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营走太快就像龙卷风……
(周杰伦《龙卷风》)
短短一周,分身术训练营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走向了尾声。还记得10月6号下午,刚刚离开威海的我,和管家一起来到烟台准备享受假期,突然想起下午四点就是训练营抢单的时候!于是哪儿都不去了,闷在酒店里研究攻略,做各种准备,4点准时填写表单,紧张提交!最后我很幸运报名成功,管家因为小队里一名队友拖后腿,没报上……那紧张忙碌的画面,犹在眼前。
之后就是每天密集地听课、做笔记、填表、写感受、投稿、分享,如此集中的训练营,一开始颇有措手不及的感觉,不过收获也非常大。在好几个点上,都对我原有的认知造成了冲击。
我的4次作业:
《分身术:有落地工具的元认知》http://www.jianshu.com/p/54b346b0dd36
《此心光明,周围便不至于完全黑暗》http://www.jianshu.com/p/8b2bc0b3ce14
《你选择喂养哪一匹小狼?》http://www.jianshu.com/p/da2fc0b4fcc7
《有信念,然后有情绪言行》http://www.jianshu.com/p/909c7ba65be9
我的自我觉察表截图:
新知1:科学的“副作用”
积极主动的反面,是消极被动。参加训练营的过程中,多次有中枪之感,多次意识到自己身上那些相悖的信念。有一些是形形色色的决定论,另一些则是机会主义,把一切归于随机。这两种思想看似截然相反,却都掩盖了“我能做什么?”这个最重要的命题,掩盖了在刺激和回应之间,有一段空隙——庖丁解牛的奥秘,就在于这段空隙。
那么这种决定论和随机论并存的悲观主义,到底是从何而来呢?我追本溯源,不得不尴尬地承认,可能正是来源于我笃信的科学,或者是我长期受训的学科——生态学和心理学。每一个不够成熟的科学,都会有自身的误导,也都等待着未来的发展,把自身的一部分推翻。环境重要,但不足以锁定我们的一生;父母和早年经历有影响,但我们的未来,终归还是由每一个当下的选择所塑造。科学是个动词而非名词,是永远持续的求真,是永恒的半成品。半成品用于启发思考就好,不要把半成品当神来膜拜,不要因此陷入不能动弹的境地。
新知2:我的“元理念”——从基本假设到行动纲领
前段时间,我恰巧也在思考,在面对学生的时候,面对浩如烟海的理论、方法和工具,我应该讲解哪些,不讲哪些?应该怎样取舍,才是最有效的呢?从效果考虑,也从我自身持续讲课的动力考虑,我选择只讲那些我深信不疑、由衷认同的东西。当时整合了五个大类,分别是:幸存主义、睡眠第一、内在动力、自我觉察和制造永恒。
在威海烧脑时,回来参加分身术训练营时,反复被俱乐部的六大元规范冲击,意识到其实我整合的几条,恰恰相当于我这里的“元规范”。“重要不如认同”,从自己坚信的念头出发,来构建自己的系统,恐怕才是最稳固的建筑,免得成为沙上城堡。于是回京之后,多次调整,目前我的“元理念”包括了基本假设4条,行动纲领9条,分享在下面。基本假设会做一下解释,行动纲领当中有很多其实是跟俱乐部六大元规范暗合的,尽量每条一句带过。以后如果有需要,还会展开来写。
基本假设:
1 幸存主义:
世界是偶然的,人类是偶然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成住坏空,诸行无常。向死而生,重在过程。
主要来源:进化科学和存在主义。如果懒得读教科书,可参考乔斯坦·贾德小说《永恒的灵性》,以及对海德格尔“向死而生”的介绍。
2 三重心智:
自主心智(本能和习惯)、算法心智(理性)、反省心智(自我觉察和调整)。
更多可参考斯坦诺维奇《机器人叛乱》。
3 康氏自律: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记得,“自律就是自由”的最早出处了。其实这是康德的思想。怎样正确理解这句话?每个人都去读德国古典哲学并不容易。我仅分享个人的粗略理解,不当之处请方家指正:
