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捋一捋我们自己,凡事皆有因果,于生命而言亦是如此,且先说来源,在万古之前,宇宙的所有物质是一个有机体,它们聚合在一起,质量极其紧密,因此即使是小如针头一般的一块,也可以重达好几十吨,在这样的重力之下,这个“原始原子”爆炸了,就好像某个东西解体一样,所以说每当我们仰望天空时,我们其实是在寻找回到自我的路,你是谁?你只是几十亿年前熊熊燃烧的那场大火所爆发出来的一点火花罢了。
你要知道生命只是一个大型的摸彩活动,只有中奖的号码才能被人看见,在这场摸彩活动中,为地球上每一种动植物逐一抽奖的过程要花上几百万年的时间,至于那些没有中奖的号码则只出现一次,因此现存的动植物圈都是这场摸彩活动中的赢家。
再说归处,达尔文说”地球是航行在宇宙中燃烧的太阳周围的一艘大船,而我们每个人是满载基因航过生命的小船,当我们安全的把船上的货品运到下一个港口时,我们的一生就没有白活,“这个说法有些勉强那些不愿生育的人,清华才子李健说”我的基因还没有优秀到一定要传承下去的地步“,如果说我没有将我的基因传承下去的话,难道就说我这一生白活了吗,对于古往今来许多伟人来说,他们没有选择传承他们的基因,而是传承这一世的思想,这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不能说这二者谁优谁劣,如果二者都达不到的话,让这血肉之躯重归泥土不可尚可?反正它永远也不会消失,它会化成风,化成雨,或者化成嫩绿的新枝,英国诗人哈代在《变形》中写道”这紫杉的一截是我先人的旧识,树底干的枝桠,许是他的发妻,原本鲜活的血肉身躯,如今皆化为嫩绿的新枝“。
结束了来源及归处的问题,现在好好谈一谈这一生,你现在活着,而且已经活了二十几年了,你作为你活着,只能活一次,以后就永远不能再复生了,说到这,有些人会想到,既然我终将归于泥土,为何这一生要活的如此之累呢?正如《浮士德》里魔鬼所说的话”谈到既往,不过蠢话一句!过去的已经过去,消失在虚无里,一切又从零开始,一生劳苦奔忙有何益?到头终究把眼儿闭!消逝了,这个谜可有尽期?正仿佛一切不曾开始,若再回头重新活过一天,我情愿选择永恒的太虚”,照他这意思,何苦一生劳苦,若能再活一次就立马去死?还是遁入空门?而浮士德死去时,回顾自己一生的成就,用一种胜利的语气说”此时我便可呐喊,停驻吧!美妙的时光!我在人世的日子会留下印记,任万代光阴飞逝也无法抹去,我在这样的预感中欣喜无比,这是我生命最崇高的瞬际“。
既然不想去死,而选择活着,那总要找些意义来攀附,否则我们会随时陷入恐惧之中,在整部哲学史中,哲学家们一直想要探索人的本性,但萨特相信,人并没有一种不变的”本性“,因此追求广泛的生命的”意识“是没有用的,换句话来说,我们是注定要自己创造这种意义,没错,重点不是意义,而是选择,我们就像是没有背好台词就被拉上舞台的演员,没有剧本,也没有提词人低声细语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做,我们必须自己决定怎么活。
正如萨特所言,我们是自由的个体,这种自由使我们注定一生中要不断的做选择,世上没有我们必须要遵守的永恒价值或规范,这使我们的选择更有意义,因为我们要为我们所做的事情负全责,萨特想要证明的意识本身在感知某件某件事物之前是不存在的,因为意识总会意识到某件事物,这个事物固然是我们的环境提供的,也是我们自己提供的,我们可以选择对我们有意义的事物,借以决定我们要感知的事物。换句话说就是,人们只能看到他们想看到的事物。我们本身的生活会影响我们对房间内事物的看法,如果某件事与我无关,我就看不见它,借着提出这些问题,我们才知道自己活着,于是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当人们在追寻这些根本问题的答案时,他们总会发现其它的问题,因此有了清晰明确的解决方法,科学研究和科技都是哲学思想的副产品,最后我们能登陆月球难道不是因为我们对于生命的好奇吗?
