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有开始,就一定有结束。
21天的爱上写作训练营,很快就告一段落。依照老师布置的功课,是要写一篇上课的心得。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想,当初的起心动念。
还记得21天前,看到一篇公众号文章,是弘丹老师的《21天爱上写作训练营》,坦白说,就带着想要写作的念头,以好奇为出发点,付费参加课程。心里想的,不是诗与远方,当然也不会是文艺与浪漫,而是,这个训练营会把我带向何方,是更美好的未来,开始了我下班后写作赚零用钱的快意生活,还是现实幻灭后,很痛恨残忍的领悟,原来,我是如此的驽钝,写不了任何文章?
助教建好了14期学员群,我开始了这段有趣的旅程。
第一步,我告诉我自己,重新归零,忽略自己的背景与过去的工作经验,观察所有训练营的伙伴,不带任何色彩,没有任何偏见。
我发现训练营的伙伴,来自各个角落,各个行业,有本名写名片的,当然也有各式各样的“艺名”,有可爱的,有文艺范的。弘丹老师要我们两两互为战友,相互鼓励。伙伴们所在行业的多元化,即使是照顾孩子为主的全职妈妈,还是青春洋溢的学生,这些伙伴的思维,都在他们的文章里呈现,每每阅读,就好像知道许多我原来一无所悉的领域,像一扇扇打开的窗,我看到了其他人的世界。
第二步,是重要的,聆听老师的课程。
回头翻翻课程,是从《从害怕写作到提笔就写〉开始。明明是自己想要写作,却动笔几回,就肠枯思竭,留下一段又一段字数不等的“烂尾楼”,再回首,更觉可笑,越可笑,越远离了纸笔。老师告诉我们,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心之所至,笔之所向。写不下去,没关系,搁着,再等更好的时机。
老师告诉我们,写作,一定有进有出。进,就是阅读,出,就是写作。我自认喜欢阅读,有时跟风阅读热点书籍,有时跟着公众号文章的建议书单阅读,我有欣赏的风格,但我也不排斥啃着生涩冷门的书。每每看到精彩文句,就誊写到笔记本中。其实,就像储蓄一样,有存有提,存款多了,自然利滚利,提款才有本钱。我不能说现在已经文思泉涌,笔写到停不下来,这崇高的境界我还没达到。但是,我必须承认,断电空白的次数与时间慢慢开始有减少的迹象。
老师接着告诉我们,可以固定时间,固定地点,雷打不动的写作下去。我是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我是个贪心的人,我想运动,我想写作,我家有两个高需求宝宝,一个是六年级,一个是汪星人,这两有时可爱有时恼人的家伙让我付出了一部分的关注,还有一个,若干年前点头同意陪我走一辈子的老公,千万不能忽视,还有朋友,偶尔要联系,我的时间被切割成或长或短的片段,我只能改掉我浪费时间的坏习惯,把握当下,尝试把所有的计划安排进去,当然,写作难免被耽误,但,不能写作而脑袋还有运转机会的空档时,我会想想我那些烂尾楼,如何加钢筋填水泥,尽量救回来,变成可以看到句点的文章。
弘丹老师在接下来的课程里,说到一个很重要的点,不要害怕写作,让人知道你的内心。
因为工作关系,我早已惯用低调保守当作我的防弹背心,自己也认为,阅读与写作,是极其“个人”的事,无意让人窥探。简书的文章发表,就像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光年老师的点评课,更是却步。原因,说穿了,其实是脸皮薄,怕别人的指指点点,更害怕点击量少,打击自己有限的写作勇气。
原来,写作是个探索自己内心的过程。
经过一段时间,老师课程里陆续提示一些方法,我发现,有些人的文章,字数越写越多,特别是光年点评课那神奇的魔杖,经过点评的伙伴无不茅塞顿开,回馈老师更多更棒的文章。依稀记得,弘丹老师说,点评的文章,”不用“挑选自己写的最好的,那时,还有个伙伴为次”再次”确认一次呢!鼓起勇气,我找了一篇我织了又拆,拆了又织的文章,送给光年老师点评,有点出乎意料,老师很快回复。当初这篇文章,用心选择素材,但正式下海写作,还不满一个月,没有提纲挈领,更没能掌握节奏,光年老师犹如鹰眼般一眼看出我文章的问题,没有丝毫遗漏,我才想到“不用“挑最好文章送评的深意,老师的确良苦呀!
第三步,是最重要的,写作,写作,再写作。
老师告诉我们,要练就写作功夫,一定要写下去,哪怕只是记流水账,别在意点击阅读量,多少知名作家,刚开始也默默无闻,作品乏人问津。我们要耐住寂寞,继续加柴添火,等候把水烧开,可以泡出滋味隽永的茶水。这正是量变到质变的漫长过程,有点寂寞,就像老师说的,有进有出,运用各种技巧,继续写下去,终会行云流水,有人会看见你字字用心的文章,而且,有任何的可能。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的‘写作’故事,好像还没结束。这段旅程,似乎才刚开始, 21天的课程,就像登上一艘船,有人上船,自然有人下船,尽管不是少年”派“,做了决定,我将展开奇幻漂流,这趟旅程,没有预设定任何目的地,我只要继续坚持写作即可。
愿时光不老,我们在写作的路上,不再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