只有一种自律是可持续的,那就是自己为自己立法,遵循发自内心的信条而行,这种自律其实就是自主,就是自由。自由就是能够自己规划,把握方向,正是在这样的行为当中,个体避免了成为自身欲望和外界限制的绝对奴仆,而为自己争得了相对的自由。自律和自由,是“自主”这枚硬币的两个面。
更多可参考随便一本介绍德国古典哲学的书,或者西方哲学的教科书。
4 英雄之旅:
要从“日常生活”跃迁到“自由生活”,就要先离开日常世界,进入冒险世界,在冒险历程中打破旧的自我,塑造新的自我,然后带着收获返回日常世界。
更多可参考约瑟夫·坎贝尔的《千面英雄》。
行动纲领:
1 自我创作:把自己当作品。自我决定,自我建构,一个比较好的方式,是把自己的一生,都当成一部作品来规划,来设计,发挥聪明才智,活出自己满意的原创样子。
2 选择容器: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主动选择最有利于实现目标的环境、时间、方法、文化、群体等,节省意志力开支。
3 满血战斗:睡眠第一;做好精力管理;善用别人在场的力量,通过社会规范来给自己加上状态,类似于游戏里的“光环”。
4 高效觉察:借助于WOOP等方法,以及文字、表格等工具来觉察;折叠维度,直取本质。
5 低空掠过:相当于“抓手思维”。最重要的方面争取90分,非最重要但必要的,保证60分。低空掠过,贴地飞行。用于多项并举时分清主次,避免在错误的方面,受完美主义影响。
6 设计难度:相当于“刻意训练”,也跟我的“ABA'改变通式”有关,也跟心流条件之一“难度适中”有关。
7 制造永恒:使用沉浸工作法等方法,把一段段时间,从原材料制成永恒和不朽的东西。凡人的不朽,都在心流当中。
8 以文会友:用作品说话,相当于“作品声音”。来自曾子。以文会友,跟以酒肉会友,会有何区别?大家想想就知道。
9 以友辅仁:相当于“同侪动力(peer pressure)”。同样来自曾子。
新知3:重要不如认同
“重要不如认同”,这是这次训练营,以及烧脑期间特别大的启发。“我是谁”,比“什么重要”更能推动一个人的行动。因为“什么重要”是基于评估的,而评估结果往往摇摆不定。但“我是谁”则关乎身份,身份是相对稳定的。
那么,到底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身份呢?在我看来,不只是我们的社会关系,不只是我们的父母家人,或者工作职务在决定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还有一些东西同样强而有力,那就是我们的底层信念,我们长久坚信不疑的东西。
不是每个人都有系统化的信念,也就是信仰。在“上帝死了”的时代,维持一种从外界直接拿来的成品信仰,尤其困难。但每个人都可以回到原点,反思和列举那些自己坚信不疑的东西,一条又一条。如果没有这些东西提醒我们自己是谁,我们就很容易陷入一种摇摆:“我要这个……哦不,还是要那个吧,那个更重要……哦不,这个看起来也不错……”
为什么会摇摆呢?还是因为我们底层的模式,是“尽可能抓住对我有用的”这种结构。这种结构暗示的是什么?是一个悲惨的事实——一个东西只要足够重要,就足以影响我的行为,足以把我“收买”。所谓的“要事优先”,其背后不过是一种“价格者得”的思维。而这,都是因为没有重心,没有一组令自己坚信不疑的东西,就像城堡下面没有坚实的根基。
如果把人比做电脑,我们每个人都会碰到系统崩溃的时候。或迟或早,我们需要反思自己的操作系统是否稳定,我们的精神是否构建在了一个坚实的平台之上。唯有整合自身,才能把外界的律令转化成内在的动力,建构出满意的自我。活得纯粹一点,再纯粹一点,尽量只听从黄色和绿色区域的声音。这一点,其实恰恰是跟自我决定论一致的:
感谢
感谢队友大锤和小猴,感谢双剑合璧的小组队员闻舒、韶华和暄糊糊。感谢助教王木木。感谢永澄老师和训练营以及俱乐部所有的工作人员。感谢你们满满的正能量。特别是感谢经常率先交作业的闻舒。每次我觉得作业说明特别繁琐的时候,看一眼你的作业,就有可以参照的模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