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arabesque是初中的时候一块叫“几米音乐世界”的录音带听到的,这块录音带推荐了我两首后来特别喜欢的古典曲子,一首就是德彪西的arabesque,另一首是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
德彪西是19世纪末的法国音乐家,有人认为他的音乐风格是“印象派”的,他本人却反对这种说法。不过他的音乐确实很有印象派的感觉。以前听过他的不少曲子,包括意象集之类的,不过没有一首喜爱程度如同两首arabesque这般。朦朦胧胧的旋律,似乎在勾画出记忆深处的一些生动的场景,在很久远之前,见过那些场景,做过一些事,但用力去想,却又化成一片朦胧。
其实听曲子,有时会有时空错乱之感。我第一次听到马勒第五交响曲第三乐章,是高考过后的暑假。但是后来每次听马五第三乐章时,却总会想起高一入学前的军训。好长一段时间,每当想起那次军训,都会有那是发生在另一个世纪,或另一个人生的事的感觉。说来那次军训也不是发生过什么难忘的事,只不过是人生第一次离开家好几天而已。人是容易产生错觉的。
而德彪西的arabesque,却总是让我想起小时候外公的一套小房子,那套房子是1980年代外公买的。不过因为地方比较偏,后来也没有人住,就是给外公养养花的一个地方。1990年代初期,我还是个可以抱在手上带走的小孩,当时就喜欢被外公抱着去那套小房子。三层楼的建筑对小孩来说当然是非常有趣的空间。一楼几乎不透光,进到里屋更是看不到自然光源。屋里头还有一道阴暗的窄巷。对小孩来说,那样的窄巷就像是通往异世界的小巷,其实不过是两套房子中间留着的一道容易积垃圾的沟而已。
但是二楼的前边一层却是个阳光普照的房间,中午的时候就会被外公抱在那里午睡。很多年后我才知道为什么当时外公非让我午睡不可。因为那个小房子结构比较复杂,小孩子放着自己玩,比在原来家里更有可能发生意外。又不像家里很多人可以看顾,所以干脆抱着一起睡就不会有危险了。
到现在还记得三楼进兰室的前边放着几包农药,想想这都是二十几年前的事了。
十几年前,读初中的时候,外婆有一次叫我和表妹去打扫那套长时间闲置的屋子。当时外婆说过一句话,叫我们来打扫有一个原因,也是因为你们以前来过这个地方,也许会想再来看看。当时我心里就想着,对啊,我确实是想回到那套小房子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