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2.18号,我突然关闭了微信朋友圈。截止到今日,朋友圈依旧处于关闭状态。当然,身边的朋友会质疑,你朋友圈不是有更新吗?是的,我仍然通过“分享到朋友圈”和“我的相册”入口发布内容(据统计,约关闭的近40天内发了近10条内容,远比之前每天1条的频率低多了)。
我现在使用朋友圈的姿势
- 转载我微信公众号的文章
- 转载极度想给朋友们分享的文章
- 发布增强个人影响力的内容
- 极力避免发布无聊的、炫耀的、负面的、刷存在感的内容
关闭朋友圈是一时兴起,并未逐条罗列优劣、深思熟虑之后签下了“关闭朋友圈书“,是关闭了之后慢慢体会了诸多好处,然后“逆向合理化”出了很多原因。
首先回答,我为什么要关闭朋友圈?
内部原因
- 减少注意力分散
现代社会信息越来越多,我们一天接收到的消息可能比爷爷辈的人一个月接触的消息都多,同样的一天24个小时,可是有更多的信息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同时信息也符合二八定律,我们一天接触的消息80%都是对于我们无益的,只有20的信息是有益的,通过限制信息输入通道,过滤垃圾信息,让我们的注意力可以更加专注在必要的地方。所以,关闭朋友圈,同我将微博关注缩减了近一半,将订阅的rss缩减到每天20min可以看完,关闭微信消息通知等做法,都是一种减少注意力分散的方法而已。
朋友圈的新评论提醒无法关闭,每次打开看到有新评论总是止不住的好奇心立即点开,而且发完了朋友圈心理痒痒的总随时关注着,一直想着,谁会点赞,谁会评论。这对注意力的消耗也比较大。
- 减弱对个人存在感的关注
曾经努力探究一个答案。为什么人要社交?最后努力找到一个我认为最好的答案:为了防止被遗忘。存在感是证明人活着这个世界上的间接证据,是为了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层次中的社会需求。
等等,为什么我要靠这种间接证据去证明我活在了这个世界上?为什么要证明我曾经活在了世上?为什么我需要给别人刷存在感?一人一世界,我真真实实,彻彻底底地存在我的世界。这就是我的、真实的世界了。
人皆渺小,无论是伟大的爱因斯坦,还是街边的一个无人知晓、穷困潦倒的乞丐,从广义的视角来看,他们在浩瀚的宇宙中,都是两个极小的尘埃,都是一样微不足道的存在。
将个人存在感从向外探寻转而内心求法,是提升“个人存在感”的最有效途径。
这里或许会有人反驳,你这不是切切实实的唯心主义么?这完全是个人对外掌控能力弱的体现!你这不是鼓励人们只活在内心世界吗?
我想说,存在感不是一个证明题,而是一个主观题。首先认识到自己泯然众人,然后其实并没有什么人关注你到底今天吃了什么,去哪里玩了,心情好不好。而是我们自己清楚的认识到自己今天吃了什么,去哪里玩了,心情好不好。
你是选择,为自己存在,还是,为别人存在?
- 减弱个人炫耀心理
我有时会有炫耀的行为(没有对自己贴标签是怕皮格马利翁效应),做出了一点点成就,就喜欢让别人觉得自己好牛逼,赶快发个朋友圈晒一晒,看到大片的赞和评论,虚荣心将得到极大的满足。
真正的强者,不是因为外界认同,而是因为自我认同
所以关闭朋友圈,减少一条炫耀的途径,来减少个人的炫耀心理,控制对外发声的途径,也没啥不好的啊。
外部原因
- 朋友圈信息营养低
自拍、微商、鸡汤、大餐、段子、广告、敬业 各种信息含金量真是非常非常....
这就是生活啊!真真实实的生活啊!
- 朋友圈对我并没有什么意义
我将使用朋友圈的意义分成下面几种:
- 结交人脉
- 吸引配偶
- 维持关系
- 满足自己
但是这些目的是不是不用朋友圈就不行呢?通通电话,聊聊天,约出来喝杯茶,会不会更加有效呢!
人际关系,不是点赞之交
然后回答,关闭朋友圈,我获得了什么体验?
- 玩手机时间明显下降
刚查看了下使用时长,过去七天,手机上平均每天使用了微信1.5h(ios进设置-电池可以查看最近7天使用时长),比过去降低了很多。
平均每天玩手机的时间缩减到3h(ios可以使用一个叫moment的软件查看)。
想想还是很恐怖!玩手机时间居然这么久!并且第一反应是自己绝对没有这么多的有木有!几乎全是碎片时间玩的。
我推荐大家都可以去统计统计自己的数据,看到数据时你说不定会目瞪口呆。
- 注意力更加集中
之前刷朋友圈很容易分散精力,发朋友圈之后潜意识也会经常出来分心。之前还是用番茄时间来提高效率的,现在番茄时间都不大需要了。
- 会更关注及时的互动
告别了点赞之交,会更加关注聊天、会面。偶尔闲了点开朋友的朋友圈,看看最近动态,然后闲聊一番,而且会收到一些不长联络的朋友发来消息询问近况,感觉关系更加真实了。
- 加深了对现实社交的反思
我们父辈,爷爷辈的人,他们没有社交网络,还不是生活的好好地?看看网下的,看看更加真实的。
- 仍然有弊端
与朋友圈的一些人联系减弱了,但是人际关系不在于泛而在于精,真正陪在自己身边的并不多啊。
很多信息获取的慢,比如朋友圈的病毒营销,我总是新闻出来了才知道....
总结
关闭朋友圈并不是一种掩耳盗铃、逃避现实的方法,而是一种倒逼手段,它倒逼我更加注重现实人际关系,提高专注力,以及减少无谓的存在感。
它有得到,也不可避免有失去。
我什么时候回来?也许是明天,也许是明天。
写于2016年四月二日。
用时:3h40min。
- 提纲 20min
- 写作 3h
- 排版 20min
作者简介:A货,一位不仅仅产品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