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而不党,易而无私,决然无主,趣物而不两;不顾于虑,不谋于知,于物无择,与之俱往。
处事公平而无所偏袒,待人平等绝无私心,心中虚空不怀任何成见,看人待人不取双重标准;不用心计,不作谋划,对处境不做选择,一切任其自然。
这样的处世风格是属于道家。
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彭蒙、田骈、慎到闻其风而悦之。
这是古代道术的一种形式,彭蒙、田骈、慎到接受了古代道术这方面的内容,而且很喜欢。
开始讲解不同道术,也就是战国时期的各个思想家所崇尚的道。彭蒙、田骈是道家学派的人,慎到是道家法家混合。
《天下》这本书应该成书于战国后期,才能对百家齐放的各种思想进行总结,春秋战国四百多年,分裂不止,其实纵观历史真正大一统又比较繁盛的时期真不多,也就是我们这一生生活在一个总体和平的时代,又生在休养生息、蓄力的中国是非常非常幸运的一件事。
齐万物以为首,曰:“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
所以他们把“齐万物”当做他们学说的第一要义和待人接物的根本要求。他们说:“天能覆盖却不能承载万物,地能承载却不能覆盖万物,大道能包容却不能分辨万物。”
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
足见他们知道亦即并不否认,万物(呈现给人的样态)是有所可又有所不可的,(亦即是互有区别的),所以他们又说:“进行选择就一定不能周遍,施行教诲就一定不能全面,依道而行则既周遍又全面而无所遗漏。”
人其实一直是不断选择的,只要是选择了就有其对立面放弃。换句话说人生也是不断放弃的过程。
是故慎到弃知去己,而缘不得已,泠汰于物,以为道理。
因此,慎到就想抛弃智巧去除己见,而且他的愿望不止于此,他还想进到对人冷漠,以至于心中只有众人而无个人的境界,并把这作为立身行事的准则。
我觉得说的挺对啊,我理解的得道在外表现就是对人冷漠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吗,这不正是老子说的吗!不会对任何人有偏爱,不就是冷漠的一种吗。
曰:“知不知,将薄知而后邻伤之者也。”奚髁无任,而笑天下之尚贤也;纵脱无行,而非天下之大圣。
他说:“智不成其为智了,人就会鄙视使用智巧(的人),从而进到比反对自己的人更高的层次。”于是放荡不羁,讥笑天下的大贤;潇洒自如,非议天下的大圣。
我不觉得翻译的对,不太通畅。
椎拍輐断,与物宛转;舍是与非,苟可以免。不师知虑,不知前后,魏然而已矣。
(他倡导的生活是:)随物迁移宛转,顺应事态变化,抛舍是非观念,这就可以免于惩罚;不依赖智巧计谋,不顾及前因后果,只求巍然独立于世;
这听起来很像随波逐流的感觉。
推而后行,曳而后往,若飘风之还,若羽之旋,若磨石之隧。
总是被形势推着前进,被形势拉着后退,就像飘风那样往返,像羽毛那样回旋,像磨石那样转动。
这简直太没有风骨了,正如当下很多人理解中的老庄,消极避世,其实真正的庄子学说不是这样的,真正看懂庄子的人反而有一股谁也憾不动的力量,而表面看他嬉笑不在乎,但他做事情会非常游刃有余,尽在掌握的感觉。
全而无非,动静无过,未尝有罪,是何故?夫无知之物,无建己之患,无用知之累,动静不离于理,是以终身无誉。
如此生活却安全而不受伤害,无论是动还是静都没有过失,都不会被认为有罪而受到惩处,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无知的人就不会有成就不了声誉的担心,不会有运用智谋不当的忧虑,因此也就无论做什么都自然地合于自然之理,一生都不会受到他人的毁誉了。
这一派真的只是在找自己的底线,满足自己最低要求而已,这是自断经脉式的求取别人的放过。哪怕别人根本没有要怎么为难他,有被迫害妄想症的潜质。
故曰:“至于若无知之物而已,无用贤圣。夫块不失道。”
但既然如此,世人说的却是:“人活到这样子,那就像是'无知之物’罢了,不用说,这时他就会像圣贤一样地完全得道,因为你不好说土块会'失道’呀。”
是啊,原来这一派人的目标是活成一堆土、哈哈哈,早晚会是的,急什么,活在这世间几十年追求活成土,也是无语了。
豪桀相与笑之曰:“慎到之道,非生人之行而至死人之理,适得怪焉。”
豪杰们则一起嘲笑说:“慎到宣扬的道虽然不能教导活人如何行事,但却达到了死人一定信奉的道理,所以让人觉得怪异是不足为怪的。”
这也是我的感受,一句话总结这一派人:活成死人的榜样!
田骈亦然,学于彭蒙,得不教焉。彭蒙之师曰:“古之道人,至于莫之是莫之非而已矣,其风窢然,恶可而言。”
人们对田骈的评价,和对慎到的上述评价一样,因为他也是师从彭蒙,学到的同样是不言之教:彭蒙的老师就说过;“古来得道之人,达到了对事物既不作肯定表态也不作否定表态的修养罢了。因为他们的风教寂然无声,怎么会用言语来表达他们的观点呢?”
这应该是领悟到了庄子学说里的片面,庄子内篇里确实有不言之教的学说。
常反人,不见观,而不免于魭断。其所谓道非道,而所言之韪不免于非。
因此,从他那里学到的东西一定多有违反人之常情的地方,所以不被人待见,但内容也还是教人随物宛转。一个人所谓的道不是真正的道,他所说出来的自以为是的东西就难免实际上是错误的了。
不喜欢这样的学说。
彭蒙、田骈、慎到不知道。虽然,概乎皆尝有闻者也。
所以彭蒙、慎到、田骈是不会懂得真正的大道的。但尽管如此,大道的概要他们还是一定都听说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