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月份研究生即将毕业,2019年在职考研,当年的未知与挣扎,现在都有了答案。翻出当年写的文字,再读一读,算是与当年的自己联结。
考研。考还是不考?
不用他人提醒,这些话反反复复在脑子里不知过了多少遍。“你知道,考研并不容易,若不辞职,学习的时间只有下班后和工作的空隙;若辞职,万一最后没有考上,岂不白白丢了工作,同事和领导会怎么看?即便考上了,等你毕业就是三十岁了,到时候还要重新找工作,作为女性,成家、生子也是要赶时间的......”
我知道我知道,我当然全部都知道!
我虽不着急嫁做人妇,但是,年龄在那里。等我毕业的时候,同龄人早已在自己的岗位拼出一片天地,家庭事业皆有所成,人生不慌不忙地迈向下一个阶段。而我,又要重新开始。想想,也不得不让我恐慌了。
又但是,不考研,我根本就无法进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不考研,三年后,我同样是三十岁。而且工作的这几年,我也总觉得自己是学生身份,不考研便感觉人生不完整。
不知从哪里知道了林特特,不知从哪里看到了她的文字。只知道她的文字,或者只是她的经历,给了我莫大的鼓励。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可复制,前人走过的路,并且走通了,却可以给人几分生的希望。她普通学校毕业——跟我一样。对工作不满意在职考研——跟我一样。不喜欢一眼就能望到头生活——跟我一样。她成功了,完成了生命中华丽的转身。
我一遍一遍读她的文字,有些篇章有些段落更是翻来覆去地读,从字里行间寻找自己也能成功的可能性——我跟她如此相像,那么我也会成功的。但是知道她读完研究生才不过27岁,又有几分泄气。我与她不同,我今年26岁,27岁才能开始读研究生(能考上的话),毕业时,就到了而立的年纪。而立?届时,我能而立吗?
犹豫再犹豫,徘徊又徘徊。到底还是决定拼一拼。
单位五楼还有一间更宽敞的办公室,之前是同事休息的地方,我霸占了来,做自己的自习室。除了工作,基本都待在这里。领导终于发现了我的消失,同事帮我打圆场——她的电脑没法用了(开会提过电脑故障),用楼上的呢。
在这里,我看书,看不进去就读出声来,一小时10页的速度让我印象最深又不会走神;做笔记,做思维导图,一章章、一节节,枝枝丫丫;随处可见的便签“记住”了我对自己的督促和鞭策,“整理第五章笔记”“一切皆有可能”“认真再认真”。按捺不住焦虑,便在屋子里踱步,来来回回;背书,坐着背,站着背,坐在桌子上背。思维导图存到手机里,等车的时候看,出去采访的时候看,这一章是在单位的车上背的,那一章是去局里采访时站在窗边背的。早晨上班,公交车有空位才上,一个小时的车程,用铅笔划着,英语单词的小册子能翻10页,并在右上角写下日期。
考归考,年龄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时不时冒出来对我进行灵魂拷问。翻来覆去,辗转反侧。从来看不起年纪这回事儿,鄙视社会上关于“大龄”的一切叫嚣。但是现在,需要我慎重做一个决定的现在,比同龄人长一岁便是长一岁。那非全日制呢?非全日制倒也未尝不可。读“非全”不会断了收入,从经济上来讲,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虽然从去年起,非全日制与全日制统一考试统一划分数线,但毕竟还算新生事物,社会认可度无论怎样都不如全日制。我付出同样多甚至更多的努力去读一个“非全”,究竟划不划算?最重要的是,“非全”并没有我想读的纪录片方向。
唉。
经过多方打听,甚至去目标院校听了非全日制的课,总算把自己劝了下来——我读“非全”吧。
以为把自己说服了,但其实并没有。某天早晨去上班,坐在双层巴士的上层,看窗外绿绿葱葱的树枝划过玻璃,发出哗啦啦的响声,忽然听到一个声音,那声音如此微弱,好像从很深的山谷传来,却分明是从我的心底——“这是我此生唯一的机会了”。声音弱小,以至于我差点捕捉不到。此生唯一的机会?心里不禁震颤。
不错。这次我若不搏一把,此生不可能再考研。整个儿上午,我躲在无人的办公室里,看不进去一个字,也说不出一句话。
大脑做不出决定的时候,就遵从自己的内心。好,就考全日制。
年底单位忙得人打转,我顾得了其一顾不上其二,而考研我是必须赢的,好,那就考虑辞职。话虽如此,又迟迟狠不下心来。怎么,辞职也要等一个黄道吉日吗?
好日子来了。教师节的时候,一位位给恩师发祝福短信。其中一位老师问起了我在北京的情况,听到我对工作有点不满意,便说“实在不行试试考研”。天啊!你怎么知道?!我心里大惊。我没有告诉老师,只郑重其事地说“明年我回去看你”。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考上研究生,回母校看老师。
再也坐不住了,当即写了辞职报告,只等交给领导。
没几天,招商简章出来了——专业二全变!
我必须辞职!
辞职报告递到领导办公桌上,第二天被约“谈话”。领导眉目慈祥,来自浙江,一副江南才子的模样。当年面试,一屋子的人,只有他对我笑,也是他,问了那个让我泪湿眼眶的问题——你为做新闻做过哪些努力?见到他,就是满腔热血的新闻学子见到了业界前辈。因他,我感觉找到了组织,心里热切盼望能来此工作。
你要走我觉得可惜,挽留你,但也尊重你的意见。不妨再考虑一下。
我早已打好了主意,心念坚定如通知书已经握在手中一般。不好驳了领导的好意,便答应再考虑一下。
一只拉杆箱装满,就是我的全部家当,将单位电脑上下载的复习资料、学习软件、贴在桌子上鼓励自己的字条,通通清理,不留痕迹,像从来没有这段经历一般。
考研的难处我不是不知,但我当时没有想到,却在日后的复习过程中多次感叹的一句话是——没想到这条路竟这样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