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十五是秋季的中期,被称为中秋。在我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部分,中秋因而也称为仲秋。八月十五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追月节、拜月节等。每年到了中秋节,如果天气放晴,遥远的天穹悬挂着一轮圆月,一片清辉撒播人间。人世间的悲欢随着月光的朦胧而充满情思。所以农历八月十五又称“团圆节”。中秋自古以来许多地方就有祭月、赏月、吃月饼、赏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一说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这说明在我国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说的是祭拜月神。早在春秋时期,帝王就祭月、拜月,后来贵族官史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流传到民间。另一种说法中秋节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庄稼成熟日秋”。农民为了庆丰收,便以“中秋”作为节日。据我查看相关资料,正式的中秋节始于唐初,盛行于宋,至明清时与元旦齐名,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至于八月十五吃月饼的习俗,据说最早是在南宋。虽然那時不像今天如此品类极盛,但民间以家庭自制的月饼与亲友相赠,却是一种美好的寓意。吃月饼盛行是在明初。传说朱元璋起兵反元,消息送不出去,十万火急的要紧关头,刘伯温想出一条妙计,把消息藏在月饼里,议定八月十五夜起义反元,最终取得成功。就这样,吃月饼在明朝就盛行开来。
古人说,明月千里寄相思。举一樽挂花酒,品一块清香的月饼,吟一曲苏轼的《水调歌头》,感觉极其美好。实际上,这种看似简单的幸福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的。苏东坡在中秋之夜怀念子由,写下《水调歌头》这首千古绝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佳节,月圆之夜,苏东坡只能孤独地自斟自饮,难免悲痛伤怀。但苏轼仍有乐观主义精神,《中秋月》有句:“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现在人们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繁忙,一家人团圆共享佳节的时光,似乎变得越来越稀罕,市面上中秋节的食品越来越丰盛,中秋节的快乐和幸福感却越来越谈。我认为,是人们远离了自然,忽视了彼此心灵的慰藉。其实,中秋赏月的启示,是人对月亮进行的心灵告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个人的心灵融入月色,就算是对亲人们的思念和问候的心情吧!
无论何时何地,中秋永远是一个浪漫美好的节日。这不是一个人的节日,而是沉淀着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传承和深深文化记忆。我们的祖先把宇宙天象和完美作为自我的节日,追求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借助一种团圆和思念,把凝聚亲情的精神薪火相传,情越世世代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