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学期的第一个语文版块,全班孩子第一次正儿八百地大声读书,第一次通过创编诗歌的方式进行文本解读,第一次拆解汉字书写的一笔一划……从诵到读,从最初的画字到关注构字法、结构和笔画,孩子们经由丰富的对话,打开经验世界,发展语言逻辑和符号化的抽象能力。老话说:“不怕慢、就怕站”,希望孩子们能够基于自己的体验,踏踏实实地迈出每一步,学会学习的同时,与世界和自我,发生真实的对话。
童谣诗歌:诵读与理解
童谣诗歌是低年级亲近母语、体验语言的画面感、韵律与节奏的重要文本材料。“童谣诗歌诵读”不光是在语文板块涉及,而是不间断的日课内容。
一年级的童谣诗歌教学不是一开始就拿文本来读,而是先诵后读,通过晨圈中的诵读活动,孩子们先整体理解了诗歌,品味其中的韵律和语言,在重复中记诵下来。之后我会把整首诗歌写在黑板上,或是作为《诗画本》的材料发给孩子们,这时候每个孩子都可以大声朗读出来,再进入到随文识字和字词的辨析。“先诵后读”的学习方式,符合“由感受入手、从整体到局部”的教学方法,同时也能够在一开始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
文字是生活经验和感受的一种凝练和概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一头是生活经验和感受,另一头是抽象凝练的文字符号。小孩子还在不断拓宽有限的生活经验,选择诵读文本不能太陌生化的,比如抗战爱国之类的,容易陷入“假大空”的“人云亦云”,不利于培养独立自主、开放多元的思维习惯。家长们平日里和孩子聊天讨论的话题,也要注意不灌输概念,尊重孩子的经验和感受啊!
同样的,“文本解读”也要从经验和感受入手,而不是直接把抽象的文字符号丢给孩子。在童谣诗歌教学中,我尝试将文字结合声音、画面、动作的多种体验方式,让孩子们在诵读的过程中,能够更贴切地感受到特定文本的价值。
比如说,《有位爷爷他姓顾》节奏感很强,内容风趣幽默,朗朗上口,我们就用身体打拍子的方式,简单的律动,把整首童谣越来越快地念下来(有点像顺口溜)。孩子们念得顺溜了,就开始课下自己拓展改编,几个孩子你一言我一语,玩起语言游戏:“有位爷爷他姓尤,出门加油又开车……”我们试着一起跟着读了一遍,马上就有孩子说:“不顺口。”嗯,如果是“出门开车又加油”,是不是要顺口一些?通过不断的重复和变化,孩子们在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同时也在品味语言呢!
相比之下,金子美玲的童诗《小鸟、铃铛和我》,胜在画面感和意象美上。每一句不是固定的字数,就不适合用拍手律动的方式来念。我编了一个简单的呼吸圈,用不同的身体姿态去呈现“小鸟”、“铃铛”还有“我”,其中有动有静,有大的奔跑动作,也有很细微的手指动作。通过角色扮演,孩子们进入到诗歌的意境中,感受不同的角色,也就自然体会了作者想要传达的意思。
而《噼嗒啪嗒,迎春花开》则是一个完全动起来的游戏圈。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孩子们也在花丛中钻进钻出,找伙伴一起玩……在简单重复的歌谣中,孩子们每次找到一个新的伙伴,最后又回到一个大圈里。
如果说诗歌是生活中情感体验的升华,那么,孩子们通过自身的活动,又把这些凝固在诗歌中的经验活化了。
阅读:在故事中体验人生
孩子们太喜欢听故事了!即便是那些耳熟能详的童话,比如《小红帽》、《灰姑娘》、《白雪公主》、《睡美人》……我也一样认认真真地讲给他们听。熟悉的情节并没有让他们感觉无聊或是“出戏”。碰到听过的故事,孩子们会冲我眨眨眼(我们事先约定的暗号),然后一样听得津津有味、对高潮和结局充满期待。
