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花鱼是种养在水田里的鱼种,被湖北人命名,其实东江河里有许多,最多的地方是大河附近小河小溪里,被现代科技的电瓶破坏了这种生态,东江河岸的居民称其为“石洪佬”,它一般生活在浅水而稳的石头下,平常时悠闲地在水中层停顿游玩,一碰到危险逃的比箭还快,它以水蜈蚣、虾米、泥鳅等水中小生物为食。
说到禾花鱼,很多人误认为是吃禾花长大的鲤鱼,这是个误区,吃禾花长大的鲤鱼还是鲤鱼,叫禾花鲤,只不过色泽靓丽些,更生态自然些,东江湖里的石洪佬才属于禾花鱼原种,广州有专门提供淡水鱼的贩子,店里有卤禾花鱼这道菜,特别受欢迎,虽然是田里养殖的,那种味道依旧相似,外表颜色显淡,外形一模一样。
我对禾花鱼的印象特别深,它是鱼类里相当熟识的朋友,母鱼长的非常漂亮,不仅仅体现在鱼形身材和外表横向间格的花纹,还有它的肚皮颜色与众不同,呈橘红紫色,口虽很小很圆,四季里象打了橘红色的口红,嘴巴两边长有若干的细小肉钉,眼睛圆润有光,即使在五月里怀孕,仍旧不失它的体态,雍容华贵,似阔太太一样尊贵,怀孕母鱼最美的季节在端午前,此时重量最重能到达二至三两一条,也是口感最好的节气,鱼籽呈蛋黄色,几乎占满了整个腹腔,鱼籽的味道堪比鲤鱼籽。公鱼的外形与母鱼差不多,稍长一些,身上花纹无异,肚皮上呈黄腊色,没有母鱼的色彩丰富,它最肥美的季节属秋天。外形酷似鲤鱼,但鲤鱼在速度上会略输给它,习性几乎一样。
它居住在浅滩石头底下,春夏以水中昆虫为食,食物匮乏时,以光滑卵石上的泥浆为主要食物,秋水中的卵石上经常能见到它留下的圆形口形。经常到小溪小河的人,会见到它觅食的样子,食量很小,内脏不多。
最早认识它是在老家山沟里,不是因为它好吃,而是因为它长的漂亮,爱美之心,想拥有它,抓回来养,可惜时间一长它会枯燥死,若养的多时间会很长,几天半月撒点面粉即可,小时候在老家用玻璃瓶养过它和斗鱼,斗鱼挺美,是我见过最漂亮的鱼种之一。
禾花鱼很特别,东江河里许多,搬石头砸石头底下的鱼时,经常能见到它的身影,当石头砸下或用铁锤砸,它会惊晕,慢慢地从水底顺流水而出,如有障碍物,翻开被砸的石头,立马随石块翻动,浮出水面,一般会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象油锅底部的食材受热后立刻浮上来一样喜庆。铁锤砸鱼是我少年暑假里的最爱,其中不知吃过多少禾花鱼,如今回忆起来,依旧把思绪安放在东江河边的石滩上。
禾花鱼油炸干炸透后,入坛内回润,制作成坛香鱼,味道不错,中学带菜时,从坛中抓一把改刀,拌上辣椒粉,酱油,生姜,蒸一下,特别省饭,吃长饭的年龄,有好菜下饭,便要求厨房再来一碗半碗,那种惬意简直可以向时代上诉,我总怀念那种能吃的年代,但时代不允许你放肆地去吃,也没有更多的物质让你去撑,所以每一份来之不易的食物都是美食。
这种鱼因为刺少,许多人捕到后会直接蒸熟,晒干,然后用木棍锤碎,把主骨头精心选出来,拱辣椒粉,若待客还显得特别珍贵,不是一般的客人还不一定会拿出来招待。其实敲碎后就叫鱼松,怎么弄都是上乘的佳肴,我吃过许多次,鱼香开胃,咸辣可口,下饭绝对好吃,许多家庭做了这道菜后,拌饭给小孩吃,小孩子端着碗到外面去炫耀,“我家吃辣椒粉拌鱼,你看饭是红色的”。
连继几年大坝里的鱼太腥,挺怀念河里的小鱼,想死你们了,你们想死了,于是找到朋友借电瓶,到流水比较大的小河中段,淤泥和卵石并存的地方,小搞几斤禾花鱼,祭一祭久违的牙齿及舌尖。选择端午前,中秋后,这两个时段最佳,每次去都能搞到几碗,那种味道总让我挥之不去,记忆犹新。
原种禾花鱼刺少,鲜嫩肥美,离开水后容易马上死,一般处理方法是剖腹,内脏少,去鳃不去鳞,刚避完籽的禾花鱼,可以用饺子馅塞满它的腹部,最好用小火煎,两面煎黄出锅,锅中留底油炒鲜辣椒,生姜,大蒜,调味后放少许水,把煎好的鱼放入,吸干水份出锅。一道精美的煎禾花鱼即呈现在你眼前,味道鲜美,糯而柔软,骨肉分离,鳞片焦香有回润,确实是道不可多得的水鲜。但真正润味的还不是这道菜的精华,个人认为卤禾花鱼才是这种鱼的天花板。
选二两一条的禾花鱼,最好是鲜活的,用米酒把它们醉倒后,直接入高油温中炸干炸透;卤包内放入沙姜,香叶,桂皮,香果,生姜,干辣椒,卤汤调白糖,白酒,白醋,老抽,食盐;将鱼摆在锅底,放卤水烧开后,熄火焖上十几二十分钟,直接出锅装盘,头尾酥烂,中段骨肉分离,卤味十足,不管是下酒吃饭都适口,有种青春忽然被异性亲吻,意想不到的感觉,脸红,发烧,终有种冲动,又不知来自何方。
每次想起禾花鱼,眼前便会出现一个少年的我,在烈日高照下的东江河岸边,肩扛一把八磅锤,手提几条鱼,瞄准可能躲藏鱼的石块,把鱼放在岸边,提着铁锤,两脚张开,双手紧握铁锤,奋力砸向石块,一下,两下,三下,直到石块下浑水出来,鱼跟着浑水漂流出来,一条,两条,三条,仔细地穿在鱼串上。那种奋力的力道辛苦与兴奋会扯平,少年!似梦一样的少年,如今回放这种镜头,依旧沉浸在那美好的时光里,多么美好,多么纯真,多么地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