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打算去赶苏坡桥。听人说苏坡桥农贸市场那边卖菜的多,集市也很大,可以买到苦瓜苗,辣椒苗。
今天是星期天,早早地把鱼儿宝贝弄起床,吃了饭,准备去赶集。
这小子起床后就开始玩他的平板,还美其名曰:“我学斑马英语,别打扰我,我不出去。”这小子会找借口了。在家里和他磨到十点才出门。
好不容易出了小区门,来到公交站等车,遇上一七十多岁的老太太,笑咪咪地来问路。她问:“去西部鞋都,坐哪路车?”“坐339”。我刚要回答,旁边一位姑娘就说了。我以为她听明白了,没再说话。
谁知我们等的243来了,我们上车,她赶紧就跟着上了车。我说“老人家,你上错车了。”“没错,没错。就是这趟。”公车过了两站,她又问“西部鞋都是坐这趟车吗?”司机回答说:“不是,是339,你上错了。”听了司机的话。她大骂:“我问过了的,还说是这趟,害得老娘上错了车”。
听了这话,一种委屈的情绪涌上心头,心痛的抽了抽,觉得自己好委屈。
为了控制内心的负面情诸,我把注意力集中在车窗外,望着车窗外树木,看那抽出嫩芽的树枝头绿油油的,树干下还有留有一些残叶,再看那挂满鲜花的枝头却看不到残叶的影子。
想到人就如这植物,四季轮回里,残叶终会化为尘土灰飞烟灭,不再留存。
。
心里不免又升一丝怜悯情绪,我怎么会在意一个老人的言语,人老如那片残叶飘的时日已不多,况且孤独一个人在路上,太不易,我心里干嘛 还要与她计较呢?
苏坡东路站到了,下了车后,来到农贸市场门口。在门口立着一个红色广告牌。还架有一支大喇叭在吼:“这是出口,只出不进,请绕道从入口进市场”。
东绕西转终于来到入口处,门口一三轮车上装有菠菜,一位头发灰白的老人戴着口罩在整理菠菜,看样子菜是才刚从地里弄来的。菠菜上带有新鲜泥土,菠菜也很嫩。
“多少钱一斤?给我来一斤!”“二元五,好嘞。”老人忙着给我装菜。我看到老人的衣袖上有两个大窟窿,再细看那一头灰白的头发,久经风霜的脸和一双布满老茧的手,心中一个念头闪过。
我又对老人说:“干脆给我装一整袋吧?有多少算多少,这么新鲜我得多买点回去。”付了钱,转过身,鱼儿爷爷问,你买这一大包菠菜,你准备吃多久?我没解释,只是继续默默的向前走。
正准备进去市场。鱼儿眼尖看到蛋糕店嚷着“饿”了。爷爷推着鱼儿去买蛋糕,我才仔细看到入口处两个红色路标指路,一个指向内一个指向处,这里可进可出。
这个集市很大,有两个市场,老市场马路对面又扩建一个新市场。我们此行主要目的是买辣椒苗、苦瓜苗。我向一个当地模样的人打听了卖“幼苗”的地方,说老市场有人专门卖,我们就先进老市场吧。
老市场入口处,有几家蛋糕店,蛋糕浓浓的香味,让路人真有闻着就想食的感觉。
蛋糕店右侧不远处,一农妇打扮的人,她竹簸箕里有干独蒜和刚出土的新鲜蒜。还各自标好了价,独蒜才卖7.5元,平时我在附近超市买,一般都是14元,这价有诱惑力,我上前买了一斤。
刚付了钱。鱼儿和爷爷就买蛋糕回来了。鱼儿拿着蛋糕说:“奶奶,你饿了吗?吃蛋糕,好美味的!”“不饿,宝贝吃。”“不,奶奶你要吃,吃了才有力气买菜。”哈哈,这小子暖心!
进入市场人很多,鱼儿坐在自己的推车里也直嚷“人头攒动”。过道两旁的商店,更是五花八门。
蛋糕店旁是服装店,服装店旁是卖散酒的店,卖酒的又挨着卖锅碗的,卖碗的又挨着卖鞋的,卖鞋的又挨着卖香蜡纸烛的铺。这样一个挨着一个,參差不齐,挤挤挨挨,让人真是眼花缭乱!
过了门口铺面,又是一个接一个的摊点,卖豆腐的,卖干面条的,卖水果的,卖菜的,卖鸡鸭的,卖猪肉的.也是参差不齐,杂乱无章的样子。
但是,吃的摊位前都热闹甚至拥挤不堪,比如,豆腐摊前每个人都伸着手,去拿自己已付款的豆腐,摊子里面的两个人,累的是满头大汗,摊外的还有怕抢不到的,嘴里直嚷着,“老板,快看,我付款成功了”。“老板,我的好了吗?”。我由衷地叹道,这生意才叫旺!这市场到底是用的什么方法子在管理?
