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明朝崇祯年间,河南东部十年九灾,农民刚种完小麦,家里就断炊了,只好出外逃荒。这年冬天,袁应领着母亲和妹妹,一路跋涉来到王老人集,租房做个小生意:表表应挑货郎担,妹妹挎筐卖针线;白天溜乡串户,夜晚回集上熬顿热饭吃,一家三口人倒也相安无事。
一天,表应肩挑货郎担,手摇拨浪鼓在集上沿街叫卖。剛去到南街一家姓王的财主门前,一个丫环闻声出来,见挑子上货色齐全,自己却拿不主意,就叫袁应把货郎担挑进内宅,让小姐们亲自挑选。几个女子正忙着挑选时,王老财从外边回来了,见此情景,立即大声斥责:"哪来的汉子,竟敢私入内宅?"袁应忙指着那丫环陪笑说:"刚才这位小姐叫我进来,我才敢进来的。"王老财说:"丫环年幼无知,你也不懂规矩!擅入内宅,非奸即盗;什么做生意,分明是来探路踩点的。''袁应不服,与之争论。老财恼羞成怒,叫几个傢人把袁应吊到屋梁上轮番拷打;被打得昏死后,又让人把尸体送至荒郊外丢掉。也是袁应命不该绝,半夜以后竟又苏醒过来。
无端遭此毒打,让袁应实难咽下这口寃气,就找到-在河南某地当武官的表兄,借得了二百人马回王老人集出气。临行前,表兄交代:"把那老财打一顿出出气就行了,千万不要闹出人命来!"袁应回王老人集后,却把那老财家中大人小孩一百多口全部杀死(埋在集南陶庄坿近的王大坟里)。王老财的三个儿子,一个躲在祠堂神台后面,另外两个逃至母猪港北的亲戚家,一个改姓陸,一个改姓夏,才得幸免。自那以后,王老人集街上的王家就分成虎头王、陸夏王等多个宗支了。
袁应报仇之后,才感到人命关天、无法交代,就与妹妹及同来的士兵商量,干脆在王老人集扯旗造起反来。为应对官府的清剿,兄妹二人议定:袁应住王老人集,高筑寨墙,名为西城,妹住东城(即现在濉阜铁路上的东城车站),相互支援;还筑了烟火台,谁受到官府的攻击,就熏烟报警,另一个就前往解救。后来,官府前来清剿时,先控制了烟火台,后围东城;城破后,双方死伤无数,血流成河。(东城至今仍有''鬼市"之说。)妹妹死后,袁应深感势孤力单、独木难支,遂率兵投奔了东征凤阳的李自成部将李时中。
袁应造反虽相持不久,但西城的名字仍相沿至今。据说,王人集北头儲庄西面那片高地,就是袁应当年拥兵称王的旧址。
(杨凤江口述、王如璧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