面对如此开放和有吸收力的心灵,我们要选择什么样的故事来讲?首先是那些经典童话,里面的人物形象和典型情节,已经构成了文化符码或意象;其次是和孩子们现阶段的心理发展相呼应的故事,能够通过图景和想象(而非概念和解释),来回应孩子内心关于世界、关于生命的追问;再就是自己有感受、也能够找到恰当的方式去传达这些感受的。(所谓备课要“备课程、备孩子、备自己”。)
除开主课讲的故事,孩子们特别喜欢听我读书。一连好几天,彬彬都第一个利索地完成主课本并且收拾好桌面,快速跑到书架那里找一本书来请我读。这个月我们读了《小象巴巴》、《捣乱猫菲菲和派老头的故事》、《跟甘伯伯去兜风》、卡梅拉等一系列的童书绘本。
实话说,我一开始并没觉得《小象巴巴》这本书有多好。读过那么多立意深远、情感真挚、画面唯美的绘本,《小象巴巴》可以说是十分平实,没有什么曲折的情节、夸张的描述,既不炫人耳目,也不扣人心弦。简单说,这本书在“文学性”和“思想性”上都不打动我。
然而,这个月初有两天中午,果果、睿睿、腾腾、上上等好几个男孩子趴在地毯上,一起读《小象巴巴》,读了好长时间。我好奇地凑过去看,孩子们说,睿睿在讲故事。他也不看字,就是看着图给讲,讲得津津有味。孩子们的兴趣都被调动起来了。
后来一下课,孩子们就抱着这本厚厚的《小象巴巴》过来让我读,我陆陆续续读下来,其实这本书是借着小象巴巴的故事讲人的一生,从出生、长大、遇到朋友、经历战争、疾病、成为国王、修建城市、结婚生子等等……平淡之中,又有几分温馨和隽永。
比如其中有一页提到各种各样的职业,孩子们一边听我读,一边饶有兴趣地指指点点。我就问孩子们,你们想做哪一种职业?有的说想当国王的小丑,有的说想当雕塑师和画家,有的说想当将军,有的说想当机械工程师……每个孩子的眼睛里都亮晶晶地闪着光芒。
当我看到孩子们经由这本书而产生的情感联结和对话时,我开始反思自己之前选书的标准是不是有点追求出类拔萃和立意精巧,其实一些看起来平淡简单、带着“原型特征”的故事,反而是生命最原初的姿态,也更适合帮助小孩子去建立人与世界的最本真的关系。
自我表达:儿童的一百种语言
给小孩子讲故事,要尽量避免将文本“工具化”或是“道德化”,这样才能给心灵的开放和对话打开一个真实自由的空间。更进一步,如何让这样的对话深入下去?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设计,让孩子们能够把故事或文本内化于心,转化为具体可感、并能够表达出来的经验?
在语文板块三天节奏的课程设计中,通常第一天讲故事,第二天复述故事并做一些艺术活动去感受故事,第三天进入思考、总结和书写的部分。
这个板块我在“复述故事及艺术活动”环节做了更多样化的尝试。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画故事”是惯常的做法,但老师要不要示范?引导到什么程度?如何鼓励孩子创造自己的画面、从而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当我发现一些孩子对自己的绘画表达水平有更高的要求(不像涂鸦期的小孩子那样自由),老师黑板画的示范也会成为一种束缚(觉得自己画不到像老师那么好,而不敢画)时,我一方面理解上小学的孩子在通过“模仿”学习,漫无边际的自由不是这个发展阶段需要的,我们需要给他一个恰当的引导作为开始。另一方面,我也试图变换活动的形式,让孩子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和表达的过程中。
比如泥塑和戏剧就是更侧重于过程,而不像画画那样,容易关注在画面的完美呈现上。我们用小泥块来铺砌画面,在整个画面生长和变化的过程中,孩子们打开丰富的可能,相互之间也有对话和学习。
小孩子能够十分自然地运用身体姿态和动作表达世间的万物:一棵随风摇摆的大树,一条拱来拱去的毛毛虫,一个生气得跳脚的厨师……通过戏剧游戏,孩子们能够深入到故事和角色的体验中。戏剧中的言说,却不是那么容易,需要有台词的示范、语气和声调的揣摩,同时也是孩子品味语言的很好的方式。
