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指我国农历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即农历四月份、五月份、六月份。起于农历立夏,止于立秋。
夏天艳阳普照,雨水充沛,天地之气交合,是万物繁荣、茂盛秀美的季节。人们适宜晚卧早起,不要对气候炎热产生厌恶,应保持心情愉快,精神饱满,气色秀美,使体内的阳刚宣发于外,保持对外界事物浓厚的兴趣,适应夏季的气候。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就会损心伤气,必然削弱人体适应秋天的能力。
由春过渡到夏,人体已经适应了春温的气候,为适应夏季气候做了准备,这是有利的条件。夏季人体阳气趋向体表,形成阳气在外、阴气内伏的生理状态。这时人体生理活动与外界环境的平衡往往容易遭到破坏,从而引起多种疾病。人体要全面适应夏季气候,就必须做好保健,增强体质,以提高人体适应能力。
在夏季,气温时常在37-39℃之间,甚至有时高达40℃,大大超出人体平常耐热的程度,人们生活在如此高温的季节,只有适应了,才能安然地度过。夏季暑热为阳邪,易伤人之阴,阴伤则病,病势急速,病程短,多有壮热,面红目赤,口渴心烦,甚者狂躁、谵语、昏迷。人体的内热向外排泄是靠出汗泄热的,气温在28-30℃时,人体内热就能顺利外泄。如外界温度超过了34℃,出汗受阻,体内大量内热蓄积,就很容易中暑。只有体质强健了,并能适应这种高温,能够散泄内热,才会不受外热的侵侮而致病。体内调节功能不因外界高温而失职,能够调节心肾,不使心偏盛肾偏衰,就能保证身体健康。
夏季万物处在蓬勃生长时期,天、地之气交合,人体内阳气旺盛,故精神调摄应合自然界“生长”的规律,主动调节情志,保持恬静愉快的心境,神清气和,“无厌于日”,切忌发怒,使体内阳气得以宣泄。中医认为,夏属火,与心相应。所以在赤日炎炎的夏季,要重视心神的调养,要胸怀宽阔,精神饱满,如同含苞欲放的花朵需要阳光那样,要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古代著名养生家嵇康说:“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这里指出了“心静自然凉”的夏季养生法。祖国医学认为:“暑易伤气”、“暑易入冬心”。在盛夏暑日,尤其要重视精神养生。《医书》中记载:“善摄生者,不劳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祸患何由而致也。”所以,在万物欣欣向荣的夏天应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文娱活动。如果条件许可,还可以参加夏令营、外出旅游、消夏避暑等活动,这样既使心旷神怡,又可以锻炼身体。
《素问·四时调神大论》云:“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忽,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夏季阳气盛极,气候炎热,万物荣华繁茂,人之阳气旺盛外浮,气血充盛,散发于体表。此时为顺应四时变化,应早睡早起,情绪上应保持精神愉快,不要为白天的事情烦恼,这些都是适应夏季的养生之道。
夏季天热,起居应注意。人们往往选择阴凉处居住,但注意不可贪凉太过。避免在阴凉通风处露卧,以免风袭经络,致成风痹。躺卧应注意遮护脐部,脾胃阳气虚弱者尤须注意,冷气人脐可致痛泄。外出活动最好避开10:00至16:00这段时间,因此间太阳紫外线照射最强,对人体影响较大。正午应避免日光暴晒,室外工作光线过强,须注意保护眼睛,皮肤娇嫩者更不宜在烈日下暴晒,以免灼伤,多沐浴以保持胰理宣通,汗液排泄顺畅,水宜温不宜凉,以免毛孔被剧烈收敛,汗痕闭于内而生痤疮。
高温会使人体生理功能减退,心脏供血轻度不足,常常危及人们的健康。人类对气象条件的适应能力随年龄不同而不同,婴幼儿及老年人适应能力最差,10岁后开始增强,最强期在20-40岁之间,导致老年人死亡率增高的天气,几乎都是最高气温超过37℃于。引起疾病的气象因素主要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力、日光等,这些因素或单独“行动”,或综合对人体发起“侵袭”,通过人体的皮肤、肤膜、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引起代谢、内分泌、体温调节等一系列功能失调。盛夏高温季节最容易发生中暑。一般情况下,人体产热和散热正好相等,所以,人的体温总是维持在37℃左右。但在强烈的夏日阳光下照射过久,红外线能使人大脑丧失调节体温的能力,发生中暑;若外界气温高、空气湿度大、无风,汗液蒸发困难,体内热量积蓄过多,也容易中暑;如出汗过多,体内水和盐大量排出,得不到及时补充,盐类代谢就会发生障碍,容易发生中暑。
预防中暑很重要,外出时要根据自身的体力,决定行程长短,不要大疲劳,人体疲劳,抗暑能力降低,就容易中暑。烈日下要使用遮日的凉帽和凉伞。凉帽要选择透气、散热、通风性能好的,凉伞也要选择散热好的,或者可手持大点的羽毛扇。此外,还要带防暑药,如“十滴水”、“霍香正气水”“六一散”等。要穿宽松、透气、散热散汗性能强的衣服,以保护皮肤不受烈日照射。
夏季人体为了加强散热,周围血管扩张,外周阻力减低,有利于心血管病人的康复。曲于手夏季气气压较低,导致氧分压较低,某些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