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墙之隔,天壤之别,这是今天女儿参观棚户区的感想。我们和他们,同住在一片蓝天之下,呼吸着最相似的空气,距离仅仅一墙之隔,却完全是两个世界。
离热电厂小区不远处有几排废弃的联排小楼,那里聚集了数十户从贵州凯里过来打工的苗族人,这里是他们口中的荆门苗寨。
一踏上这里,就能闻到扑面而来的臭气。他们因为生活习惯都选择住在一楼,大多一进门就是厨房,因为是午饭后去的,还能看到散落在油腻漆黑桌子上的,泥巴地上水盆里的剩饭剩菜,锅碗瓢盆也已失去本色,全都黑黢黢、油腻腻,让人很是怀疑这粗糙饭食的卫生状况。而睡房隔壁就是猪圈,鹅圈或鸡舍,各种味道在阴暗不通风的房间里混合发酵,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衣服和用品或堆积在角落,或挂在房间里横七竖八牵引的铁丝上,脏乱不堪。
虽然来之前大家已经被告知了棚户区的许多现状,却还是被震惊了,特别是孩子们,一开始他们带着好奇的目光,几乎是雀跃地探寻这个不一样的世界,一户户地参观过后,他们开始惊讶,开始震惊,开始疑惑。地上几块发霉的馒头,大盆里喂鹅的谷糠,墙上悬挂的熏肉,散落的课本,都成为他们好奇疑惑的目标。
有一户人家墙上醒目的一面面奖状,大家因为这房间里难得一见的光彩,记住了那个名叫杨花生的小女孩。后来分发捐赠品时,一位白皙秀丽、衣着整洁的小女孩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她不是这里的孩子吧?大家都以为这是某位同事带来的孩子时,我们被告知,她就是那位得了许多奖状的杨花生。她不同于一般孩子的模样和举止,吸引着我上前和她交流。她告诉我她在江山小学上六年级,还有一个弟弟,父母打工的地方不远,每天都会回家。当我们问她怎么得了那么多奖状时,她谦虚地说:还有一些是弟弟得的。看得出,她的父母对她很是爱护,身上那件干净的白色卫衣,利落的小腿裤,让她在身旁那些衣角满是污垢的孩子们中脱颖而出,让人心生怜惜。相信父母的呵护,自己的努力,她总有一天可以脱离这里的环境,拥有更好的生活。
他们这样一群特殊的人群,穷,是表像,根本问题还是所受教育和成长环境,使他们难以跳脱自己的局限,去看看自己生活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孩子一个接一个地生下去,家里一天比一天地脏下去,不学习、不读书,在自己的天地里画地为牢,穷就成了附属品。爱心活动室里最受欢迎的是那台唯一的电脑,一旁的书籍无人问津,二楼的一间空房里,捐赠的书籍早已发霉。
捐赠只是一时,帮助他们转变生活观念,接受新的事物,很强社会发展的步伐,他们才有可能真的脱贫。庆幸,有人已经在这样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