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才刚刚开始,好像全世界就在以各种方式提醒我们要学会珍惜。
没有不被打扰的可能
此刻打出文字,是深夜才能独享的专注时间。也没什么可以感慨的,就是享受独自愣神儿或思考的短暂时光。
看到一条新闻,新冠肺炎病毒有可能像流感一样长期存在。手机的推送又把这短暂的时光打断了。好比坠于大海深处,四周不见岸,没了盼头儿。看来还是得做好长期斗争的思想准备了。失望么?不,现在不管再发生什么,都要冷静面对。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自己会被更多的意外打扰,从而扯出大量应对的时间,剥夺掉自己专注某事的时间余量。
就像此刻,我虽然在敲出这段文字,但我无法完全专注,因为随时在等待线上办公的工作反馈,有了新的指示,马上就要切换。这里的思考就要暂停。我需要学会一项技能,叫作“思想缝纫”。把被碎片化的思想片段,一块块拾起,摆好先后顺序,然后用逻辑线一针一针地缝好,找个没人的地方,挂起来,好好观瞻回味品读,这样才能心安。
在有限的时间里我逃不开干扰,可怜的我,已经没有不被打扰的可能。想安安静静地写一篇文章不可能,想认认真真地工作不可能,想仔仔细细地生活不可能,好吧,那我想一个人静静,总可以吧?对不起,更不可能。
有人做过测试,平均一天拿起79次手机,醒着的时候平均每小时拿起5次,每12分钟一次。它打断了专注,将已经很有限的时间切割成碎片。这还只是属于比较自律的那部分人,最高记录一天拿起212次,约等于清醒时平均每4分钟拿起一次手机,生活已经碎得不能再碎了,由此更显得专注的可贵。
如何防止来自自己的干扰?
这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但不是技术问题,它主要是个态度问题。
尼尔·埃亚勒(Nir Eyal)在《不可打扰》(Indistractable)这本书里讲,驱动人的不是趋利避害,就是避害。我们做一切事情都是为了逃避痛苦,因此时间管理就是痛苦管理。
这句话让我想到佛家的观点,以苦为师。人生的真相就是在与苦做着左右摇摆的选择,但无论怎样躲避,苦永远包围着你。我之所以受到那么多的干扰,是因为我主动寻找这些干扰,以便从眼下的痛苦中逃离。
看朋友圈,刷微博,是我管理痛苦的手段而已。干扰之所以成为干扰,都是自找的。不过这事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如今为什么我这么地感同身受呢?是因为帮助我暂时从痛苦中逃开的技术工具太多了。我不是技术的受害者,技术只是我伤害自己的帮凶。
就像此刻,我虽然在敲出这段文字,但我无法完全专注,因为随时在等待线上办公工作的反馈,有了新的指示,马上就要切换。
享受时间汉堡
一般人的时间分配大致为四大类,工作的事、家庭的事、个人的事、休闲的事。但四类时间经常是叠加在一起,还别说四类,有两类叠在一起就够受的。
在家办公最大的耗时大户就是家务和照顾孩子。线上24小时待命状态,身边老婆孩子刷锅洗碗买菜做饭防护消毒提心吊胆,线上领导随时叫你随时要回应,任务下来马上要执行,身边老婆孩子刷锅洗碗买菜做饭防护消毒提心吊胆。再遇上小孩子哭闹大孩子学校体温报道填表线上课程监督检查作业锻炼身体适度穿衣饮食规律健康睡眠防护消毒洗衣洗澡。。。。。。
科~~不敢生病。
后悔生育的父母毕竟是少数,但统计数据摆在那里,平均而言,人们在有孩子之后幸福感下降,要到孩子成人离家后幸福感才回升。如果你本来就享受养育孩子,那么你很幸运,继续好好享受,如果你把照顾孩子当麻烦,那只能学会骗自己,相信它是享受。所以,遇到必须花时间应对的事,就把应对这件事的体验做好,即使很多事叠加在一起,也是高级享受,汉堡包不是挺好吃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