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面前站着一个人,我们可以评价其相貌;但物理学家说,你看到的桌子不是桌子,只是一堆分子,同样,你面前的人也只是一堆分子。可我们仍然觉着我们看到的是人,我们是同人打交道,我们要用评价人的词汇来评价其美丑,而不指望通过得知一堆分子的结构来判断由这堆分子组成的人的相貌。这原因在于,我们是在“人”的层面上探讨问题。
分清不同的层面,并只在同一个层面上讨论问题是澄清问题的重要原则之一。
美国的教育学家总把教育的基础理论定位在心理学上,这固然没错。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学习是如何发生的,但若认为“只要我们知道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教学问题便迎刃而解”,这就走向了心理主义,因为心理学和教育学解决的是不同层面的问题。
“学习是如此这般,因此学生应该如此这般地学”,这是一个顺畅的逻辑;“学习是如此这般,因此教师应该如此这般地教”,这是神逻辑,因为“学”和“教”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而非不言自明。你自然可以说,“学习是如此这般,因而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实现如此这般的学”,这逻辑顺畅,然而却是一句废话,没有提供任何信息。教师怎么帮?没说。遑论,很多情况下教师是帮不了的。
知道学习发生的心理学知识后,要在教育层面上重新发展出关于教学的知识。然而这一步的操作截止目前几乎没有什么理论知识,多数是经验的总结。“兼顾”、“综合考量”,“既要…又要…”等是组成教育学该部分内容的主要话语体系。这就好比,医生告诉你,每日吃2粒维生素C有助身体健康,但营养学家需要把这条建议融进一日三餐,给患者提供一个食谱。缺了营养学的知识,食谱便无法生成。
既然没什么教育学的理论知识,若真想当一名优秀的一线教师,多跟老教师学习其经验,比看教育学书上的“胡说八道”有用得多。看了这么多天论文,所谓的证明根本不是在为实质问题争论,反而读完让人感觉一地鸡毛。究其原因,差不多就是本来5句话就说清楚的,非写了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