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个熊孩子引发的命案吗?一个几岁的孩子将不到2岁的幼儿独自留在了电梯里,并在电梯中按了顶楼的楼层数,不到2岁的幼儿在电梯门开了之后,摇摇摆摆走出电梯门,来到了没有防护栏的阳台并摔了下去。很惨重的后果,很可悲的结局。
那如何教育孩子呢?作为3岁孩子的宝妈,个人有一点育儿心得分享。
一、贴正面标签。
有一次,我给妈妈打电话的时候,说了“妈妈,一定要保重身体”的话。身边的女儿正处于语言的发育期,也跟我说“妈妈,一定要保重身体”。于是,我马上表扬她,说她是一个特别关心人的小孩。在爸爸等亲人面前,也说她是一个特别关心人的小孩。于是,特别关心人就成了女儿的一个好的标签,她看到我在做饭,会主动说“妈妈,切菜要小心哦”,看到爸爸修灯泡会说“爸爸,你要注意安全哦”等等。
其实贴正面标签等鼓励的话语,不管是小孩子非常受用,大人也非常受用。从心理学上,这叫“强化”行为,用表扬和鼓励,来强化某种行为,让人形成条件反射,有句话叫做“好老公,是夸出来的”。老公一次表现出了好行为,对他进行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并在亲朋好友前面也称赞他,就会固话这种行为,让好行为反复出现,真正成为他的一个优点。
二、正面榜样。
孩子不管是学习语言还是动作,都是从模仿开始,所以父母的言行举止就是孩子学习和模仿的榜样。
一个出口成脏的父母,肯定会有一个出口成脏的孩子,一个老是看电视的父母,肯定会有一个非常爱看电视的孩子。
如果要要求孩子,就先要要求父母。因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潇洒姐分享了一个她表姐和表姐夫的习惯:每天晚饭后,各自到各自房间读书,写作三小时,每天如此。他们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也习得了爱看书、爱学习的好习惯,和父母一样,每天享受3个小时安静的读书时光。
爱读书的父母肯定会培养一个爱读书的孩子。父母的一切好行为,都可以成为家庭教育的一部分,让孩子觉得自然而然。
三、事先约定。
吃饭前,宝爸要关电视,女儿死活不让 ,哭得声嘶力竭,宝爸也不甘示弱,两巴掌拍在屁股上,女儿闹得更凶了。
有没有更好的关电视的方法呢?有,我经过试验,发现“事先约定”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看电视前就跟女儿约定好,马上吃饭了,吃饭之前必须关电视,否则,就不能打开电视。女儿同意了。到吃饭的时候,我对女儿说,“我们事先约定好的,吃饭之前要关电视哦,你是一个说话算话的孩子,妈妈现在要关电视咯”。果然,女儿不吵也不闹,关电视非常顺利。
比如,出去玩买玩具,可以跟孩子约定只买一个玩具,让孩子自己选择买哪一个。这样既能控制孩子无限制地买玩具的行为,又锻炼孩子做选择和承担选择结果的能力。比如,带孩子外出吃饭,可以事先给孩子讲好吃饭的要求和规矩,并仔细给孩子讲解应该如何做,不能出现哪些行为,这样的事先约定可以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也能让孩子变得懂规矩。
事先约定,也是锻炼孩子讲信用、守承诺的方法。跟孩子事前约定,让孩子能听得进道理,也打一剂预防针,有个心理准备,这样孩子就不会出现突然关电视的哭闹行为。
四、培养习惯。
孩子3岁了,我开始每天布置一个作业给孩子。比如,背古诗、识字、找东西、看天气预报、学习汽车限号规则等等,只有完成了作业,才能出去玩、才能买小玩具、才能看视频,帮助孩子建立完成作业才能放松的好习惯。
每天的作业也是换着花样来,背诵古诗可以让孩子培养读古文的语感,看天气预报可以让孩子了解天气扩大知识面,了解汽车限号的规则可以让孩子有星期几的时间概念,识字是长期的任务,让孩子尽量多的认字,为以后读书写字打下好基础……
五、有情绪说出来。
哭是孩子表达诉求和解决问题的法宝。小孩普遍都是比较爱哭的,没有满足要求的时候哭,受了委屈有了情绪的时候也哭,如何帮助小孩应对情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樊登在分享育儿知识的时候说,美国教育专家曾做过实验,把一张贴有不同情绪表情的脸拿给小孩识别,识别情绪越多的小孩越能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绪,识别情绪越少的小孩偏向于不顾他人感受,比较暴力,行为怪异。原因很简单,小孩如果能识别他人情绪,就能看懂别人是否痛苦和难受,就会更多的考虑别人的感受,而不光是自己的。如果小孩不能识别他人情绪,就往往更忽略别人的感受,不管自己的行为是否对别人造成了伤害。
而表达情绪,对小孩的情绪控制来说非常有用。在孩子哭闹或者受委屈的时候,引导孩子讲出来,可以让孩子变得冷静一些,这样孩子就会逐渐恢复情绪。而且,引导孩子讲出自己的情绪,可以让孩子明白,情绪可以通过说的方式表达,不是靠哭靠闹靠动手打人的方式表达。这样孩子在处理情绪问题的时候,就会养成与家长交流的习惯,不但增加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联系,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以及情绪处理和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