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演技,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那些名声在外的老戏骨。
就在前些天,热搜上却挂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组合:#杨超越演技#。
新剧《且听凤鸣》开播,作为杨超越从爱豆转型演员后的第一部女主作品,热度自然不小。
短短两天播放量破亿,点进微博,满眼都是清一色的演技吹捧和动图安利。
然而看看豆瓣上的高赞评论,两极分化相当严重。
同一个演员,极端的评价,不禁让人对热搜下面的一致夸奖,心生疑虑。
杨超越的演技,真值得被夸上热搜吗?
1
杨超越演技,真的好吗?
不得不说,杨超越的演技的确是有惊喜。
根据剧本的设定,女主原本是活泼的现代少女,却穿越进了众星捧月的天才修仙者体内。
演起一个有着现代内心的娇俏女孩,杨超越表现得可圈可点。
网上夸得最多的,就是女主穿越后,从城主儿子那里骗钱的这段戏。
行骗过程中故弄玄虚忽悠人,妥妥的“神棍”做派;
言语间开始透露出谋财的意图时,嘴上说着“价格不菲”,暗示的小眼神却已经递了出去;
算计成功后,扬起下巴一笑,对被骗者表示鄙夷的同时,也有行骗成功的得意。
这一连串的肢体动作和神态表现,都处理得很自然,鬼马少女的形象呼之欲出。
包括后面一些轻松愉快的桥段,杨超越的这些小表情、小动作,都给剧情增加了不少笑点。
比如拿到了厉害的神器,迫不及待在别人面前炫耀的小嘚瑟;
讨论神器有什么用时,她脱口而出“晚上点蜡烛吧”,话音一落,自己也觉得荒唐,于是莞尔一笑。
既有少女的天真,情绪表达也不失层次感,难怪那么多人夸:作为一部玄幻古偶剧,这样的表现已经不错了。
不难发现的是,在这些大家夸演技的片段中,杨超越都在演着她自己。
总体娇憨、偶尔犯傻、古灵精怪。
但当剧情需要展现出人物性格中更为复杂深沉的一面时,杨超越立刻露了怯。
登场第一幕,原本的天才女主被人暗算,丢失了自己实力的来源:凤凰真血。
丧失重要之物时,角色内心的震惊、焦急与恐惧之情,杨超越并没有办法去体会和捕捉,只能用想当然的方式呈现——
瞪眼。
而在穿越之后,女主被人欺负,原本的天才人格突然重新占据了身体,这时需要表达的,是轻蔑与憎恶的情绪。
杨超越给出的眼神,却少了几分狠劲,甚至显得有些呆滞。
随着后期剧情的推进,人物在受挫中不断成长,逐渐成长为了一个智慧与可爱并存的女性。
其中经历的种种人情世故,以杨超越现在的能力,还没办法很好地诠释出来。
十几集看下来,只能说,杨超越循规蹈矩地表现出了角色身上的某一特质,距离真正的“表演”,还差得远。
惊喜固然有,但“瑜”不掩“瑕”,也是事实。
2
通胀中的演技标准
当我们讨论杨超越时,另一个更宽泛的问题,也在争论中被反复提及着。
什么是演技?
