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钱不是应该来让自己生活得更好,让家人生活的更好的吗?甚至拿来帮助别人,或施舍,或供养,或给予。
而不是为了取得别人认可,不是为取得别人一个你有钱我就看得起你的认可,也不是为了取悦他人,或虚荣,或自尊。
我有钱与无钱,不是在他人的眼光下而存在。
我有钱与无钱的心境,也并非是受你的虚无的眼光,虚无的看法所影响。
5.8
为什么要将赚钱与理想对立,我做文化,做为大众利益之事,难道不可以同时得利益以效他人吗。
5.8
为什么老实人总是吃亏?为什么心地善良者经常被欺负?承受他人讥笑的目光,也让家人父母承受他人可笑的眼光。我还在坚持什么,我还要坚持什么?
5.9
亲情可为陌,陌可生大爱,恨可成大悲,知是世间情,虚幻体无得。
5.13
烦恼,担忧,恐惧,害怕,开心,忧患
在妄想攀缘中流浪生死。
然而,知烦恼者本身不烦恼,知担忧者本身并无情绪感情,只是单纯知道,只是单纯觉知,那时,烦恼担忧与你分开,只是觉爽!
5.14
下班路上,觉知自己走路,脚底与大地接触的每一时刻都清清楚楚,再转换觉知自己念头,如流水奔流不息,但觉知本身如如不动,此时感觉身心真是愉悦,爽!
5.14
耳根圆通,闻性觉知,真是不可思议,一进去,身心轻安,一出来,精神倍增。
5.14
观心法门真是殊胜,生活中处处可以用到,随时都在修行。
我在清净地方打坐是修行,我平时工作生活也是在修行,身心随时都在清爽中。
特别是工作生活中的烦恼,一起即觉,不被烦恼牵着走。
5.15
以往地铁,公交,会使用手机,而今用来观心,觉照,真是时时修行。
5.15
大佛寺素食之举真利益无量之人!
而我,自己真是福报甚大,心中惭愧,愧德不堪此受用,上班每日中午能来大佛寺聆听佛音,受食净素,于大佛寺阅览室中敬翻佛法典籍,而住处近又开一自选快餐店,食素无忧。
回向祝愿无量无边的众生皆能接用佛法,消除戾气,福慧增长!
5.15
工作中,时刻以给领导“看”的标准要求自己,勿放松,勿轻视!
5.16
第一次觉得觉照如此亲切,它只是清清明明看着,不迎不拒,仿佛高山上俯视着所有事物,心中一片清爽。
5.17
“愿我走过的痛楚,你不用经历
愿我拥有的幸福,你触手可及”
——
愿众生平安喜乐,福慧圆满!真诚祝愿!
5.18
南师:
做人要做大丈夫,学佛要学文殊普贤,一上来便是泱泱大度,气象万千,发大愿行,生大智慧,凡事以别人的利益为紧要,处处为别人好;临境觉照清明,洒脱自在,不依不着,不但洞察事情本末,知晓因应处理之道,并且果断能行,这便是“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
5.19
以前有烦恼大都是为自己。担心自己成绩不好,钱不够,吃不好,受不到关爱,不能做自己喜爱的事,而今,慢慢淡化了自我,更多的是考虑他人,考虑亲人,考虑朋友,考虑我身边的任一人,会为他人而担心,会为他人而焦虑,而起悲心。
发菩提心,愿度化无量无边众生,愿他们离苦得乐,得大智慧,或大圆满。
5.19
回顾自己学佛的历程,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自有因缘。
从初一听老师上课讲到佛经,讲到六祖慧能,顿觉亲切,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自然而然信了,然后上网去找佛经,去看佛经,去看佛教故事,之后偶然一个伙伴从寺庙带来几本书,记得有:《六祖坛经》、《金刚经》、《地藏经》……便看起了佛经。
初二时,买了很多佛乐录音带,每晚拿着录音机播放一整晚,而入睡。
初三时,经历生活的变化,和未来的不确定,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最终自己得出结论:活在这个世界,就是为了让他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的。
高中时,由于学业的压力,很少看这方面,只能每晚拿着一本《儒释道三根本》读:《弟子规》、《十善业道经》、《太上感应篇》,高一某一天突然冒出一句话:从我中拿出另外一个我,这时你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我。