我们好不容易挤到卖菜苗的地方,这块人不多,也不拥挤,小菜苗,一筐挨一筐地码放着,辣椒苗,茄子苗,苦瓜苗,丝瓜苗,黄瓜苗……
一问价钱,苦瓜、丝瓜、黄瓜,三元一株不少。各种辣椒,茄子一元一株不少。
“少一点,二元五,卖两株给我”我与菜苗老板讨价还价道。“不行啊!做起来辛苦得很。”老板一分不少,我讨价一番,还是买了两株苦瓜苗和十株辣椒苗。
买好后,我与鱼儿爷爷说,你看现在当农民多好,这几筐小苗苗卖完,算下来也不少钱了吧!
买好菜苗,转过弯,我们看到卖平菇的,一大筐,鲜鲜的,才采来的,菇脚上还带泥呢,才三元一斤,便宜。我赶紧上前装了一小袋。
旁边有卖春芽和鱼腥草的我又各卖了一些。鱼儿爷爷说再去看看,牛肉和猪肉。
我们来到猪肉摊前,精五花,前腿来都要三十不少,棒子骨也二十五。
又来到牛肉摊前,牛健肉和牛里脊55元,牛腩40元。我正犹豫买不买。鱼儿爷爷说:“去新市场那边看看”。
我们又原路返回,路过烤鸭店门口,看每人手中拿着一食品袋子在那里等着。我看着好奇怪,便走近,一股诱人的香味,直往鼻孔里钻,钻到嘴里,入了心间,闻着就肚子有了饿的感觉。
细看,原来是老板正忙着给顾客手撕烤鸭。“给我来一只”“给我来半只”陆续都有人喊。“大家稍等,马上就好哈。”老板嘴里招呼着顾客,手里却在忙碌着。
烤鸭店门前人越来越多,等了好久,终于等到我要的那半边鸭。放入小车后,我们继续向新市场去。
跨过马路,来到新市场门口,这里有两个工作人员执勤,我们出示了健康码才入了内。
进门便是蔬菜区,水灵灵的蔬菜整整齐齐地码在各自的摊位上,过道的地面上也干干净净的。这边的蔬菜也比老市场便宜,莴笋才一元钱一斤,老市场要一元五毛。土豆二元,老市场要二元五。
蔬菜区后面是水果区,水果也比老市场便宜,冰糖橘子才4元,老市场5元。香蕉四元五,老市场五元。
水果区旁边是禽蛋区。禽蛋区旁边就是鲜肉区,猪肉摊位只有三家,牛肉摊也只有两家。
来到猪肉摊位上,三家都只有零星的猪肉碎片,看样子摊全都快收摊了。两家牛肉摊位上,也只有牛杂了,摊主也闲下来了。看到这情景,就知道自己来晚了一步。
没有买上肉,心里难免有些失落。新市场与老市场两边的价格和环境差异,又让我心里充满疑问。
为什么同一个集市的有两个市场?两个市场的价格和场景又不一样?一边向新市场外走一边在心里嘀咕。出了市场大门,与鱼儿爷爷聊起心中的疑惑。
鱼儿爷爷说:“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老市场因为存在久了,热闹是自然的。交易模式在摊主与顾客心里,已彼此认同,做生意的人,质量也自然是以顾客为中心。
“那脏,乱,差,这种状况,市场总该一样的去管理吧?”我说。
“自然生成的交易模式,是在岁月的风雨中长成的,就像长歪了脖子的老树,自然有许多疙疙瘩瘩,如果按新市场的方法管,那可是要花大力气的。也许他们就是怕影响市场的热闹气氛,才成立了新的市场,才是从根上去整治的方法吧。”
这是疫情缓解后,我第一次来苏坡桥赶集,首次,看到一个集市两个不同的市场状况。
回到家,栽好买回的小苗浇上水,看着栽入土的小苗,嫩嫩的小叶子似有所悟。赶紧到书房把想到的记下。
今天本为买“菜苗”去赶集,却遇见了不同的人和事,又买了其它菜。虽然路上遭遇委屈,但是也想通了,还生了怜悯心。对比了集市上的两个市场,也由此想到一些我们的生活中的现象。
今天最大的收获是:从赶集过程,看到疫情后人们的生活已回到了正常。更喜的是自己能去看去记,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