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感来自主观臆造",这个观点来自一本有趣的书,整本书都是用辩论的方式呈现,一个青年和一个哲人,在互相的驳斥讨论中,来寻求人生问题的最终解药。
自卑感是书里面重要的讨论内容。青年问哲人,为何我是极其自卑的人?哲人说,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是我们的主观性解释。也就是说自卑感是一种感觉,而非事实。
这让我想起一位朋友,很有代表性,在别人眼中是属于生活幸福的一类人,从农村奋斗到城市,性格温和,工作优越,家庭和睦,孩子出色,可是她过得很不开心,觉得自己处处比不上别人,常陷入深深的自卑感中。身边的人就很着急,告诉她,你应该很快乐才对,你看看左右那么多人,哪是每个人都像你过着这么美满的生活?老公孩子都省心,自己事业在发展,有什么理由觉得自己不好呢?
这样的劝解很难在她心里引起波澜,因为那个不好,不如人,是真真切切存在的啊,而且经常干扰自己的生活。比如她生日下决心买了钻戒,是自己最喜欢的简约的款式,刚到办公室,发现对桌的钻戒比自己大了足足一倍,还是最新流行款,受伤的感觉立马袭来,自己手上的钻戒怎么看都是一种“劣等感”。比如,有人在工作中提出反对的意见,她立即感受到一个最不好的自己被呈现在大家眼前,甚至来不及考虑意见是否有道理,是否需要被采纳,那种被否定的感觉袭来,波澜不惊的外表下,情绪已越过了几多起伏,留下的只有熟悉的自卑感。
这个劣等感的位置,是她熟悉的,她会常常把自己放在那样一个位置上,感觉自己是最差的那一个,虽然在头脑里面,多少次她告诉自己:我还不错。两个部分都是她,这样内在斗争的人生,很辛苦,而又无法为外人道。
我们会看到,自卑感是一种主观的臆造,那么主观就有了个重要的优点——可以用自己的手去选择。就像阿德勒所说的:“人并非取决于环境,而是取决于对环境的诠释。”
那个熟悉的自卑的位置,还选择待在那里吗?之所以还没有走,可能是因为那里的感觉太熟悉,它被小时遭遇到的羞辱,不断被比较后难言的伤痛,被忽视冷落后体验到的弱小......把我们留在了过去的那个时刻,让我们的心还是个小孩子。现在,长大了,可以选择待在自卑感那里,也可以在别处。
或许那位朋友可以看到,那枚戒指,简单宁静,像极了她,淡淡的、不经意地在黑夜里闪着璀璨的光。
那么,为何要用通篇辩论的方式来写一本书?那很像我们的人生,我们最爱的,就是跟自己较劲,文中的两个对话也仿佛是来自内心深处的两种声音,这本书,也有个吸引人的名字《被讨厌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