上大学后,接触到南师的书,这才是我正式学习佛法的开始,也由此开启了我的“朝南之路”
5.20
听着小时候的歌曲,以往的回忆慢慢浮现。
而观照的心态,却全然不同。
小时候的我,会因为学业的烦恼而担忧,会因为每次成绩的浮动而烦躁,最害怕是期中期末考试,因为总是排后。还会因为与小伙伴的关系而喜悦生气,因为玩的时间与家里干活的时间冲突而闷闷不乐,那时,没有想太多,只是想着自己要快乐。
而今的我,还会因为自己的能力,条件,不满足而有烦恼,但,是在观察这个烦恼,会因为亲人,家人的现状而担忧操心,会努力让他们过得更好的生活,不让他们那么辛苦,那么累。
这过程中,最大的改变,不是相貌,性格,心态的改变,而且对“我”的重视减轻了,对“我”的执着变弱了。
5.22
梦中的所想,是对自己内心深层次的挖掘剖析。既然口口声声说发菩提心,为何还会对人有轻视看不起之念,对人有高低贵贱之分,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性,一切众生或于往生,乃至千万生中作我父母,而今却如此看待,是其发心不真诚,还是对我看得太重。努力,将心念里里外外看得清清楚楚,不留瑕疵。
5.23
穿行在路上,行人匆匆,在我看来,都是一具具空壳带着一虚幻的自我在走路,在思考,这样想时,悲心起,出离生。
5.24
团队逐渐加入成员,都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可能在这里,就只有我是应届毕业生了吧。面对此,觉得自己学习的动力与压力更足了,你若不能在团队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形成自己不可代替的核心价值,也将面临淘汰。
5.24
带一个团队不容易。
负责人在针对情势调整内部指导方针的同时,还要根据团队人员能力,素质,性格等相对应做出决策,并要接收来自成员的要求,需求等各种因素影响下而进行的下一步。
5.24
是否第六意识所形成的那个“我”所思考思维的,还仅仅是意识程度,尚未触碰到第七意识。
5.25
23日晚去助念时,心诚念诵“阿弥陀佛”,辅以金刚念诵,至气深时,胸口颤中穴突然猛烈震动,一股能量喷薄欲上,然而身心是舒适无比的。
5.27
钱财花出去时,才真正是自己的。放着时,你仅仅是有着它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当你还没使用,你还没体会到它用处带来的受用。
5.28
若修持了,就真正修出点东西出来,佛法不是空口说大话。
5.29
学佛不是学着玩的,要学就真正学出点东西出来。
5.29
广结善缘,生活中随处可见小动物,可发善念,愿他们永不造恶业,修持善法,亲近佛法,求证真我。愿以此功德回向给他们。
5.30
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下,所谓的商业,不过就是在最大效率和程度下满足人们的需求,无论是物质需求,还是精神需求。然而,物质商家为抢占先机,将物质精心包装,在口味上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超越了物质所应有的安全条件,只为满足人们短暂的口腹之欲,以抢占市场。
精神需求上,更是想尽方法,以获取眼球。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这正是现代社会的影射,不断创造出需求,让人们精神不断外射,可以说,未来哪种精神娱乐能满足人们的视觉,听觉,触觉的刺激娱乐享受,就能在市场迅速壮大。
昨晚看一部《头号玩家》的电影。
时间已到2045年,现实生活的压迫,人们急切想要一种精神寄托,此时应运而生的一个虚拟游戏,能让人们在此虚拟世界做到现实中做不了的事。这无疑是一种更为强大的精神娱乐享受,虽然电影导演有表达让人们应更加关注面对现实的意味,然而当这种游戏真正出来时,人们或许都将奔入其中了。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本来现实生活已是难以突破的一层虚幻,人们更在这层虚幻中再加一层,这不是作茧自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