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自己,发现自己,是我们一生的课题。我们终其一生都在问自己几个问题,我是谁,我想要成为怎样的人。我们阅读,我们写作,发出自己的声音,都是在向世人展示自己。你想更了解自己吗?通过《真相与错觉》这本书,从三个维度去发现自己。
一、书写回忆录,看到过去的自己
我在2019年春节时参加了弘丹老师的10天写回忆录的训练营,10天,用自由写作(随心所欲的写,不带任何评判)的方法自己过往的三十年做了一个回顾。
训练营的很多小伙伴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收获,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发现了现在的行为在过去埋下的根,发现原来是因为小时候那样所以今天才这样。我也不例外。在这个过程中,我知道了为什么自己脾气暴躁,因为小时候跟脾气暴躁的爷爷一起生活,知晓的唯一对事情的反应方式就是发火。所以才会在长大后看到别人面对同样一件不愉快的事时,却可以那么心平气和而感觉很惊异,原来并不是只有发火才能解决问题呀。
在《真相与错觉》这本书里,也推荐了用生活经历法去整体的看看自己的过往的人生。书里举了这样的例子,作者的先生喜欢用天文望远境观看星星。有一次度假的晚上,按照惯例,作者以为先生又要用望远境看星星,但是发现自己的先生并没有打开装望远境的箱子,而是抬头仰望整个星空,他发生感叹“有时后退一步,看看更广阔的星空,真的非常棒!”。这也正如我们的人生,不要过于去纠结某一个点。作为整体的,像个过来人一样去看看我们以往的人生,会对自己有个更完整的了解。
二、你活在当下了吗
美国著名作家路易斯 拉摩说,很少有人活在当下,人们永远在期待未来或怀念过去。这真是一句大实话。
我们总觉得现在是不够好的,不够有钱,不够自由,所以很心急的往前走,希望能够快点到达期待的未来,我过上自己理想的生活。而对于过去,那些过往的岁月在记忆里又是那么的美好,时常有人感叹,如果能重新回去该多好呀。
可是,我们却忘了,我们所能把握的,只有现在呀。也只有抓住这每一个当下,才能塑造美好未来。未来,也不是自动就会变好的。
要想活在当下,有一个绝佳的办法,就是练习正念。无数的研究已经表明,正念有极大的作用,可以让我们感觉更自信,更健康,人际关系更好等等。但是,很多人一想到要什么都不做的只是坐在那儿,就感觉头皮发麻。书里提到一个研究,有一半以上的人愿意接受轻微的电击,都不愿只是什么都不做的在坐在那儿,可以感受到,我们是有多么不情愿什么都不做。
如果你觉得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的坐在那儿思考是一件痛苦的事,那么我建议你,每天选择一件小小的自己喜欢的事,只是专心的去做它,不要同时做几件事或者还想着其他事,只是把自己沉浸在那一件事里。唱一首歌,走一段路,做一次饭,只要是你喜欢的,一天做一样就可以了。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什么都不想,只专注于你在做的事情本身,我相信,你一定会在其中收获巨大的力量。
三、未来,靠我们自己塑造
梦想未来,是我很喜欢做的事。近几年,我都写了梦想清单,写的时候特别开心,感觉已经到达了梦想的未来。而更神奇的是,那些梦想真的都实现了,这是多么让人振奋的事呀。
有一些事情确实是无法言说的。初写梦想清单时,并没有想过真的可以实现,有些事情并不是只靠自己就能实现的,更何况,自己也并不是那么可靠的,看看有多少人没有人没有完成自己的新年计划就知道了。但是如果是真的很想达成的心愿,基本上都实现了。
我想,写下来这件事本身就是有魔力的,用句唯心的话说,就是全宇宙都在帮你实现愿望。而且,自己也并非没有为梦想而付出努力,给自己订立大目标,然后向着那个方向前进。虽然并没能完全按照日计划、周计划那样按部就班的做,但是大的方向却是向着那儿走的。所以,最后总能达成自己的梦想清单。
这也是这本《真相与错觉》里提到的,对于未来,不要只关注问题,而在转化为成长目标。你想未来成为什么样,现在就提出目标,然后做出改变。
自己,是一切的主宰。我们的人生,要靠我们自己去创造。所以对于自己,再怎么了解都不为过。愿你找到合适的方式,去了解自己,发现自己,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