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投了猪厂的游戏策划,没想到稀里糊涂地就进了终面。
面试的结果自然是没结果,游戏经历太少,总监一脸无奈,因为发现好像并没有什么网游是我玩得多可以拿出来扯扯皮的。两个人就只好在那谈谈文学讲讲电影——就是没游戏什么事儿。
不过若是放到十年前,或许我们两个还能找到共同的话题,毕竟那时候我也算半个游戏圈观察者,虽然这圈子充满了农村的土炮味儿,虽然这个“观察者”只不过是那时的自我安慰。
我们那个年代乡村中小学的游戏圈其实跟现在的大陆娱乐圈差不多,乌烟瘴气,狗血淋漓,其中的种种情形,又无不映射着脱节的现实。
电脑和网络进入农村的时间其实很晚,当城里小学的孩子认真讨论着梦幻西游哪个门派厉害的时候,二中的初中生们还不知道网游为何物。我们上微机课时候的电脑还是上世纪的机子,从开机到打开浏览器,得要一节课的时间。
转变发生在零八年。
零八年大事很多,四川地震,北京奥运,经济危机,无一不影响深远,但对小县城的学生们来说,影响最大的反而是DNF的出现。
DNF的基本盘是城市还是乡村这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这款韩国人开发的游戏如同一年后的《阿凡达》普及了3D电影一样在农村把黑网吧给推广了开来。那时候男生和男生之间谈论的,只有两个F—DNF和CF,如果你不玩,那对不起,你永远都不会融入到这个班级的核心圈子,因为你是个不懂时尚的土鳖。
黑网吧的泛滥很严重,却也很神秘。我虽没参观过,但也能在听了无数次男人之间的谈话后描绘出去网吧的大致流程——由介绍人领着,先到一个不起眼的小巷子,敲一扇不起眼的小门,这时猫眼里会出现一只略显谨慎的眼睛,认证无误后才会开门,屋里全都是孩子——从小学生到初中生,年龄在十岁到十五岁之间,也可能夹杂着几位叼着烟的大哥(同学语),十六岁左右。有专门的地方藏初中生们的和大哥们的电动车(不是不想买摩托)。
去网管那交钱。网管可能是残疾人,这时候有的小子就会混账起来,当着人家的面抢了钱就跑。也有可能是混小子,不想交网费就在那打工,也不要工资,管电脑和吃的就行。还有可能是混社会的,喜欢玩游戏就开了个黑网吧,平时上上网偶尔出去打下群架,这种人的场子一般没什么敢造次的。
网吧的电脑很差,跟现在网咖动不动就苹果显示器炫酷机械盘的配置比起来简直如渣土一般。不过好在不用身份证,而且还便宜,一小时只要一块五。昏天黑地起来,有的人能玩上几天几夜。
窗户口有人守着,监视着有没有家长会跟过来。如果发现警察的存在会出现一级响应,所有的人都要跳窗户逃跑,留网管下来与之周旋。每逢大扫除一次,就要损失好几千。至于网吧会不会继续开下去还是换个地方打游击,就要看老板的能耐了。
学生们上网的钱来源五花八门,有找家长要的(但很少有家长会这么大方),也有从伙食费里省的(意味着要饿好几天肚子),还有找老实人要的(跟纳贡一样),偷拐抢骗,什么法子也有。有一年废铁的行情很好,出现了不少小孩从A回收站偷铁卖到B回收站的情形(算是为国家创造GDP了)。知乎上有个什么来钱快的话题,我想找那时候的同学来回答最为合适。当小孩有欲望的时候,谁也阻止不了他,创造力、想象力以及执行力当真是正无穷大。
看到这个情形,大人们的态度出奇的一致:这是瘾,得治。
怎么治呢?有靠打的,老师打家长也打,打完一顿后或赌气出走等家长们回心转意,或暂且伏低做小之后再伺机而动;也有靠苦口婆心的,讲生活的不易,邻居的孩子和学习的重要,效用基本为零,或许还增添了去上网的胆子。上述一文一武,效果都不怎么样,对于心思本来就不在学习上的孩子来说,未来并不如游戏中的胜利来的甜蜜。
就这样到最后,所有的徒劳与挣扎都变成了一声叹息——玩就玩吧,不指望你考学了,给你把房子盖起来攒够了彩礼钱我也就尽了力了。自此海阔天空,肆无忌惮。
当然也有家长在打与劝中找到了平衡点,但这样的家长凤毛麟角。毕竟在农村,所有的人都在忙于生存。也都希望能在变得没用之前攒够孩子的结婚钱和自己的棺材本,至于关心孩子的发展,对很多人来说还太过奢侈。就算隔了一个市的杨永信来到这,恐怕也不会有什么波动——村里没人会愿意在这上面花钱,他们宁愿拿钱用来买台电脑把孩子拴在家里。不知道这是不是农村先城市一步的地方。
事实上我在办公室玩的时候还真见过不少来预领工资的家长,有位油漆工,取了一个月的工资要给儿子买台电脑,说儿子想要上网学习,又预支了半个月的工资,开一年的宽带。两个月后她再来的时候,就是请教该如何关闭网络了,言语悲楚,让人难受。所以在多年后我听到“学外语”这句荤色段子时,颇有些后背发寒。
其实我大概是能猜到那个孩子的想法的,在农村的娱乐生活其实缺乏的很。像我小学时或许还会去花园逮个蚂蚁或者跟别人玩泥巴。等初中的时候就会发现没什么好玩的了。没有少年宫,也没有桌游,看个电影要开两个小时的车到隔壁市(说实话我们市一一年才有了正经的电影院),一切众所周知的娱乐设施好像都没有,就算想看书,也得骑一个小时单车进城去。卫星电视翻来覆去就那么几个省台,打扑克也只有保皇、够级和拖拉机三种打法(没斗地主)。说是文化沙漠,倒也不为过。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一部分学生沉迷于此了,因为除了这个,再也没有什么好沉迷的了。一台联着网的电脑,在情窦未开的年代,是可以等同于人生意义的。当这类人越来越多后,游戏就成了主流。而主流,在中小学里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我在之前写过一篇关于校园霸凌的,里面就有“主流”。当一个人违反了主流,那他就成了异端。在初中,QQ等级是主流,所以有电脑的同学最受欢迎——可以同时挂着好几个QQ,至于当一位女同学卖掉自己的长发换一部金立手机的时候,她更是成为了主流中的名流。游戏也是主流,玩的够好可以挤进“大哥”们的圈子,如果你的盲狙出神入化,那更是可以担当偶像,没玩过也可以,不过你得知道剑魂和剑圣之间的关系。
那篇文章里的M同学在备受欺负的时候曾尝试过融入主流,比如偷偷去了次网吧,可惜那时候年轻,没有打开地下城反而打开了蜘蛛纸牌,回来后被嘲笑了个遍。有一个H同学融入的不错,每天上学前会先在网吧待两个小时清醒一下再出来,在某年连续三天三夜打CF的时候一战成名,自此再也没受过大哥们欺负。只不过为了寻找这份认同感,之后的他有没有后悔,我就不知道了。
初中后沉迷网络的同学少了很多,有一部分人去了中专,有一部分人去了工厂,还有的人成了无所事事的混混,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都没有什么光明的前途,有的只是同样的经历。
所以在我看来,最好的游戏还是暴力摩托,至少那时候我能看着两个三十岁的大人开心的掌控键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