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关于“慈母多败儿”这一说法,度娘作了详细解释:这句话出自《增广贤文》,其中“慈母”指的是那些对孩子过度宠爱、溺爱的母亲,而“败儿”则指的是这些被过度溺爱的孩子往往缺乏自律和责任感,容易养成不良习惯,最终可能导致不良行为或失败的人生。
这是一个很大的生命命题,想要验证它的合理性,需要很长的时间跨度,因为促成一个人的人格,有太多的因素,而人是会随着时间和处境不断变化的。而且是否合理,还要这个“人”能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感受。
远了不说,单从“慈母”这个词而言,已经众说纷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认可这个词的人大抵认为:养育孩子是需要耐心的,不疾不徐,用爱作为滋养孩子的土壤,父母还需要不断学习,努力创造适宜孩子成长的环境。
反对“慈母”这个词的人就比较直接了,他们甚至直接得出一个结论:溺爱孩子会害了孩子。以这类父母对“慈母”的憎恨程度而言,他们似乎还会加一句肯定句:没有之一。
不用说,我自然是【认可】的“那一派”。我认可的理由也很简单:一是从我自己的成长经历而言,“慈母”是最理想的原生家庭关系模式;二是当我作为妈妈以后,我自然而然地就追随这种模式,因为“母慈则子爱”是我一直追求的亲子关系,没有之一。
纵观育儿圈,憎恨“慈母”的人也能从他们的言行中判断一二。一是他们误解了这个词,二是他们可能不曾拥有过。
首先是误解,很多人认为慈母就是毫无底线的妈妈,纵容、溺爱孩子,无法无天,最后孩子也毫无底线,既不知道感恩,性格也扭曲了,到头来培养了一个失败的孩子。
从字面上看,“慈母”的“慈”,我实在联想不到它既然有这么不堪的画面,我想发明个新词叫“纵母”,就是放纵孩子,毫无底线,没有责任心,以重新还原“慈”在我心中的美好。
沿用“慈母多败儿”的规训,我们会发现很多漏洞,因为误解,人们认为慈母就是溺爱孩子,不加管教,如果不管,不打骂孩子,孩子就会上房揭瓦。因此已然不顾什么父母教育孩子的责任了,直接打骂孩子吧,最省事,也最有用。所以,很多父母并非不知道打骂不好,而是为了省事,懒得学习“耳濡目染,循循善诱”那一套。
遵循“慈母多败儿”的父母,可能还有一个比误解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的成长经历。假如没有经历过“慈母”的滋养,是无法理解它的美好的。一个粗暴的父母会言传身教地培养一个粗暴的孩子,这个孩子成为父母以后,会自动化地复制这种粗暴,仿佛与生俱来的。如果没有人转身,这种亲子模式会一代又一代地传递。
暂且不说“慈母”的利弊,因为“大众”似乎已经得出一个结论:慈母多败儿,那么“不慈”就能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吗?如果打骂孩子就能成才,那就最简单了,毕竟打骂孩子最解气又不用承担后果。可是若打骂有用 ,天下早就遍地英才了。
难道管教孩子就一定要打骂吗?能不能一边“慈母”一边管教,管教的原则是什么?不就是提醒危险和道德吗?打骂能改变的,和风细雨也能,只是方法不同。
前段时间,网上被一个“核弹科学家”的家庭关系视频刷屏。核弹科学家魏世杰,83岁的老人,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却要照顾智力低下的儿子,还有人格分裂的女儿,一代科学家的晚年生活不禁令人动容。
科学家的一生,最后却落到如此田地,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演 ,可是它却真实地发生了。老科学家的难能可贵之处,除了伟大的头衔,还有照顾子女的用心。他作为普通的父亲,也应了那句“可怜天下父母心”。
面对人格分裂的女儿,他被苛刻、挑剔、失去理智,情绪不稳定的女儿折磨。比如强迫症让女儿指使父亲听从指令,女儿吃个药要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每天重复那些让人崩溃的行为,可老父亲始终以慈爱的面目示之,没有过激的言行,处处都是对孩子的疼爱,和颜悦色,仿佛在照顾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俨然一个“慈父”。
当记者问老人:“您是怎么做到几十年如一日地耐心照顾孩子,毫无怨言的”?老人简短回答:因为他们是我的亲人。
短短一句话,道出了“家庭”对于每个人的份量,即使是残缺的,也好过没有“家”。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呢?
我们也许做不到科学家那样的胸襟,但是至少不要粗暴地对待自己的孩子。从心理层面而言,资深心理咨询师武志红曾说过:
“打孩子是不可取的。首先,无论出发点是什么,这都不能被称为"教育";其次,当父母对孩子行使身体暴力时,无疑是在对孩子说"我可以侵犯你的身体”。
“实际上,父母不仅不能对孩子使用暴力,还要向他传递一个信息——你的身体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父母不可以侵犯,别人更不可以。如果被侵犯,你可以使用各种方式保护自己,必要时甚至可以使用暴力。”
不管使用何种方式教育孩子,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暴力是最不可取的。我们不妨经常问问自己:自己每一次爆发的怒火,都是因为孩子吗?我和孩子的关系重要吗?这些问题问多了,改变就发生了。
任何关系都可以随时中断,唯独亲子关系不可以。即使亲子断绝来往,但是心理上的剧情还会一直播放,也许直到离开世界才会结束。
如果不懂得亲子关系对于“两个人”的重要性,不明白关系会伴随每个家庭的一生,也许“慈母多败儿”还会继续上演。即使每个人都做不到完美的“慈母”,但是真正去爱了,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的爱。以父母的爱为榜样,他们才懂得用爱来回馈父母。
在我的脑海里,一直有一个“慈”的画面,是外婆和奶奶的慈爱,是某个慈祥老人的温柔笑靥,或者是一个得道高僧点化劣徒时表现出来的内心强大的容器。我有意识无意识地想要靠近那种温柔,并认为那是人间最美好的感受。
记者最后问科学家的女儿:你觉得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女儿不假思索地回答:是一个好人。
记者再问:什么样的好人?
女儿不耐烦地回答:好人就好人呗,还什么样的好人。
镜头再次切换到父亲,他转过头去,不知道脸上是笑容还是泪水。但是孩子的真实感受已经说明一切,他已然用爱换来了他此刻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