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说】原创,转载请标出处
为什么孩子有时喜欢跟别的小朋友一样,有时却讨厌跟对方一样?背后到底有什么心理?懂得孩子这点小心思,教育孩子将不是难事。
故事1:
小雁在一次幼儿园郊游途中,哭闹着一定要换衣服。当时小雁穿着的是一套黄色的长颈鹿卫衣。妈妈觉得莫名其妙,因为早上起来的时候,小雁执意一定要穿这套,为什么突然就变得那么讨厌身上的衣服呢。妈妈耐心地问小雁,小雁哽咽着说:“因为嘟嘟今天也穿了,我讨厌嘟嘟,我也讨厌穿跟他一样的衣服,我不要跟他一样。”
妈妈定睛一看,果然嘟嘟也穿着一套一模一样的黄色的长颈鹿卫衣郊游。劝说无效后,妈妈只得提前把小雁带回家了。
故事2:
沫沫常常把使用了几次的东西忘记得一干二净。一天从外面玩耍回到家,他急匆匆地要找一个橡皮擦,他翻箱倒柜,急得快要哭了。当他最后从床底下找出一个蓝色的小兔子形状的橡皮擦后笑了,“我太喜欢这个橡皮擦了,我的好朋友然然也有一样的橡皮擦,我这个跟他的是一模一样的。”
妈妈纳闷了,前一天还说不喜欢动物形状的橡皮擦呢!
Hilmert的音乐实验
2006年社会学家Hilmert C. J.做过一项实验,他给一班大孩子听音乐,并让孩子们选出最喜欢的音乐。当播放A组音乐时,实验人员跟孩子们说,R先生(孩子们非常爱戴的一位老师)也非常喜欢这曲音乐;当播放B组音乐时,实验人员跟孩子们说,J先生(学校里一个臭名远扬的厨工)经常听这曲音乐。
实验结果显示,当音乐跟孩子们喜爱的老师有关联时,孩子们会对音乐有较高的评价,当音乐跟孩子们讨厌的人物有关联时,孩子们表示出较低的评价。经过多次的实验显示出同样的结果。
父母们可以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特征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培养孩子更多优良行为吗?
答案是肯定的。
人有与群体保持一致的倾向,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朋友们会给自己身边的人悄悄分类——我喜欢哪些人,讨厌哪些人,他们常常把自己跟喜欢的那些人归类,而与讨厌的人划清界限。当孩子听说自己喜欢的某种东西,也被类似的人喜欢时,他们会更喜欢这种东西;但是听说不同于己的人喜欢时,则会更讨厌这种东西,以表示自己不同流合污的心理需求。这是人性使然。
心理行为纠正法1:
小智是个爱吃糖的家伙,无论是睡前还是饭后,总爱一把糖往嘴里撒。爸妈想了很多办法,始终也改不了小智吃糖的坏习惯。后来,爸爸发现小智很喜欢超人,常常把自己想象成超人伸张正义打怪兽。爸爸跟小智说:“超人小时候很讨厌吃糖,超人从来不吃糖,因为吃糖就成不了超人了。”
“爸爸,那我也不吃糖了,我是超人,我也不爱吃糖。”
说来也怪,小智从此不吃糖了,虽然偶尔会再犯,但没多久,小智就真的改正了吃糖的坏习惯了。
心理行为纠正法2:
妮妮爱啃咬指甲,妈妈愁怀了。某天,妈妈听到妮妮说非常讨厌她们班的同学小小(小小爱打小报告,妮妮因为在班上玩贴纸曾被小小告发,从此妮妮讨厌上了小小),便附和妮妮说:“是啊,真是个讨厌鬼,小小也爱咬指甲……”
“什么?小小也爱咬指甲?”
“是的呢,小小的妈妈在参加班会的时候说的。”
“我讨厌小小,我不要咬指甲。”妮妮嘟着小嘴巴说。
每次妮妮忍不住咬指甲时,妈妈都要提醒“小小也咬指甲”,慢慢地,妈妈发现妮妮咬指甲的频率越来越少,直至再也没发现,因为妮妮要跟小小划清接线呢。
在这种爱屋及乌的同类喜爱效应面前,幼儿说提醒爸妈和其他大人首先要知道孩子有哪些喜欢的小伙伴或讨厌的小伙伴,抑或是孩子心中有哪些喜欢的或讨厌的动画片角色,然后将那些希望孩子纠正或增强的行为往这些角色上靠拢,从而达到纠正孩子不良行为、增强孩子优良行为的目的。相比起单纯的说教或命令,这些小技巧能让父母的教育省心不少。
当孩子喜欢的小伙伴有坏行为呢?
同样的道理,如果孩子面对的是他们喜欢的小伙伴,但他们带有不良的行为,同样会给孩子起到示范和同化的作用。
灵灵最近总爱眨眼睛,妈妈发现灵灵的小伙伴曲曲也爱眨眼睛,并且妈妈也发现灵灵笑起来时也有像曲曲那样“哈哈”的夸张的笑声,妈妈说那样太粗鲁了,还遭灵灵反抗:“我就要”。
所以父母平时在照顾孩子时需要留个心眼,关注跟孩子玩耍的小朋友是否有坏毛病和坏习惯,提醒孩子们不要沾染,如果对方的坏毛病比较严重,比如有偷窃、撒谎的行为,父母该动一点小心思,将坏毛病与孩子讨厌的某个角色挂钩,甚至让孩子远离不良伙伴。
所以,利用孩子爱屋及乌、憎乌及鹊的心理特性,熟练运用这样的小技巧,能帮父母们不少大忙呢!
本文关键字:行为纠正、群体一致性、幼儿心理、亲子育儿、家庭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