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是一个缺点很多的人。但我有个优点,是开始做事后,一旦进入状态,总会投入全部热情。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有时中午在餐厅吃饭的时候,我的脑子还一直为写文的事转个不停。接着就会导致不好的连锁反应,就是已经中午了,我已经开始犯困的情况下,还要求自己带着倦意去写。
其实这样,效率挺低,可是我就是舍不得去睡。再然后,整个下午,我都很疲倦。
在这种疲倦的状态下,脑子也不太灵光,煎熬度过一下午的工作时间。
这样的工作效率很低。我就如同老牛拉破车般拖着疲惫,混着时间等下班,这种感觉真心让人情绪低落。
好不容易坚持到下班后,可实在觉得太累了。为了彻底休息一下,总是不知不觉中一睡就是一两个小时,结果这一觉,睡得晚上十二点过,又睡不着了。
这就是我日常遇到的窘境,但我也一直尝试着寻找解决之道。
直到听万维纲老师在精英日课中介绍了丹尼尔.平克的《见机》,里面介绍了有关集中注意力做事,同时有效休息,给一个人带来改变的具体方法,对我很是触动。
我尝试着按着这个方法去做,真的有了脱胎换骨之感。经过实践再次感受到,跟着高手学习的价值感和必要性。
高手的确是与普通人不同,他们特别注重用科学研究把一件普通的事,进行精准的分析。
比如说,平克提出有效休息需要控制时长。真的并不是睡得越多越好,只要运用科学的睡眠方法,就能睡得好。
我倒是觉得,这样最大的价值,是能省出更多的时间,让你做自己喜欢的事儿。最重要的是,可以让你一下午都保持特别充沛的精力。
平克建议大家,在睡前先喝一杯含有200毫升咖啡因的咖啡,然后把手机设置25分钟定时,接着马上开启自己的睡眠模式,只要手机闹铃响的时候,马上起来。
我实践后真心感受到,这个看起来像打仗一样的睡觉方式,恰好是充分的利用咖啡因,还没有发挥提神醒脑作用时,就让自己先得到某种心理暗示:
“一小会后,我就会精神百倍,现在我需要好好休息一下,我也没睡睡多久,25分钟就够了。这个休息时间我’浪费’的起,休息不也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吗”。
有了这样积极的心理暗示,就能让自己得到彻底的放松和休息。
25分钟后,马上开启一项你喜欢的工作。嘿,还真别说,整个人下午都精神饱满。工作效率和灵感也是嗖嗖嗖地来。
因为我平时喜欢喝茶,所以在具体实践中,就把这个睡前喝咖啡的前提条件改成了绿茶。
我会在小睡前,先喝半杯新泡的浓度比较高的茶,睡醒后再喝半杯热茶,整个人神清气爽,一直到晚上临睡前,都能精神百倍。
就这样,我惊奇的体会到了有效休息的科学性和重要性。
02
这还让我想起了很早以前的一位同事。
他那时每天都会睡午觉,因为我常常中午要看书,隔着两张办公桌,都能听到他躺在沙发上,已经打着小呼噜的“深度睡眠”。
他是充分的利用了午餐时间,每天风驰电掣般吃完饭,就跑回办公室,立马躺在沙发上睡觉。
如果我们大部分人只有半个小时休息时间的话,感觉他至少有一个半小时的休息时间。
可是这样的午睡结果,又有什么好处呢?
我发现他时常从沙发上起来以后,还得在办公桌上再趴一会。怎么说也得再浪费十多二十分钟,才能逐渐清醒过来。
尽管这位同事是个工作很勤奋的人,但是你依然能感觉到他,反而有种越睡越累的状态。
这种现象,就被平克称为恰好是“进入了睡眠惯性状态”,就会越睡越累。
所以马上他面对工作时,这种睡眠惯性状态,就特别不容易快速切换到工作模式。
尽管人各有异,也许不太可能用统一的睡眠时间和方式要求每个人。
但根据平克书里相关理论,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尝试找到属于自己的有效睡眠时长,按照平克的建议去做,亲自来体会一下,科学睡眠法的神奇之处。
03
我根据科学睡眠法调整了自己的午间小憩后,感觉这十多天,自己的工作状态都还不错,做起事情来很投入,甚至经常忘记了时间。
比如说,上周有一天,大Boss召集我们开会。结果我在另一项工作中沉浸太久,忘记了开会这回事。
直到其他同事打电话来喊我,我才想起要开会的事,最后很尴尬走进会议室,只看见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射过来,那一瞬间真是脸红心跳。
这个事情发生之后,我突然想起了,之前学习过一个很有用的知识点,过去理解的还不深刻,遇到事情后才有体会,那就是有关时间颗粒度的问题。
当时这个知识点,是用来解释,商界大佬们,为什么时间都是以特别细碎的时间节点进行切割。比如比尔.盖茨,就是精准到五分钟为一个时间颗粒度。
也就是说,他们的时间颗粒度都特别紧凑,同样的时间段,自然就能比我们做出更多的事。而我之所以常常做一件事情忘了时间,说明我的时间颗粒度,还停留在半天或者一整天这种原始状态。
科学的睡眠,虽然给了我一下午足够的精力,但时间颗粒度我并没有提升,因此就容易忘记自己时间轴上还有一些等待去做的事。
所以说,仅仅学会科学休息,就算能省出不少时间。但如果不充分的加以管理和规划,一个人的职业能力提升就会特别有限。
而这一切,对于一个职业女性来说是多么重要。
大部分已婚已育的职业女性,如果不学会在工作时间,不能有效提升自己的时间颗粒度,就会把很多工作带到下班后。
可下班之后,又会花很多时间带孩子,这项育儿工作,是非常消耗精力和体力的。
我想起身边,还有些低龄宝宝的妈妈,晚上还要自己带孩子睡觉,夜里常常醒几次,睡眠质量越来越差。长此以往,整个人的状态就处在特别焦虑的状态。
最近,我还打算好好的提升一下自己的时间颗粒度,准备把手上的工作分解为几个部分,按照每半个小时为单位的时间颗粒度进行规划,再把自己的实践效果进行对照,特别是要把自己,花费的时间和进展情况记录一下。
这样的记录方式,应该就能很快就能分析出,自己在时间管理方面,哪些环节还可以有效提升。尤其是要提醒自己:“千万不要顾此失彼,把时间轴上重要的事情漏掉。”
最后再给各位宝妈透露一个秘密,这本书里说,英国人经过精准的计算:“每天下午2:55时会是一个人疲惫的警戒点,建议这个时间不要处理最重要的事情。”
还有一个建议也特别有趣,让孩子在重要的考试前,让孩子在户外玩20分钟,效果相当于比同龄人多学了三周的课程,至少能有效提高考试分数五分。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小考小玩、大考大玩”的实践版?但也许这恰好是科学休息和提高时间颗粒度最好的结合点。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尝试用更科学的方法,把自己的时间颗粒度全面提升,直到有一天自己的时间,亮如钻石。
@作者妮妮:
曾任记者多年,亲子教育与自我成长的终身学习者。
13岁帅哥的少女心辣妈,有深度的话痨达人,真诚幽默的非著名阅读推广人。
个人微信公众号:妮妮小屋(ninixw),欢迎与妮妮交流阅读与生活。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图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