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写的第二次观影后感。
我是很爱看电影的人,之前的电影沙龙差不多逢会必到,但是有要求的,一般都是获奖或是提名的才看。
不记得谁说的了,阅读经典名著、看经典电影,实际上就是让自己在别人的生命里体验了一回人生。我觉得确实也是这样,特别是每次在自己觉得快撑不下去的时候,去看看别人的故事,再思考自己的人生。
相信很多的朋友都看过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12岁的男孩所经历的故事……
《何以为家》并不是一部消费苦难的片子,导演娜丁·拉巴基用了大量手持摄像机的拍摄方式,尽最大可能真实地呈现黎巴嫩孩子的童年。虽然这是一部虚构的剧情片,但影片所呈现的现实和社会都是源自真实的,甚至真实得让人不忍直视。
12岁的小男孩赞恩,把亲生父母告上法庭,他控诉父母给了他生命——他们无力抚养和教育孩子,但依然不停生育,一家人挤在漏水的房子里,食不果腹。赞恩是家中长子,聪明、早熟,看上去还非常瘦小的身体早早扛起了生活的重压。
片中有一幕是妹妹萨哈第一次来例假,她本人浑然不觉,反倒是赞恩主动把她拉到公共卫生间,让她清理干净,还用衣服制作了一个简易的姨妈巾教妹妹用。赞恩不断地叮嘱妹妹,千万不要被父母发现,他知道,一旦父母知道女儿在生理上已经成熟,妹妹唯一的命运就是被卖掉。然而,妹妹最后还是被强行卖给了商贩为妻,愤怒的赞恩因此离家出走。
赞恩在开往另一个城市的汽车上,偶遇了在游乐场扮演蟑螂侠的老人,他中断了原计划,来到游乐场希望能找一份工作。在这儿,赞恩认识了没有身份证明、在餐厅打黑工的拉希尔,他帮拉希尔照顾年幼的宝宝,没想到有一天,拉希尔还是暴露了身份被抓走了……
影片中绝大多数都是非职业演员,扮演赞恩的小男孩也叫赞恩,片中看不出任何表演的痕迹,因为他的童年生活,和片中呈现的并没有太大差别。导演说,她几乎是放任演员让他们自由发挥,也正因为这样,赞恩这个角色演得越好,就越让人心疼小演员的遭遇。多么希望,他没有体验过这样的生活,多么希望,这一切只是发生在电影里的故事……
看完电影心里真的好压抑,想哭却哭不出来,好在电影结束后有彩蛋,看到赞恩一家人已经移民到挪威去了,这部电影救了他。
看别人的故事,思考自己的人生。反观我自己,自己觉得很难的那些事,跟这个12岁男孩所经历的相比,真的实在是没有可比性。知足吧,看自己所拥有的,不看自己所没有的。珍惜当下,努力工作,努力生活,爱我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