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王小波一书《沉默的大多数》第一次看他的书,一个纯粹的作家,不同于专家,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人们本该具有、却又因种种原因忘却了的本能,比如独立的思想、自由的意志,不仅唤醒了那个时代下许多沉默的知识分子,更使得许多普通人重新审视自己的位置。
拜读完王小波的大作,羞愧地低下了头,因为自己也是沉默中的大多数。
思绪飘到了那年的五一,和爸爸去一个广场玩,人山人海,突然看到有一个小偷拿出钳子准备对前面那个女士的包包下手,当时有几个人包括我和爸爸也看到这一幕了,但没有人作声,我想走向前告诉那个女士,可爸爸拉着我的衣襟示意我不要告诉那个女士,也不能出声,当作没看到。
“爸爸,那个阿姨的东西会被偷的,为什么不能告诉她有小偷拿着钳子伸进她的包包里面,小偷猖狂地偷东西,这坏人不是该捉吗?”
“别人看到了也不出声,你多管闲事干嘛呀?反正偷的又不是我们的东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免得你揭穿了小偷被他打,不要做惹火上身的事”。单纯的我眼里充满了对那个阿姨的同情,但因为有爸爸的教导“不能多管闲事”,不能违背爸爸的意愿,所以只能捂着肚子说假话“我什么也没看到”。
小偷就这样在大家眼皮底下明目张胆地把那个女士的钱包钳走。过了两秒钟,女士一看包包拉链拉开了,才知道钱包被偷走了,当她发疯地在呼喊“我的钱包,小偷呢”众人们围过来看热闹,但就是没有人告诉她的钱包何时被偷走,怎么被偷的,小偷拿着钱包往何处跑,个个都当看戏,选择当沉默者。
中国人的一种“通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因为是普通百姓,觉得没有能力去管闲事,也怕坏人,怕揭穿了遭到他们的报复,即使受到欺负也只能忍气吞声,何况是看见一个小偷偷东西,偷的又不是自己的,何必给惹麻烦呢?
扪心自问,倘若被偷东西的人是我,是否希望有人提醒我或者和我一起捉小偷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可你有权利选择沉默,别人也有权利沉默啊,你希望别人勇敢地说出来,可你这样做了吗?你希望别人怎么对你,你是不是首先得对别人怎么样呢?
2
前两个月有一个外地朋友远道而来,第一次来广州,人生地不熟,不料放身上的手机被偷了,他行走在街头祈求路人借个手机打个电话,问了第六个人才借到,前面五个甩头就走,落魄无助又无奈的他站在人来人往的街道心想到“这些人怎么这么冷漠,是因为广州是个高温城市,需要人的冰冷降温吗?”
他和我说了他的这个经历,问我是不是广州的人都这样酷酷无情,我笑笑说:“不是呀,你看我这不是很热情吗?难道我没有尽地主之谊?”我知道他说的“酷酷无情”指的是什么,可我没法回答他的问题,为什么人与人之间会变得越来越多的防备心,或许因为被骗多了。
此时又想起了妈妈的嘱咐“在路上不要把手机借给陌生人”,妈妈之所以会这么嘱咐是前两天她的一个同事家门口一路人说他手机没电了,借手机打个电话,之后那个人听着电话就走了,手机再也没有回来了,妈妈听到这样的例子,怕我会因为单纯善良被别人骗,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千叮万嘱“不能当好人,选择沉默,不要理陌生人”。
并非我冷漠无情,内心是想帮你的,可行动上没有勇气做那个好心人,最后就选择了随波逐流,做沉默的大多数。
3
王小波所说的:世上有三种人,1.喜欢设置别人的人;2.喜欢被别人设置的人;3.既不喜欢设置别人也不愿被别人设置的人。第三种人数量少而且活得艰难,会感受到另两方的压力。
这段话唤醒了沉睡的我,不要被别人设置,也不要设置别人,做自己!!做个正义的人!如果人人都冷漠无情,这个人间还有温暖吗?如果人人都看见小偷偷东西,不去揭露,那小偷不是愈来愈嚣张吗?如果人人都只说好话,捂着肚子说假话,这世上还有真诚吗?
王小波说“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一个沉默的大多数。既然精神原子弹在一颗又一颗地炸着,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但我辈现在开始说话,以前说过的一切和我们都无关系--总而言之,是个一刀两断的意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
美好的社会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让我们一起摒弃假丑恶,传扬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