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原本家里穷,没有机会进学校门,所以当他来到皇觉寺出家时,基本上是目不识丁的文盲。后来就去要饭了,断断续续要饭、流亡了八年,中间回到过庙里,可又出去,直到最后离开了佛门,参加了农民军。朱元璋可以读书的机会太少了。可出人意料的是,史料显示,朱元璋著作等身,《明太祖实录》等经过美化的史料更是说朱元璋如何地天生圣人一般。坦率而言,朱元璋自身人还是比较聪明的,这是事实。他有这么几个机会学习:第一是在皇觉寺接受“扫盲”。读书只有在温饱不成问题和生命无忧的情势下才有可能,可那是灾荒连连,皇觉寺自身难保,所以说朱元璋在那里充其量是扫扫盲;第二是朱元璋参军后直到大明开国前后,在这段时间里,一切条件都发生了巨变,朱元璋身边云集了大批的儒生,如宋濂、刘基之辈,学问匪浅,朱元璋想读书识字还不容易?因此这段时间,朱元璋长了不少知识。只可惜他太忙了,开国前后惊心动魄的战争,随后的建设时期忙于搞政治运动,还要去照顾后宫美女。有人统计,朱元璋每天要处理国事400多件,一天24小时,朱皇帝不吃不喝不睡,每小时处理16件国家公事,这还不含他还要阅读数十万字的公文奏折什么的。朱元璋如此繁忙,还有多少时间读书、进修和充电?不可能。
既然如此,朱元璋哪来那么著作?两种可能,第一种是“挂羊头卖狗肉”,就像现在,有些“聪明”的下属主动要求领导去当主编和顾问;第二种可能是朱元璋自己写了,或许口述了,别的文人帮助润色。
那么朱元璋到底留下了哪些大作呢?大致有这样几部。
1《御制文集》,现在叫《明太祖集》,共计20卷,实际上是由翰林学士乐韶凤与宋濂编录,涉及的内容很丰富,有政治、经济、民族、宗教、文化、外交等方面,这是当时的一部领袖文选。洪武十年正月,老秘宋濂退休,朱元璋将这部“宝书”作为礼物送给了他,可见其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之高。而让今人留意的是该书的史料价值,其相对真实的记录了当年的一些人和事。譬如,《皇陵碑》和《纪梦》中就有关于朱元璋出身和早年活动的回忆记载。
2《祖训路》,这是朱元璋留给子孙的特殊家训,本该由朱元璋自己动笔定稿,但实际上具体负责编纂的是礼部尚书陶凯,所以令人读来感觉文气十足,一般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朱元璋很“有才”。该书文绉绉地表达了朱元璋的一片苦心和对子孙守业的嘱托,内容完全体现了他的思想。书编成后,朱元璋曾下令将其“颁赐诸王且录时观省”,要求诸王写在王宫正殿内宫东壁,随时阅读学习。
3《昭鉴录》,其以历史上的汉、唐以来藩王们事迹为主线,将他们的善恶直录下来,好似一面镜子,昭示后人以此为鉴,除恶扬善,永保大明江山。朱元璋曾对大臣文原吉等说过他要编写此书的目的:“朕于诸子常切谕之,一举动戒其轻,一言笑斥其妄,一饮食教之节,一服用叫之俭”。但实际上这书也是礼部尚书陶凯等一拨子人帮朱元璋编的,朱元璋仅仅是赐名《昭鉴录》和作了个序,然后就颁给诸王好生收藏,作为朱家子孙治家的宝鉴。
4《永鉴录》,是与《祖训路》、《纪非录》相配合的对藩王的训谕,洪武二十六年十二月编成。该书集历代宗室诸王为恶悖逆者,以类为编,直叙其事,颁赐诸王。
5《女戒》,由儒臣朱升等人受命编撰而成。该书以历代后妃事为线索,昭示大明后宫嫔妃们,善可为法,恶可为戒,你们尽好本分,传好宗接好代,少管朝中事。
6《御制资世通训》,作为开国天子,给子孙们留下这个训、那个训的,朱元璋最终也没忘给他的臣民们无论如何也要搞个什么训。该书共十四章。
7《洪武正韵》,这是一部音韵学著作,实际撰写者是翰林侍讲学士乐韶凤、宋濂等,洪武八年编成。朱棣编撰《永乐大典》就以此韵分类。
8《华夷译语》,实际上这是一部“汉蒙语言词典”,由大臣文原吉等人编成,天文地理、吃穿用住都包含在内。
9《尚书洪范注》,这是一部儒家经典的御定注释本,明初一些文臣编定,朱元璋仅仅冠名而已。
朱元璋第十、十一、十二十三部著作分别是《御制大诰》、《御制大诰续编》、《御制大诰三编》、《大诰武臣》。
朱元璋甚至还写诗歌,至今留下了一些,不过其真实性不好说,现选录几首:
《咏雪竹》:“雪压竹枝低,虽低不着泥。明朝红日出,依旧与雪齐。”
《咏雪诗》:“腊前三白旷无涯,知是天宫降六花。九曲河深凝底冻,张骞无处再乘槎。”
《咏菊花》:“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接树》:“老干将去伐去烧,从新接起旧枝条。虽然未历风霜苦,自是先沾雨露饶。三四锹泥牢护足,二三皮蔑紧缠腰。东君看顾归家后,分付儿童莫去摇。”《明太祖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