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帖》是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其内容主要是王羲之写给朋友益州刺史周抚的书信。一般书史上认为王羲之书法至暮年方妙。这组信札正是其暮年之作,为唐太宗李世民旧藏,为王羲之最可靠的小草巨迹。作为草书临摹最重要的范本,前人向来对《十七帖》评价甚高,如宋黄伯思《东观余论》云:“逸少十七帖,书中龙也。”南宋朱熹亦谓:“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真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者。窃意书家者流,虽知其美,而未必知其所以美也。”可见其地位之独特。这些评价一语中的,参照对比,可以加深对于《十七帖》的理解,临摹起来会更上手。自唐宋以来,《十七帖》一直作为学习草书的无上范本,被书家奉为“书中龙象”。
《十七帖》风格不激不厉、冲和典雅,绝无诸多草书刻意狂怪、故作怒张之习,透出中正平和的气象。全帖行行分明,但左右之间字势相顾,字与字之间以断为主,偶有牵带,形断神续,行气贯通,字形大小、疏密错落有致,所谓“状若断还连,势如斜而反直”。因为《十七帖》所汇集的是王羲之的书信。众所周知,但凡书信的书写过程,多数是非常放松而自由的,契合了“无意于佳乃佳”的要求。这也正是全篇风格冲和典雅的主要原因。因为个人喜欢草书,在恽建新老师的指导下,强调从“二王”入手,方能取法乎上,故奉《十七帖》为正宗。在我心目中心里,《十七帖》就是一座难以逾越的草书高峰,是无法绕开的里程碑。坚持临池数年,深深感觉到其难度。虽是刻本,但王羲之用笔之精妙、结字之完美、气韵之生动、体势之冲和,无一不可获见。每每细读,令人美不胜收,心旷神怡,赞叹感佩不已。王羲之之所以被后人奉为书圣,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在师法张芝以及东晋以前其他书法家的基础上,总结前人经验,形成流转自便、遒劲清丽的用笔方法和体系,进而变汉魏横式波磔之书体为纵势连绵之体,汉魏朴质书风转化为妍美流便之今草书,因势成形,随笔生势,钩环盘纡,笔断意连,随应随布,行云流水,神态自若,风规自远。
首先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是,《十七帖》非墨迹,解决的办法有两条线索:一是外围突破,从同时期的墨迹来窥其笔意。尽管有差异,但必定有互通性。如王珣《伯远帖》,无疑是东晋书风最真实的反映,同时还可以用与“王书”风格相近的唐、宋、元人的作品来做分析比较,如唐孙过庭《书谱》及宋米南宫的一系列信札。二是内部深化,将“神龙本”《兰亭序》、《丧乱帖》、《平安帖》、《何如帖》、《寒切帖》等摹本和《十七帖》刻本结合对照。还有,刻本的版本选择也非常重要。通过这两条线索,可以全面地探求来理解、把握《十七帖》。如是,《十七帖》所包含的东西及所涉及的外在因素就更多了,《十七帖》也更加活泛起来,不会孤零零地就帖而帖,对王书中营养的吸收也会显得较为主动而有所取舍,也会因理性分析及反复推敲,思路更加宽泛,使得《十七帖》变成一个涉及范围宽广的体系。
毫无疑问,上述问题需要通过大量时间的读帖来完成。读帖是一个书法研习者非常重要的必修课,要弄懂用笔的根本之法、找出结字规律,捕捉书者的运笔节奏和书写气息,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事半功倍。谁都没有见过王羲之是如何挥毫的!只有通过阅读墨迹拓本细心推测其用笔方法特征,同时对其书论进行研讨作为辅助手段。当然最为直接的方法就是实临,在用笔节奏上尽量与古人接近,感受其运笔的节律,在这个过程中尽量摈弃自己的习气和陈见,坚持不懈,从而更真切地认识古人,了解自我,实现一种对接。《十七帖》作为我常读的范本之一,其中的点画形态、结字形式、姿态顾盼、字势映带、节奏变化、阵列布白、气韵意象、文字释义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反复地研读、不断解析、深入理解,并且烂熟于胸。每每读到一些新发现、新感悟,总是欣喜不已,跃跃欲试。
当然,仅有一些想法和认识还是不够的,更需要大量的临帖实践去验证、强化、提炼和总结,变成手上的自觉功夫,这样才有积极的意义,尤其在笔法及结构等方面的剖析和对比才会显得务实起来,而不是每天对着字帖漫无目的的苦练而最终可能一无所获。所以,临帖必须有一定的时间要求,与此同时注意精准的方向,否则强化训练是难以见效的,关键不在于一画一字的描摹,而在于整体性上注重一气呵成的书写,笔法自然流美,结体和谐统一,气韵自然连贯、章法变化统一。不仅形似,更有神似,“骨肉气血神”一应俱全,才是佳作。从本质上来说,临帖不仅是学习、取法前贤的过程,同时也是个人二次创作的过程,更是一个身心不断修炼的过程,所以要养眼、练手,更要修心,修“敬、静、净”之心。对古人、传统、经典必须常怀崇敬之心,才能使自己浸润于传统经典之中,以沉静之心去感受、挖掘真经,从而去除内心浮躁、功利和杂念,让自己时时沉浸在清净平和之境中,以此心境来书写,方能得精妙神逸之作。
这批《十七帖》临作,乃是丙申年四月闲居家中时写成,所用为精制纯狼毫笔和普通的手工制元书纸,红星墨微兑水,陆续写就。由于才疏学浅,难及万一,恳请诸位方家和有识之士不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