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此剧,导演李安想要表达的思想应该是多方面的,但看完以后觉得最鲜明的主题应该是反战,而表达的手法、营造的氛围也是浓郁的撕裂感、分裂感。
1.英雄(或是“英雄”)自身的分裂。从入伍动机而言,主角比利为了替姐姐报仇惹祸后,为逃避责任入伍服役,不是为了民族大义、家国情怀,无所谓信仰和使命,所以起始对战争的意义和残酷,对英雄是没有具体概念的,这从他初上战场的迷茫感、慌张感能够表现出来。但当在战场上眼看着自己的战友命悬一线,出于个人感情和职业本能,不顾个人安危冲上去解救,上演了一场近身肉搏,应该说,这是真实的生活和生死的考验,也是真实的英雄。但是,当他们从战场撤回国内以后,出于政治的需要、某种阶层的需要、消费的需要,比利们被塑造或者说包装成“受勋的英雄”,分裂由此开始。所以,球赛中场在放烟火,比利们脑子里勾起的确实真实战场炮弹纷飞的记忆,广场大屏幕里显示的是接受膜拜的“受勋的英雄”,比利们却因回想起战场上蘑菇惨死的场景而泪流满面。所以,正如比利所言,人们所赞扬的却是自己一生中最惨痛的经历!所以,比利明明不想重回战场却又不得不重回战场,他说这或许是命中注定吧,何等无奈!
2.社会的分裂。 与我国社会英雄受到各阶层人士(个别喷子除外)普遍尊崇关爱不同,片中比利们的遭遇则是冰火多重天。既有家里母亲和姐姐态度的截然相反,也有球队老板态度的外热内冷、实则利用,而石油大亨的态度更直白“我们从页岩层多采掘一些油气,你们就不用再被派往战场了”;既有菲珊等民众对“受勋的英雄”的顶礼膜拜,也有部分球场观众、安保人员对大兵们的与己无关、不屑一顾甚至是拳脚相向。充分反映出美国社会对伊拉克战争包括其它战争认识和态度的分裂,实质上更多的是厌战反战!
3.所谓的“拯救者”与“被拯救者”的分裂。球队老板口口声声宣称B班是德州、是美国的骄傲,代表着美国“正义力量”最终战胜了“恐怖势力”,称作为美国人他从未如此骄傲!菲珊、比利母亲等盲众坚信自己的男友、儿子在为国家尽忠、为正义而战,然而凯特在饭桌上的接连反问“伊拉克那边情况因为你们而改善了吗”“那边的民主有改进了吗”“你们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了吗”却令她母亲拍桌怒喝,特别是伊拉克“陆军上校”被美军逮捕时,其儿子那双清澈而又充满仇恨的眼神更是令人难以忘怀。这就是美国所谓的“正义战争”!
作为反战题材,能让观众从头到尾感受到强烈的撕裂、分裂,我觉得突出了“反”字,达到了效果,是部好电影!
联想到美国近期大选暴露出的各种高层政治丑闻和社会分裂倾向,不由想说,国家虽大,好战必亡!想我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靠的正是胸怀天下与人为善与人为伴,靠的正是和平之师文明之师威武之师!这就是我们的文化自信!
一个国家如此,每个人都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