但是内容更简单,且单一,更没有没有固明确的主题,只是将内容单纯列出。话题里面的几个分类根本满足不了用户需求好吗,且分类不清,徒增用户筛选成本。只适合无聊闲逛,想做大体量,难,想要探索出清晰的盈利模式,更难。
丰富优质的内容和智能的分类才是王道啊。要么就像韩寒的One,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将内容做到极简,突出质量。要么在某个细分领域,做到内容的极致体验:在这里用户可以看到该细分领域所有好内容。或者做一个综合平台,内容一定要丰富,但运营和内容的分类和发布是一个挑战。
21.界面(3.1.2)
综合性资讯,新闻,商城平台。和即刻相比,里面的内容更加偏资讯和新闻类,目标人群也偏重于商业和职场人士。
盈利模式:
尤物—购物商城,为一些原创品牌提供平台(定位较高,目标人群宅,但因为小众和原创,所以也显得独一无二,但东西实在太少,不可能大规模盈利)
战略合作模块:实质就是广告模式。
优点:
定位非常明确,为高素质人群分享高质量信息。
面点功能,鼓励分享,互动的策略。
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订阅自己的主题并按照用户的订阅生成个性化界面,虽然本质上和即可的‘订阅,消息’模式是一样的,但因为方式不同,却给了用户极大的自主性和个性体验,并且将用户订阅的主题放到最高优先级。
因为人群定位是偏商务人士,再加上金融投资这么火,就顺势有了摩尔金融的主题。这不是用户自己的订阅,确是猜中用户心思的推荐。
如果你自己订阅的东西太少,没关系,界面还有自己的优质主题,比如招牌,好问,活动,正午,歪楼,T界等等,个人觉得都非常不错。
离线阅读功能比较人性化
缺点:
和即刻一样,内容的丰富度和质量上去了,可是某个细分领域的全面性有所下降。
交互上有些地方可以改进一下:比如我的模块里面,进入消息子模块后,返回的话就直接退出到主界面,可我还想操作其他东西啊,这时又得重新进入我的模块,体验不够好。
我的模块整个信息选项太多,重点不突出,用户筛选麻烦,加上上一条交互上的不足,更降低了用户体验。
22.竞品分析经验
不要停留在表现层;
分析要依靠数据;
通过产品看到更多的东西:比如战略目标,商业目的,产品链等等
23.让用户参与产品:
重模式:1.用户参与研发(小米发烧友);2.用户生产内容;
轻模式:主打功能之外设计一下让用户参与进来的环节,如直播,社区,故事资讯等。
如何提高用户参与感:
1.明确目标用户;
2.持续真诚地为用户创造价值,让用户认同产品;
3.适时地创造话题和活动,点燃用户热情。
24.你的产品的唤起点是什么?什么情况下用户会想到你?
设计产品时要有临场感,不能想当然。(张小龙说过,要有瞬间变成白痴的能力,设身处地去体会实际使用场景)
25.半糖(v5.6.1)
产品架构:社区达人分享自然转换购物模式。
首页是按主题分类的好物;
发现是达人分享好物,引导转换购买;
中间的照相机模块及又半部分的个人信息模块,突出个人分享。
优点:
达人分享自然转换到购物,明显提高转化率;
首页模块,按主题分类的好物模式,每个主题都有引导情境,并且分为半糖精选和用户推荐两部分,既增加商品丰富性,又加强用户的感情共鸣,有利于消费转化。主题归类比单纯去瞎逛淘宝效率和转化率要高得多。
可以通过通讯录,微博寻找和邀请好友,有利于用户在陌生的环境建立自己以往熟悉的小圈子,并且也有利于产品本身的推广。
缺点:
首页模块,虽然每个小主题很有特色,可是大主题的分类边界分模糊,用户很难直入主题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发现模块的热门推荐,都只有一张图片,没有任何其余信息,有时候单凭一张图片,根本猜不出是什么好吗?大大增加用户选择成本;
编辑自己的兴趣后没有任何用处好吗?推荐的东西还是那些?那干嘛要我编辑自己的偏好?
