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陕西米脂伤人案
《刺》这本书只能说看的很是时候,昨天书看了有一半的时候,突发一则恶性事件:陕西米脂县一中学的部分学生放学后途中遭一男子袭击,造成9人死亡,十几人受伤,死的都是些十几岁的小孩子,当听到这一消息时很震惊,可怜这群孩子,同时也特别气愤,想这会是一个怎样的人能做出来的事!事发后在嫌疑人还没抓到后,评论区中说只希望这个人不是精神病。不久凶手归案后,当地警方在通报中说起凶手作案的原因:
该人曾在陕西米脂县三中上过学,曾被同学欺负过,记恨学生,长期压抑,不能排解,最终持匕首杀人,把怨气撒在了母校无辜学生身上。
就通报来看,我在想这是不是又是一例因校园欺凌、校园暴力而引发的“以暴制暴”的恶性事件呢?当然,就此事来说,这些孩子是无辜的,那这可以说比“以暴制暴”更让人气愤,今有看到网友在评论中质问凶手说“那你该去报复曾伤害你的人啊”,虽这话有些偏激,但这些死去的无辜的孩子的确让人感到可惜而又可怜!现在事件尚在调查处理,伤者正在医治,不知后续如何,但此事或许又会掀起有关“校园欺凌,校园暴力”的讨论与反思,对于像凶手他这种从开始的受害者后又演变成为施暴者,他们这种角色的转换中间又是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这又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思考的问题!
且再说这本书,就在这样的一个现实背景下再读完这本书,可能会让人更能理解作者想借此书要传达或者想表达的一些想法吧。书中讲到的校园暴力、职场暴力、网络暴力,都是现在生活中常见的但又不是很受人关注的一些冷暴力,但相比遭受皮肉之苦的暴力而言,这种冷暴力可能对受害者的伤害更大,影响更严重!因为它给人带来的不仅是身体方面的伤害,心理方面的负面影响和留下的阴影可能会更多,同时这也使得治愈恢复起来更加困难。像文中的韩晓婷、刘涛、王橙宇他们都既是受害者也同样是施暴者,他们对于暴力事件都是同样的态度:用报复以暴制暴!报复伤害自己的人,报复嘲笑自己的人甚至某个群体,继而甚至发展到报复社会,这引发的一系列连锁报复行为想想都令人害怕!虽说这只是小说,但如果这样的事件不及时关注和重视,那也许不久的以后这种情景也不一定不会出现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文中并没有过多去讲遭受暴力后该如何去做,但也提到了运用法律和利用技术,法律是保护我们正义的强有力武器,现在也许正是因为有关校园欺凌,暴力等方面的法律不够完善,而使好多遭受暴力的人无法去借助这一正规的武器去捍卫自己保护自己,施暴者也受不到应有的惩罚,从而滋生出以暴制暴的报复手段,引发一系列不想看到的悲剧。同时,对于遭受欺凌的受害者来说,如何让他们正确看待遭受暴力伤害这件事,减少暴力的副作用,怎样引导他们走出受伤害的阴影,消除恐惧,解除疑虑,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辅导等都是我们大家一起必须要面对的事情。回到陕西米脂的伤人事件,新闻报道中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警方通报凶手是90年生人,现在已经28岁了,而他遭人欺负是在他上中学的时候,也就是十多年前,这样一看,欺凌暴力对他产生多大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我们要知道孩子的心理素质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对于一件恶性事件,他们极度的恐惧感会长时间停留,凶手十多年的时间都没有治愈或者缓解他心灵的创伤,而是积怨越来越深,无法排解,导致爆发,最终酿成悲剧,害了别人,更毁了自己!但试想如果这个杀人犯曾经没有遭受校园欺凌,或者遭受了校园欺凌,及时被心理医生开解,还会不会有今天惨案的发生?
反观自己,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一名即将走向讲台的人民教师,对于这样的事情,我能为此而做些什么?
是去当某些挑起网络江湖风雨,为网络暴力推波助澜的键盘侠,还是去做一名抚慰孩子受伤心灵,为校园暴力受害者减少伤害的守护者?
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作为一名即将走向教师岗位的小学老师,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受霸凌的孩子进行心理辅导是多么的有必要,教给学生如何去面对、防范此类事件的发生,家校双方如何协调合作担起保护他们的责任……这都是今后自己要思考要行动要提高的方面。
文中写有这样一句话:
仇恨只能滋生仇恨,只有爱,才能打破恶性循环
只希望大家重视起来,行动起来,一起携手用我们的爱在每个孩子心中种下一朵不带刺的蔷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