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儿
一天,一老师无不感慨地对我说,中国这七十年走得不容易啊!我问她年龄,她说自己是七零后。刚好自己也是七十年代生人,看来我们这一代人见证了祖国从一穷二白到今天的大国崛起,难怪每当听到《我和我的祖国》这首红歌,心中免不了一阵澎湃,然后热泪盈眶。
我记事的时候大约五六岁,那时候文化大革命进入尾声,我从幼儿园回来,路上几个好事的邻居青年对着一个瘦弱的女孩叫到:快去看看,你爸妈被抓到广场上批斗了。只见女孩脸色苍白,提着她的小书包飞奔向村里的广场,当她气喘吁吁地来到广场时,她才松了一口气,原来热闹的广场已经空无一人,广场舞台上的条幅也被人扯下了,彩色的纸飞落广场的地上,加上几天前的一场雨,到处湿漉漉的。女孩没有看到母亲被五花大绑在舞台,她知道时她的邻居在捉弄她。但她一点儿也没有气他们,她知道妈妈一定还在家里等她回家吃饭呢!于是又在夕阳中飞奔回家,夕阳温柔地把她的影子拉得长长地,她就像一颗流星,拖着一个长长地尾巴消失在了胡同里。推开门,母亲正在忙着准备晚饭,父亲在一旁摆弄着他的工具。女孩说了声,我回来了。走到了父亲的身边:爸,广场的横幅怎么都掉下来了,谁这么大胆。父亲微笑地摸了摸女孩的头:孩子,你还小不懂,文化大革命结束了。那时还懵懵懂懂的女孩却蹦出了一句让父亲惊讶不已的话:是不是以后可以安静生活啦?
那一年,还是幼儿园。突然毛主席逝世的消息传来。从凤坂乡下来的姑妈吓得急巴巴地要回家。母亲匆匆忙忙地帮忙收拾了点东西就送姑妈回家了。后来的几个日子里,大家都带着黑色袖章,举国上下都处在悲痛中。年幼的女孩有一天在老师的带领下也和小伙伴们一同走进了追悼会的礼堂,哀悼这位在国人心目中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学校降了半旗。
小时候,家里的后山头有一个广播,播放些什么东西,到现在已经不记得了,唯一记得的是每周一歌,音乐也许是人们在吃饱喝足后最先想到的娱乐节目。我们学广播的歌曲,歌词一句一句地记下来,然后一句一句地跟着广播学。那时候学了好多歌曲《小小渡船》《红牡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等。一般一周播放完我们也都学会了。然后便是一路哼哼呀呀不着调地唱着,欢快的音符随着脚步飞向田间山头,与白云点头微笑,与麦苗一起鞠躬行礼……
那一年,去了农村,乡村的生活艰苦,却宁静的让人感觉不到它的苦涩。下霜的日子,天,像一块巨大的藏青色幕布,严严实实地裹住这个名叫古头石的小村庄。这里没有几户人家,由一条山路延伸至此,山路很窄,只能行走一人。到拐弯处,豁然开朗,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一条小溪绕着小村行走了一圈,溪水清冽冽,水底下的沙石依稀可见,偶尔小鱼蹦跳着看着从溪边走过的你,也许陌生的面孔引起了它的警觉。阳光被树林剪成碎片洒落在小溪中,欢腾起耀眼的光芒。在这里,有一群朴实的乡里孩子在追逐着,嬉戏着。年轻真好,心中被一种激情充满着,摇曳着,被山风荡漾着,于是每一个晨昏暮色中都记下了教育在乡村普及的历史。
周末,山路伴着夕阳送走了乡村教师的身影,夜静静地临到这个小村庄,炊烟袅袅中,小小的村落开始有了活力。烛光摇曳的房间里,是茶香饭香,还有那刚刚煮出来的葱蒜香。男人们,女人们忙碌了一天,开始在房间里天南海北地聊天,他们书读的不多,讲的最多的就是那个属于他们那个少数民族的传说,听了很多很多遍,每一遍的讲起脸上都洋溢着幸福与自豪。
下了山路,老师骑上了她的自行车,穿梭在马路上。冬天山里刺骨的寒风呢个从她的围巾缝隙鱼贯而入,呼呼的北风在耳畔回响。她的鼻子和脸颊红得像雪人鼻子上的胡萝卜。一路上,小镇也热闹起来了,小巷传来毛宁的《涛声依旧》,这是当时写得蛮有诗意的流行音乐。耳畔传来:月落乌啼只是千年的风霜……那时候可谓家喻户晓。到处是周末奔跑的男孩女孩,到处是摇晃着的自行车铃声,加上空气中弥漫着的各家灶前飘出的饭菜香味,一股家的温暖油然而生,那一年山头的喇叭早就不再响起,只留下一个历史的见证在远方的风中默默地静立着……
2008年汶川地震,7万同胞葬身其中,举国上下哀痛,那一年中国人有着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大家纷纷赶赴前方,志愿者一批又一批奔赴汶川,各地有钱捐钱,有物捐物,有力出力。校园里的凤凰树见证了伟大 的时刻,老师们,孩子们,大家全然忘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是前方的消息。那一年,大家明白,生命多么脆弱,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唯有彼此支撑着,一撇一捺构成人字,彼此扶持,方能走向更加有希望的明天。城市的夜是疯狂的,乡村呆惯了的人,在城市的流光溢彩中容易迷失自己,但这一刻,人们又能迅速回归到人性的善良中。同一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回老家看了奥运会开幕式,震撼得让人自豪。第二天飞奔跑到网吧,看了世界各大媒体对中国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评价。一边看,一边落泪,是的,该醒了,这头雄狮。
天空中,百灵鸟从中飞过,唱响了《我爱你,中国》的乐曲,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颗赤子之心,我们的汉唐文化造就了这伟大的凝聚力,如母亲的脐带连接着每一个国人。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可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