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嚼过的饭菜吐出来,你还会吃吗?你可能会说“你这人怎么这么恶心?”
可是同样是吃的,对于书籍这种大脑的食粮,很多人就愿意吃别人嚼过又吐出来的东西。为什么这个时候不觉得恶心呢?
因为人们把这个“嚼完又吐出来”的过程换成了好听的名字,比如“掰开了揉碎了讲给你听”,“浓缩精华”,“提取干货”。
因为它满足了很多人想要走捷径的心理需求,比如“xx速读”,“xx解读帮你节省x小时”,“三分钟听完一本书”。这样子似乎充分利用了碎片时间,有一种收获知识的错觉。
饭得自己吃
书得自己读,别人帮不上忙。
我也曾经兴致勃勃地读过不少“浓缩书”,可是读完之后,在脑子里几乎不留痕迹,还不如刚听的一个笑话印象深刻。一个偶然的机遇,我也曾很正式地浓缩了一本书,发表在公众号里,叫“十分钟读完《错不在我》”,20万字被我浓缩成了4千字。
这篇10分钟就能读完的文章花费了我至少10个小时,但是这10个小时让我受益匪浅。我不得不从作者的角度去反复阅读这本书,思考作者的逻辑,找到隐藏在血肉之下的骨架。这对我是一次困难的挑战,但是当我真正完成以后,我开始意识到,对于浓缩书这种东西,能真正获益的是写浓缩书的人,而并非读浓缩书的人。读别人浓缩的,不如自己去浓缩。
道理很简单,因为教是最好的学。不管是自己浓缩一本书,还是给另外一个人讲解一本书,都是更加主动的阅读,都包含了教的元素。在这个过程中,教的人印象更深刻,理解更深入,至于听的人嘛,可能很快就忘了。
“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就是说的人记得牢,听的人记不住的典型例子。
所以教别人读书的人,会越读越好。而跟着拾人牙慧的人,很可能一直拾人牙慧,直到自己主动阅读的那一天。至于浓缩书之类的资料,顶多只能让它作为一个参考,如果有兴趣,还是要自己亲自来阅读,只凭着内心的力量,玩味着眼前的字句,慢慢地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清楚地理解为止。
饭得一口一口地吃
书要一字一字地读。拿起一本好书,尤其要锻炼只字不差地阅读的能力。
至于为什么,还要从别处说起来。
买了一本书,这本书只是在财产所有权上属于你,甚至读完了一本书,这本书也不见得真正属于你。除了消遣类的阅读,其他大部分阅读是为了获取知识,对于知识的获取,重要的不在于你学了多少,而在于需要的时候你通过有意识的搜索能回忆起来多少。
要想牢牢记住,并且在需要的时候能想起来,就要在脑海中对于知识建立足够多的线索和联系。
课堂里背诵课文时,在最初的死记硬背阶段,我就常常用文字在书页上印刷的位置作为线索,比如某个词是在行尾,而另一个词是在行首。有了这些线索,虽然磕磕绊绊,但是最终还是能背诵下来。
当知识在脑海中不再是孤立的点,而是结成一张网时,通过任何一个线索都能顺藤摸瓜,牵出整个记忆网。
通过只字不差地阅读,能够在脑海中建立记忆网。因为对于一个知识点,作者会解释是什么,不是什么,为什么,和别的知识点的区别和联系,该如何应用,作者会举例说明,类比说明,对比说明。以上所有这些,都是记忆的线索。
而只字不差地阅读,需要的只是耐心。
如果我帮你解读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浓缩之后只有10个字“读书,不能着急,要自己读”。但是只有这样的一句话,能说服你吗?听完你有感触吗?你能有所行动吗?显然很难。因为这样的表达虽然简洁,但是已经失去了绝大多数的信息,失去的信息是背后的思维过程。没有这个过程,就失去了说服力,跟没说一样。
这样的浓缩与解读,不要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