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沐子恒
每当读《三国演义》后半部分的时候,都会替孔明大人心疼。尤其是第一百零三回,这时候的诸葛丞相,已经在五丈原和司马懿熬了很久了。他在西线的战事已经陷入僵局,满怀期待的希望东吴陆逊这边有所进展,却得来这样的战果:
魏帝曹叡引兵到合肥,派满宠、田豫、刘劭三路拒东吴。东吴陆逊粮草被满宠用计烧毁,士兵多病,陆逊用计前后夹攻,不料消息泄露,吴军只能无功而返。
孔明听了,也只能长叹一声,当场昏倒。后来吐血不止的诸葛亮想用七盏明灯祈禳,却被魏延冒失之下踏灭主灯。
丞相为了北伐大业,可真是耗尽了最后一点心力,可是东吴这边呢,好像基本没什么动静。曾在夷陵让蜀国损失惨重,却在北伐中屡屡无功而返。面对如此坑货队友,丞相也唯有长叹一声,毫无办法了。
其实,孙权这边为了配合蜀国北伐,做出的军事行动还真不少!别忘了,孙权可是拥有十万大军的男人!因此,得了一个“孙十万”的雅号。
由于孙权同志清醒的意识到东吴在陆战方面和大魏的差距,所以和蜀国方面基本一样,也是采取比较稳妥的进攻路线:出濡须口,攻合肥城!一生死磕合肥,大部分时间却只能在城外望望。为此孙权本人都差点牺牲,自此之后,孙权基本在和魏国陆战方面,没有追求了。
后来,孙权象征性的进攻,基本是搞点小小骚扰,让魏国边境的居民,人心不宁而已。一旦魏国发兵救援,吴军一定一溜烟就收拾细软跑路了。
根据记载,孙权“围”城有过那么三、四次,每次号称十万大军,前两次被张辽八百人打的跳桥遁走,在公元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孙权想,这我得意思意思,于是就派陆逊配合一下,结果把孔明坑的吐血。孙权去世后,吴国太傅诸葛恪总揽军政,再次攻打合肥新城,也没有啃下这块难啃的骨头。
其实,吴国这个盟友,虽然进攻差点意思,可是对外反击战基本全胜!他们也有他们自己国内的难处啊。这难处,主要有两点。
一是山越难平,屡屡反叛。山越是当时一个非常古老的部族,他们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也没有什么统一的指挥,明确的行动目标,但是民风非常彪悍,来时一阵风聚集到一起,去时也如鸟群般一哄而散。他们也没有固定的根据地,屡屡犯境作乱。
不过,这些草寇和魏国面对的乌桓、匈奴战斗力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每次打起来,还算得心应手,不会损失惨重,而且还有个好处——每次打完可以收获不少俘虏,从这些人里面抽选膂力过人,作战凶悍的人,组成自己的亲卫兵。
所以翻开吴国历史,就有一大批武将都是讨伐山越成名的,比如什么陆逊、全琮、贺齐,都是打山越一把好手。打完不仅增加功勋,还能扩充部队,没事就拿山越刷经验,不打白不打。
由此不难猜想,吴国打魏国不肯出力,还有一个难为情之处——心疼士兵啊。不光是山越兵,这种豢养亲兵的风气在当时非常盛行,而以吴国为最,有很多部队被授予“义士”“健儿”的称号,比如大将甘宁,史书就记载:“能厚养健儿,健儿亦乐为用命。”他们和主将之间都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所以凌统在保卫孙权时候,手下三百亲兵全部牺牲,他才会那么难过。
所以三国后期的战争就出现这样的状况,魏、蜀两国的士兵交战,作风彪悍,打仗不要命,将领也不是很管小兵死活,反正只要不出现重大失误,人员还可以由国家补充。虽然后期以屯田为主,但是养兵还不太用自己担心。而吴国呢?那弟兄们都跟着自己混,死一个多心疼啊!这样看,还是你们蜀国和魏国去拼命好了,我们去打山越扩充兵力了!这买卖稳赚不赔。
再到后来,孙权黑化变成“渣权”,害得一代名臣陆逊郁郁而终,吴国内部也经常有内乱,面对蜀国这个队友请求支援的殷殷期盼,也只好隔岸观火了。虽然东吴的策略在现在看时清醒稳妥,却最终为其覆亡掘好了坟墓。
无戒90天成长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