单品,清单都是些什么概念?喜欢了两个物品,单品里我的喜欢里面还是没反应,创建新的心愿单也没有引导或示范,清单也是一样的情况。不能很好地适应用户现有的概念模型,学习和理解成本较高。
虽然整个产品结构上将社区互动功能上重点突出,但是整个产品体验上,根本没有感受到很浓的互动氛围。达人对商品的介绍也很商业化。
建议:
真正发挥达人优势,建立达人和普通用户之间的信任感,对一些精品主题或热门主题,可以将该专题做到极致,让用户一看到该专题就有买的冲动,而不是范范的介绍一下商品,要更多地结合达人的生活情境。记得我在知乎上看过一篇关于男鞋的回答,作为学生党的我深受影响,当时就花了1500,到现在买鞋,这个主题都是我的重要参考,知乎作为一个知识分享平台,我对里面的用户有更强的信任感。
加强社区运营。可以考虑将半糖的品牌形象融入社区运营中,例如糖粉?糖果券?用糖果代替赞?让用户有亲切感和归属感;
让用户建立的心愿单真正发挥作用,比如精准推荐,甚至帮助用户组件清单单品。
26.小红书(v 4.4)
和半糖很类似,但显然,小红书从社区分享到电商的转型过渡要成功得多(半糖还处于未淘宝导流的阶段),现在小红书已经建立起自己的电商系统,拥有自己的完整的产品链。并且用户活跃度高得多。胡歌的代言为小红书的推广助力不少。
和半糖不同,半糖对物品按主题聚类,情景化较强。而小红书以用户推荐的单品为粒度,但从首页上的信息流来看,会显得比较乱没有重点,但是小红书的优势在于用户互动氛围好,推荐得很用心,所以闲逛之余你总会发现自己喜欢的东西,会关注喜欢的用户,而这些互动是整个产品后续发展的基础。
27.APP常见结构(来源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网站,@Genrry设计师)
自然结构:
虾米首页采用的是无限下拉的瀑布流布局,页面信息装在了一张张的卡片上,而每张卡片的信息结构又不尽相同:有的是推荐歌单、有的是推荐话题、有的推荐专辑等等。而且每种信息都是基于用户行为进行个性化推荐的。像这种卡片与卡片间没有明确的联系,以一种直接的、无规律的方式将内容暴露于用户眼前的信息结构可以称为自然结构。验就类似于:看电视时不停地转换频道,直到发现一个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为止。自然结构的好处在于,它非常地贴合了用户“闲逛、漫无目的”的心理模型。可以想象这样一种场景:用户A在一个闲暇的时间段想来几首对自己口味的音乐听听,然后他打开了虾米音乐,不仅首屏中他可找到对他口味的音乐,他只要轻轻地滑动手指就会看到更多为他个性推荐的音乐服务:可能是歌单、可能是MV,可能是音乐专辑等等,只要他不停地往下刷新,他就能找到更多对自己口味的东西。可以说,首页的设计很好的把闲暇找歌的用户场景和个性化推荐业务有机地结合起来。
层级结构:
就是把信息一层层得组织分类,就好像电脑的文件夹,要一层层地打开才能最终找到想要的东西。好处在于,繁杂庞大的信息能有条理地组织起来,使得看起来并不凌乱,用户会依据逻辑或经验找自己想要的信息。而坏处在于,层级越深,分类越多,用户就越容易迷失在其中,也会使用户望而却步,不利于对信息的探索。
矩阵结构:
将页面分为几层,每一层为一个业务类别,每个类别都由标题+内容+入口组成。这种结构常见于大型的电商网站,可以说集成了自然结构和层级结构的优点,满足了用户“闲逛性”和“任务型”两种心理模型。用户能够迅速地结构性地了解到App主要业务是什么,并且能直接地体验到每种业务的具体内容。以首页为例,通过标题,用户能马上感受到App提供了推荐歌单、最新音乐、主播电台等服务;同时他也可以直接点击其中一个内容马上体验;如果他想了解更多,还有有一个“更多”的入口。可以说,在首页用户就可清晰地了解网易的大部分业务。然而,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过多的信息展示,会使得页面显得凌乱臃肿,增加了用户的学习成本。
双层导航栏:
一种很常见的导航方式。优势在于,能让用户快速得到达各个业务,业务与业务间形成一种平行关系,使整个产品架构也更容易被用户理解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