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闹市独取一隅,煮茶论道,啸聚同好,或孤身品茗,实为雅趣。
茶室,偶寄闲情之所,自盛唐被一群山林诗僧、遁世雅士发扬光大之后,一直游弋于中国文化的烟海。虽历经浮沉,但所幸的是,时至今日,茶室依然被无数人钟情着。
茶室对于多数城市人而言,或藏于深山遥不可及,或隐于寺院、庄重令人却步,又或是为销售而起的门帘,为社交而开的私人会所。
尽管形态、目的有异,但真正嗜茶之人,却总能觅得一方清室,快意其中。
经中语,叶落林,禅本无言茶入心。
北京大望路的碧水禅,一如往常的宁静。坐落于繁华的首都中心商务区,让这间茶室显得寂寥而矛盾。一如电影剧情的冲突手法,平添了几分戏剧性。
与周遭的高楼耸立相比,碧水禅仿徽派建筑的门面显得有些另类。说隐于市,似乎又有点言过其实。因为它并未完全出离城市的烟火气,极简的新中式风格,让它在清雅格调下,又陡增了一抹平实。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某个早秋的午后,阳光炽烈,我与友人来此暂歇,品茗畅聊间,结识了正在司茶的龚若蕾。她,便是碧水禅的主人,一位来自江西的90后女生。
后来,我便经常偷闲于此。一来二往,和她熟络了起来。龚若蕾也常常跟我讲起她的过往,得知她零五年选择进入茶艺专业学习,后来与经营茶品牌的爱人相遇。这段经历,让龚若蕾更加确信,自己这辈子跟茶是过不去了。
她喜欢茶,沉醉于茶文化的世界中,享受焚香煮茶间的宁静与风雅。品茶追求的是一份清新和隽永,它给人们一种回归本质之美,让人在杯盏的沉浮之中,获得疗愈心灵的体验。
至于为何青睐于经营茶室,龚若蕾说:“茶室是一处私享的精神家园,可品、可观、可静思、可凝神。左手执杯,右手托本,书海里徜徉,墨香中品饮。坐于茶席之上,便是一个最真实的自己。我希望保留这份美好,把它传递给更多人。”
在经营碧水禅之前,龚若蕾也曾尝试在家乡开过茶馆。虽然茶客不多,但她依然乐在其中。
繁华终归是过眼云烟,一杯茶最初再香,也会沏至无味。静静接受,默默相守,世间事总有变化。
而这变化,皆因碧水禅。
喧嚣的都市,酒似乎才是人们最好的慰藉。京城之大,往来宾客却鲜有人醉心茶之本真。这也让龚若蕾在频繁的社交中,显得格格不入。因为她的聊天话题,永远离不开茶。而其人亦如茶,温和平静,波澜不惊,常常被误解为“不近人情”。而这一切在朋友亲临她的茶室后,都会得到“平反”。
她评价自己性格叛逆,只是茶艺这份工作,必须让她呈现出与茶韵相应的沉稳。私底下的她,其实是个率性而不拘一格的女生。
这一点从碧水禅茶室的布置就能看出。中国传统茶室讲究形神兼备,从装潢到布景,无不透着厚重而古朴的中式美学和人文气息。相较之下,碧水禅就显得轻描淡写了许多,并不刻意追求古韵,在保留传统文化元素和饮茶氛围的前提下,还加入了很多现代装饰,而且整体色调较为明快,调配有致。
书籍是一间茶馆必不可少之物。很多茶馆会甄选一些线装书供客人翻阅,而内容大多为一些中国传统名著或古籍。去的茶馆多了,其实这些书大多类似。而碧水禅的书,不太一样。在这里,你可以见到一些不同视角的著作,甚至是一些国外译本。
她说,“古色古香的茶馆千篇一律,人们在喝茶的时候,其实更加注重空间环境带来的感官愉悦,我理想中的茶馆,应该是一处可以放任思绪和贴近现代生活方式的个性空间。”
龚若蕾一直有个关于茶的梦想。虽然离开了家乡,但这种渴求却始终有增无减。对于碧水禅,那是她心中的一方净土,更是值得一生托付的事业。
碧水禅的茶青均采摘于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马头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马头山是处武夷山中段,是江西省面积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木苍翠,怪石嶙峋。完整的自然森林生态,也为野茶的生长提供了天然条件。
马头山,一直以来被当做避暑胜地,古人认为“五岭皆炎热,唯独资溪宜”,称马头山为“小庐山”。马头山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森林覆盖率达 96.3% 以上,在这片原始森林之间,有众多国家级保护动植物,是全国罕见的动植物基因库。该保护区内有高负氧离子,高坡度,高海拔,温差大,湿度大,日照短, 绿树清潭,交相辉映, 造就了“碧水禅”野生茶天然野生、品佳质高和味醇香高等天然品质。
在古代茶叶历史记载中,青莊、红莊属于马头山产茶区的最佳茗种。碧水禅茶便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全然野生而不经驯化改良的野生茶,尽享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不受化肥、农药的干扰,以控制年产量来保持茶质量,同时也避免茶树的过度采摘而导致营养不良,保护野生茶树的自然生长。
对于制茶,龚若蕾也有自己的执念。
她始终坚信上等好茶除了茶叶先天的成长环境,更重要的是秉持一颗匠心,打磨制作工艺。
因此,他们请来“正山小种研究所首席制茶师”郑成根老先生,采用传统古法手工制作,从萎凋、揉捻到干燥成型,每一个环节都浸润着匠人手心的温度。
制作后的干茶,外形卷曲紧结(茶经叶卷为上,叶舒为次),色泽乌润,金毫附着,条索紧细,内质优异,具有高山野茶的独特风味。
喝茶,其实很多时候喝的并不是滋味,而是内心和人生的滋味。反之,对于制茶人而言,如何让人们喝出内心的滋味,也是一种修行。
以茶香来说,茶的香气除了产地外,绝大部分还是依赖于制茶师的手艺。“看天做茶,看茶做茶”的说法绝不是空穴来风,每一批鲜叶都有着自己的脾气,根据当天天气的不同,茶青的炒制时间、火候也会有轻微调整,甚至是当天的温度和湿度、以及鲜叶的状态,房间内开不开窗,根据风向开哪扇窗这些细节都需要注意。
而那些花香、果香、蜜香,大部分都是由制茶师的一双妙手通过工艺中的不断调整出来的,没有任何捷径,只能凭借嗅觉记忆和熟练度来完成。
茶,源于自然,汲日月精华,沐春秋洗礼,从而有了如此山魂水魄的灵性。
一味好茶的诞生,除了得自然恩宠外,更多需要的是匠心的守护。碧水禅在每处制茶细节中都极尽苛求。茶从口中入,道至心间生。
做茶如做人,一定要通透,才能装得下清风明月,安放得了岁月汹涌。
茶之外,龚若蕾平日里还特别喜欢花。每周都会花心思亲自将茶室装点一番,茶室的门口也是栽满了各种花花草草。
插花和茶艺,总是被人们相提并论,只因它们同样需要倾心而为。她说:“插花和茶艺都能让人平静,冲茶和摆弄花草的过程,其实也是我们祛浮华、存真善的过程。”
执一杯香茗,茶韵生香,融入灵性,一道茶烟,轻轻一嗅,便疏通了灵秀之身心,隐逸而恬淡,清宁而闲适。
此内容为一期一会生活美学原创,著作权归一期一会生活美学所有。
主笔/所谓牧之
编辑/ 南橘
图片/碧水禅&远山影像
策划/寶華堂主
出品/寶華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