在一些吹捧杨超越的网友看来,似乎只要能真哭、能真笑,加上几个眼神顾盼生波,就能被称为“演技”。
但这样的表现,充其量只能证明她在演戏上有那么一些天分,有情绪,能入戏。
要因此盛赞“演技好”,夸张了些。
同样在出道时,凭借娇俏少女角色出名的杨幂,就曾被导演李少红批评:快乐就笑,痛苦就哭,是“不过脑子”的演法。
而现在我们夸赞的某些“演技”,正是如此。
前段时间流行的一个词,“演技炸裂”,可以说是这种演法的加强版。
不仅要哭要笑,还要哭得炸裂,极端情绪说来就来。
“炸裂式演技”一火,不少演员就开始按照这个思路,把“用力过猛”四个字贯彻到底。
《七月与安生》里,沈月饰演的安生遭遇母亲去世,来到灵堂,先开始砸东西。
砸完了,又开始大吼大叫。
观众从这段闹腾的表演中,并不能体会到一个少女在面临母亲去世时的伤痛与不甘,倒更像在看一个醉汉撒酒疯。
几年前,让观众开始热议演技话题的综艺《演员的诞生》中,不乏很多有实力的演员,为了感染现场,也走进了“炸裂”的误区。
即便最后呈现的效果不错,评委依然敏锐地指出,“演戏不能一味外放,要有高低起伏”。
演技,不只是一种本能的情绪反应,更不是一味地用极端情感去震慑观众,它需要设计,也需要克制。
“把大生大死往反着演,往小里演”,是好演员们更推崇的一种态度。
之前热播的《隐秘的角落》里,张颂文老师就展现了一段教科书级别的“往小里演”。
在剧中,女儿去世后,他像往常一样下楼吃馄饨。
这里,张颂文特地设计了一个细节,他把瘸腿桌子故意放在一个凹陷的平面上。
随着动作,桌子猛地倾斜,就像是这个父亲内心压抑的情绪,也随着桌子一起崩塌。
不需要任何言语,没有声嘶力竭的哭喊,一个中年男人在街头的无声呜咽,就能让观众设身处地去体会那种突如其来的崩溃和绝望。
说白了,演戏不是要硬逼着观众流眼泪,而是将人的七情六欲,用最精妙的方式传达出来,从而引起共鸣。
直观的情绪表达和所谓的“爆发”,不过只是演技最粗浅的打开方式。
杨超越的水平便局限于此。没有一张冰块脸从头演到尾,什么时候该是什么情绪,她有正常的表现,至少不会让人出戏。
但演戏,从来不是这么简单。
3
别再捧杀杨超越们
实时热搜的一致好评过后,关于杨超越的负面评价也随之而来。
有人用周迅、张曼玉等演员大前辈出道时的表现与她对比,以证明她演技的不足。
说实话,倒也不必用这个标准去要求新人。
出道即出圈,第一部戏就能演好的天才,终究是少数。
同样是在《隐秘的角落》中,饰演主角的小演员荣梓杉,被网友们夸成“天才演员”“吊打流量”。
戏中饰演主角爸爸的张颂文却说,三年前和荣梓杉搭戏时,他还只是“死背台词”“很幼稚”,直到这一次,才算学会了“走心”。
“天赋型”演员,也需要在前辈的引导之中,不断经受历练。
视帝何冰在接受采访时曾坦言,自己刚接触影视的小鲜肉时期,同样不会演戏,都是一步一步演过来的。
“给演员成长的时间”,是行业的共识。
观众和粉丝,就更不必急着去给那些新人演员,加上这么多超出他们本身实力的夸赞。
演戏并不简单,艺无止境,这是一个很苦,但必须经历的过程。
而当前的影视圈业态中,不乏类似杨超越的新生代演员们,在接拍第一部戏时,已经有了流量的光环。
“星女郎”林允在周星驰电影《美人鱼》中惊艳四座,一出道就被认为前途无量,被全网夸上了天。
长相契合、性格相似,当时的林允只需要本色出演,就可以诠释好这个角色。
然而离开了人设加持和名导演调教,之后几部戏,林允的表演都有些让人失望。
不是否认她的演技,而是她在演艺事业上的积累与付出,还不足以让她能够突破刚出道时的自己。
对待别的新人演员,也同理。
在综艺《演技派》中,有选手在聊天时提到:在学校以外的地方,他们受到的鞭策太少了。
“一进剧组就是‘老师演得好’,都被惯坏了。”
“我想听到别人说我不好。”
年轻一代的演员们,不缺鲜花和掌声,缺的是成长与积淀。
我们不是要苛责某个人的表现,而是担心有越来越多的杨超越,刚一接触演戏,就“死于捧杀”。
当流量演员们刚出道时的低难度本色出演,被吹捧为“天赋异禀”;
仅仅达到及格标准的表演,被夸赞为“灵气逼人”;
演技的门槛一低再低,及格线逐渐向优秀靠拢,新一代的青年演员,又该如何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不断进步?
观众心里都明白,不是每个人都能一下子演到90分。
对于那些目前只做到六七十分的演员,我们不苛责,更不必捧上天。
对演技的要求高一些,或许这样,未来才会有更多的好演员、好作品,值得我们真正的夸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