于是,我们在共读《青蛙和蟾蜍》的过程中,尝试了“表演”和“配音”相结合的讲故事方式,分组分角色朗读,每次有一部分孩子来演,一部分孩子在协助配音,既是合作学习,共同体察故事里的生命经验,又锻炼了朗读能力,细细品味文本的魅力。通过合作讲故事的方式,孩子们更主动地投入朗读故事,有意识地去关注文本。但相比“随文识字”,更重要的是整体的感受,以及基于故事文本发生的对话。
所以亲爱的家长们,请不要去考察孩子认多少字、能不能自主阅读了。试试看,能不能做回小孩子,充分享受这个“似懂非懂”的阶段,一切都是新奇的发现。让我们先全然地投入,酣畅淋漓地大声读书吧。
汉字的笔画姿态
一年级的汉字学习,从具象到抽象,符号化的过程。汉字中传达出来的图景,包括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我们自己和世界的关系。汉字里,有人的姿态、有天地万物的姿态在里边。我们希望孩子感受到的是意象,而不仅仅是要完成多少识字量。比如说,从一个“人”字出发,孩子们会发现,两个人背靠背是“北”,同一方向跟着则是“从”,等等。
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有一个创造文字的规律。我们在教字的过程中,也会有意识地贯穿六书中的“象形”、“指事”和“会意”,以及二年级字族字学习时会作为重点介绍的“形声”构字法。一旦认识到每一个汉字都有独特的字形和意义,孩子们就能够更加走心地学习汉字,不会随意地增加或减少笔画。
我不太纠结于体系化识字,有一些体系梳理可以当参考书,但我不会拿来当教材。汉字的主题是结合季节和生活,自然生成的。比如这个语文板块正值春天,在户外晨圈的时候,有鸟儿叼着树枝飞过头顶,我们一起唱“春天来了,鸟儿忙筑巢”。我们还玩了许多和鸟儿有关的游戏,讲大雁姑娘的故事……“鸟”字是上学期就教了,于是我们又学习了“隹”,“雁”,集市的“集”,“羽”,“飞”等等。
“隹”不是常用字,但从书写的角度来说,这个字难度适中,结构清晰,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有点有竖有横。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我意识到要教孩子学会看字形,从构字理解字,也要看基本笔画和间架结构。等孩子对笔画和结构有感受、有意识,就不是依葫芦画瓢地“画”字,而是自己心里有汉字的原型图景,能够从整体上认读和写字。
那么作为汉字的基本笔画,我们可不可以带给孩子一些原型的图景,让孩子书写时更有意识呢?我借用了卫夫人《笔阵图》中的几句:“横如千里阵云,竖如万岁枯藤,点如高空坠石,撇如陆断犀象,捺如崩浪雷奔”,通过毛笔形线画来练习汉字的基本笔画,发现并重组基本笔画构成的汉字,包括猜字谜、在各自的名字中找相应的笔画等等。
举例来说,我们用毛笔练习了横和竖之后,我给孩子们出了个谜语:“两横一竖,打一字”,孩子们纷纷来猜,有说“土”的,有说“士”的,有说“上”的,有说“干”的,我说猜的都对,但还不是我想的,我想的那个字,每周都会有两次写在黑板上。这时妞妞很快联想到,说是“手工”的“工”字!我们把孩子们想到的这几个字,大大地、工整地排列到主课本上。在这个猜字的过程中,孩子们会感受到相同的笔画,长短不同、出不出头,都可能会构成不同的字,以后写字的时候就会更加留意去观察字形的差异。
总结下来,这个语文板块教的生字并没有超越“每日一字”的节奏,也不着急让孩子们进入到大量抄写的工作,但能够跟一些熟悉的汉字展开一轮新的对话,在汉字符号化学习的过程中,也算是从画字到精确识字,更往前推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