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马路上湿漉漉的,空气中有一股刺骨的凉意,似乎是一场冬雨在昨晚不期而至,又倏然消失。
7点多,我们在酒店门前集合。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沿西湖村大街,往南进入鞍山西道。继续向东走,不知道走了多久,到达一个十字路口,队伍向南拐进卫津路。走不多远,总算到达了此次培训的目的地———天津大学。
巍峨的校门突然出现在眼前,“天津大学”四个大字赫然屹立其上,百年学府所特有的历史沧桑感扑面而来,让人对于本次的培训又更多了一分敬畏之情。
进入校门,我们被引到了学三食堂吃早餐。一进入食堂,就有一种陈奂生进城的感觉,丰富多样的早点,眼花缭乱的选择。我有些不敢相信,原来,学校的食堂还可以是这样的。我确实是孤陋寡闻了。不过,这使我对这一次的培训也更加了充满期待。
简单地吃完饭,合了一张影,我们就被带到了本次学习的教室。在第12教学楼。
一个简短的开班式,两位领导分别进行了讲话;一场有趣的训前说明会,班主任对于本次培训进行了细致的安排。说实话,此时此刻,我对于即将到来的培训已经是有点儿迫不及待了。
终于,漫长的铺垫之后,培训开始了。
上午,王毓珣教授为我们带来了“总书记2020年教师节讲话寄语精神解读”。他从“新背景”、“历史寻踪”、“教师节寄语”、“最新指示”四个方面,对总书记的这一次寄语进行充分、生动的解读。
说实话,即使不去关注内容,仅仅是去观察老先生的讲课动作,对我都是一次极大的学习。王教授讲起课来,表情丰富,感情充沛,动作到位,抑扬顿挫,幽默风趣,能够深深抓住每一个学员的心,真正做到了由“要你学”到“我要学”。
再说内容。“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神经科学”,等等,这些平常耳熟能详的词语,在王教授的讲座中似乎有了魔力,让人对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未来产生了深深地思考。
总之,王教授的讲座实在是一场饕餮盛宴,他用自己的言行,用自己的讲座,使我对于成为一名好教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下午,给我们进行讲座的是特级教师刘淑敏老师。她带来的主题是“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着力点”。
她以一个互动话题“我喜欢……”展开自己的讲座,先带领我们“仰望星空”,从宏观层面了解了国家对于教育的顶层设计。
接着告诫我们要“脚踏实地”,以“立德树人”为核心,聚焦了“深度学习”、“深度教学”、“加强教研”三个关键问题。
如果说王教授的讲座是广、博的话,那么刘老师的讲座就在于精、深。“教材本身是最基础的教学资源”,这是刘老师反复在强调的一句话,也是我们平常经常听到的一句话。
但是,刘老师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之上,而且是在用行动去努力践行这句话。考考你:你知道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多少个“探究与分享”吗?答案是420多个。你知道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多少个“拓展空间”吗?答案是113个。这不是我胡诌出来的答案,这是刘老师一本教材一本教材数过来的。
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刘老师这种精神实在值得我去学习。教材就是一个老师最好的武器,如果一个老师连自己的武器都不会用,那又何谈他会教好学生呢?
一天的讲座结束了,我可以说是收获满满。
那么,明天还会有怎样的意外收获呢?我已经开始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