那么生命有何规律可言呢?除了自然界的生老病死,我们要怎么让自己生活的更好一些?这取决于我们的认知和选择。祁克果认为生命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她把它们称为”美感阶段“”道德阶段“和“宗教阶段”,活在美感阶段的人只是为了现在而活,因此他会抓住每个享乐的机会,只要是美的,令人满足的,令人愉快的就是好的,这样的人完全活在感官世界里,是他自己的欲望和情绪的奴隶,对他而言,凡是令人厌烦的就是不好的,一个活在美感阶段的人很容易产生焦虑感活着恐怖和空虚的感受。而活在道德阶段的人,对生命抱持认真的态度,始终一贯地做些符合道德的抉择,但祁克果并不认为道德阶段是很圆满的,即使是一个尽职尽责的人,如果一直过着这种生活的话最后也会厌倦的,许多人到了年长之后开始有这种感受,有些事又重新回到了美观阶段的生活方式,可是也有人进一步跃升到了宗教阶段,它们一步就跳进了那“七万里的深渊”,他们选择信仰,而不选择美感的愉悦和理性所要求的责任,虽然跳进上帝的双臂是一件令人很害怕的事情,对这对于他们来说,是能得到救赎的唯一途径。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已经越过了美感阶段来到了道德阶段,那么在道德阶段的人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是什么样的呢?我一直都在寻找这样的一套行事准则或者指南,希望它可以告诉我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做什么事情。据康德的说法,你的行为是否合乎道德正取决于你是否出自善意而为之,并不取决于你的行为后果,只有我们确知我们纯粹是为了遵守道德而行动时,我们的行为才是自由的,而如果你只是做你想做的事情,你就不算是自由或者独立。有时候我们对别人好,只是因为我们知道,这样做会有好处,也可能是我们想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出于这样的想法也无可厚非,说到底,这个准则就是,当我们做某件事的时候,必须确定自己希望其他人同样情况下也会做相同的事情。
活着活着,我们可能会成为各种事物的奴隶,我们甚至可能成为我们的自我中心思想的奴隶,独立于自由正是我们超脱自我欲望与恶念的方法,有两件事愈是思考愈觉神奇,心中也充满敬畏,那就是我头顶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准则,它们向我印证了“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人们对于事情合理与否的挂念一直在随着时间改变,现在我们心中理所当然的看法也不一定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关于物质和工作,黑格尔把推进历史前进的力量叫做“世界精神”或“世界理性”,而马克思认为这种说法正好相反,他想证明物质的变化才是推动历史的力量,“精神关系”并不会造成物质的改变,而是物质的改变造成的新的“精神关系”,促成改变并因此把历史向前推进的其实是一个社会的经济力量,一个社会的是非标准是由那个社会里的统治阶级来决定的,因此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换句话说,历史所牵涉的主要就是一个谁拥有生产工具的问题。对于工作,我们的工作影响我们的心灵,但我们的心灵也影响我们的工作方式,可以说这是人心于人手的一种互动关系,因此你的思想和你的工作是有密切关系的。
将人的生命放到整个历史长河中,它只是被溅起来的一朵小水珠,随即又融入大海中,虽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世界的诱惑也何其之多,但你必须学会从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清晰地认识到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如此才得平和。去掉外部世界的附加物,金钱、地位等等,你还剩下什么呢?如此想来,应该精简自己的生活,减少自己的物欲,对美的追求,对外在的关注应适可而止,我为什么会成为今天的我?是因为过去二十余年间做的那些选择,往后,我还要做更多的选择,我想自己会更加慎重些。
以上内容均是基于读罢《苏菲的世界》所感,我多么希望自己可以和席德一样,可以在十五岁可以读到这本书,那这过去的十余年间可能大不一样了吧,不过这都是没有意义的,或许十五岁的我会因为读不懂而再不去翻它呢,我应该庆幸的是自己是在二十出头读到它而不是三十多甚至是更大的年纪,也推荐对此文有感触的人去翻一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