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在开创事业时,还是在挑战新的工作时,我首先会思考:这是不是对世人有利?是不是利他的行为?凡是能够确信是基于利他、发自“善意的动机”的事业,最后无一例外,都能获得好的结果 —— 稻盛和夫
孩子们眼睛睁得圆圆的、大大的,有的盯着画面上的小雁子,有的在一眨不眨的看着我,
我这个平时只给自己家孩子讲过故事的妈妈,内心有些惶恐,
我讲的清楚吗?他们都能听得清,听得懂吗?
当《大雁一家》的故事讲完,我问孩子们,
“我们现在该怎么做,才能像小雁子那样,有一天也能飞得高高的呢?”
坐在前排的一个小男孩站起来回答:“我也要长出丰厚的羽毛!”
我迟疑了一下,告诉他回答的也正确。
接着孩子们纷纷说,
“要好好学习...
要多练习...
要上初中....
上大学...
要把这里建设的漂漂亮亮......"
他们告诉我,
“一年只能见到一两次爸爸,他去外面了”
“爸爸已经找到另一个家了,妈妈还没有找到”
还有很多孩子的家庭是这样的,
“妈妈在南方认识的爸爸,他们结婚后在这里生下了我,可是妈妈适应不了这里的生活,又跑回去了......
面对这样的诉说,我竟然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因为我既无法感受到他们正在感受到的,
也无法用同情,使他们不得已回顾生活的沉重和坚硬,
更无法硬生生的憋出几句安慰的话,
因为我清楚,这无法让他们在明天中秋团圆的时候更好受些,
短暂的接触和几句同情或安慰,在现实的残酷面前太轻巧了,远远不够。
还好,还有故事,我期待故事的力量,
如居住在遥远的南非桑人所说:“故事如风,来自远方,你心自知”。
或许,他们从大雁一家的故事里发现了:
大雁爸爸妈妈虽然不能回家,但他们对小雁子的爱永远都在,
外面的世界真大,真美好,等着他们努力练习本领去探索,
外面的世界虽然好,他们生活的乡村也值得留恋和热爱,这里也在等着他们回来,
一切都可以改变,只要自己像小雁子一样,练就一颗勇敢的心和飞翔的本领,
只要不妥协,不放弃,就会有希望,就能飞得很高,拥抱蓝天。
当看到孩子们捧着这本绘本,用小小的手指指着书上那些还不认识是字,
我对自己说,我更要感谢他们,他们让我看到了可能,
每个生命,不管境遇如何,都有追寻“可能”的可能,
我正在看到的,是写作带来的可能,
这力量是如此的冲击和强大!
愿他们也能感受到文字的力量,在坚硬人生的开始就能有这种力量相伴,
如此,我可以放心地看着他们投入自己的人生,体会更多的乐趣,抵达我所不能抵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