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共情》是保罗·布鲁姆所写的专门讨论“共情无用”的一本书。说实话,这本书有点儿难读,里面写的内容对于普通读者来说相对有点晦涩,对于社科或者心理爱好者来说还是可以作为一本畅销书来读。
作者用一本书的篇幅来讲述对于某些靠感性支配的共情对于我们人类整体变得更好毫无帮助。这就好像有很多人认为狗狗喜欢被人拥抱,因为我们喜欢被人拥抱。但是狗类专家告诉我们,狗狗并不喜欢被人拥抱,只是默默忍受了这个过程。
我们人类终归是动物,有的时候的共情决策其实非常接近于动物脑做出的决策,就好像雌性动物天然就会捍卫自己的孩子。这件事是动物都知道的事情,我们人类也会有类似这种体验。我们认为这是共情,但是其实只是我们的本能反应。
作者在书中更多支持的是理性共情而非情绪共情。人有很多直觉和情绪反应,但是更拥有覆盖、改写这些反应的能力,我们可以认真通盘考虑所有问题继而得出跟之前完全不同的结论。很多人会觉得这样的做法不近人情,但是这才是人之所以为人产生的有效率的行动,才是人异于禽兽的根本特点。
这就是作者在整本书中探讨的主要观点。作者翻阅了大量论文和研究共情的实验数据。最后发现尽管人们都觉得共情是一件非常有用的事情,能够产生很积极的影响,但真正能够证明这样正向影响的证据却寥寥无几。现在关于共情的几百个是否对人类产生积极影响的研究得到的结论依旧是似是而非。
而且共情很多时候并不会把人印象公平公正的方向,而是会让人对共情对象给予特殊待遇,同时让其他人承担代价。所以我们究竟会为什么而产生情绪共情就尤为重要。
但是其实我们人能够产生情绪共情的原因很大概率是对方的经历我们也经历过或者对方的经历是我们所在意的,同时又因为这段经历让我们悲伤、痛苦、恐惧或者愤怒,因而我们对于在类似境地的人会产生强烈的共情。
这种共情其实并不能让我们很好的帮助对方变好,又或者说能够让我们用更理性客观的态度去看待这些事件。我们会因为被过度卷入的情绪对于共情对象产生“聚光灯效应”。聚光灯的视野很狭窄,只会照亮一点,而把其他事物都留在阴影之中。你能看到什么取决于你将灯光指向哪里,所以这种聚焦会受到偏见的强烈影响。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情绪共情是有失公道的。
同时,人的情绪共情还会有一个较大的弊病,那就是我们更容易对一件事、一个人这种充满具象感、故事感的事情共情,我们很难对数字共情。所以相较于在一个遥远的国家,有200多人在一次地震中相比,我们可能更容易共情卖火柴的小女孩。但是从理性来评判这件事的话,这种共情就完全不合理。
最后,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到了一种说法,教养中最难的就是节制自己的私欲。而过度共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没有节制私欲的一种表现。毕竟,我们自己身上已经有太多痛苦了,大自然似乎也觉得这足够了,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在为他人的痛苦分一杯羹。每个人的生活终究是属于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