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中养士之风盛行,其中以养士著称的有战国四公子,分别是魏国信陵君魏无忌、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春申君黄歇。四公子生活在同一时代,其中,魏公子无忌的声名居于首位。
魏公子魏无忌,君王之后,是魏昭王的儿子,魏安釐(lí)王的异母弟弟。
其为人仁厚,礼贤下士,食客三千人,不论才能高低,均能谦虚以礼相待。因为其才能和智囊团的缘故,使得魏国得以十多年不被诸侯国进犯,这在乱世,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有次魏无忌与异母哥哥魏王下棋,突然听说北境点起了烽火,言“赵寇至,且入界”,魏王就慌了,想召集大臣商量,这时他制止了大王,说这是赵王在打猎而已,非为寇,不用担心。魏王于是接着继续下棋,但心思已经不在棋盘上。过了一会儿,果然传来消息,是赵王在打猎而已。魏无忌何以知之?原来他消息灵通,门客早就告诉他了。不过,这也招致魏王对他的顾虑,不敢委以国政。
魏无忌谦虚待人,待人以诚、以礼。是几个君子中,真正不怕出入陋巷,去恭请民间食客的人。彼时,有隐士侯赢,七十岁了,家贫,是大梁的一个看门人。魏无忌举行宴会,亲自随车去接他,“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然后中途又说自己有朋友在市井屠宰场,要去看望,魏公子则恭谨陪同前往,耐心等待他们聊完天。侯赢“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由此赢得了侯生的认可,侯生之后也在他窃符救赵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仁义之事:窃符救赵
事情起因是秦国攻击赵国,赵国危,求救。赵国的军事实力不输于秦国,“战国四大名将”,赵国一国就占有了两个名额——廉颇和李牧(另外两个是秦国白起和王翦),而且因为赵国的地理位置,它成为秦国无法避开的存在。赵国地处秦国东面,毗邻燕、齐等国,是秦国东进的一个强大障碍,强秦要完成兼并六国、一统天下之伟业,就必须先啃下赵国这个硬骨头。
赵国公子平原君赵胜,钦佩魏无忌为人,于是和他订立了亲事,娶了魏无忌的姐姐。也就是平原君赵胜成了信陵君魏无忌的姐夫。一次秦国攻破赵国,直逼邯郸,赵国危在旦夕。各诸侯国都知赵国作战凶猛,是抗秦力国,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但又都被秦的放言所胁迫,说是谁敢救赵国,谁就是秦国攻下赵国后的下一个目标。所以魏王也惧怕,虽说派了将军晋鄙率领十万士兵去救赵国,却只停留在路上,无实质行动。
魏无忌也很挣扎,一方面,赵胜派人谴责他说他的义气在哪里,不管我可以,难道你的姐姐也不管吗?另一方面,自己没有兵权,人手杯水车薪。内心挣扎之后,他决定不独生而令赵亡,约车骑上百驾,去赴秦军,与赵共死。
这时,关键人物出现了,就是前面的侯赢,他以他迂回的方式,让魏无忌半路折返了,并出了一个当下的好计谋:窃符救赵。故事简单来讲,就是他们去魏王处窃得兵符,然后带兵去救下了赵国。这个计谋实施过程中,牵扯的人、事,很让人感叹,真是要“不以善小而不为”,一个人做好事的时候,哪怕不图回报,最终也常常得以善圆,天道好轮回!
首先是窃符,谁能在魏王眼皮底下拿到兵符呢?这个人需要满足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外在条件,兵符是在魏王屋内,得是魏王近身处极为信任、亲近的人才能靠近;二是内在品格,得有胆量,不惧死,如果计谋成功,死罪必然难免。
恰好,侯生就帮他看到了这个人,魏王有个爱妾如姬,最受宠幸,可以进出魏王卧室。她父亲被人杀害,她“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她对魏公子哭泣说了这些事,公子帮她斩杀了敌人的头颅,进献给她。如此,如姬也愿意为魏公子赴汤蹈火,以为报答。于是,魏公子去请求帮忙,果然应允,并拿到了晋鄙的兵符给他。此女子,亦是英雄。
可怜的将军晋鄙,见魏公子来接替他领军救赵,虽合了兵符,但仍心生怀疑,不想听从。侯生走之前给魏公子说了,如果从还好,如若不从,让朱亥(之前侯生半路去屠宰场见的朋友)杀之,当时魏公子听说了,心有不忍,忍不住哭了,成大事者,难免牵连无辜,晋鄙将军也是在其位谋其职,无辜牵连。屠夫朱亥于是用袖子里藏着的四十斤的铁椎,杀了晋鄙。
得到十万大军的魏公子,下令“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如此,得八万精兵,进兵抗击秦军,秦于是撤兵,赵得以保存。从魏公子让军队中父亲、哥哥、独子回去这件事上,可以看出他的仁义,对士兵,对魏王,当然,这也择出了精兵。
魏公子结局如何呢?魏国是不敢回去了,他于是在赵国待了十年,赵王也很感激这个救命恩人。十年之后,自己的母国魏国有难,被秦国攻打,于是又率军回去解救了魏国。魏王见到公子,相对哭泣,把上将军的印信授予他。
终,秦国离间诽谤,魏王信任不再,魏公子无忌无处施展才能,便称病不上朝,纵情酒色,在日夜狂饮四年之后,终因酒而病死了。
同年,异母的哥哥魏王也去世了。秦听说公子死了,就派兵攻打魏国,逐渐蚕食魏国,十八年后,魏灭。
风风火火,十年前,魏公子无忌率兵从魏到赵,救了赵国;浩浩荡荡,十年后,他又率兵从赵到魏,救了母国魏国。仁义之士也,此生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