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畏惧来自于职场上的权力结构”的文章的作者是霍特国际商学院的领导力教授梅根·赖茨。
马云获得《福布斯》杂志颁发的终身成就奖的新闻上了热搜。在新闻稿里我看到,《福布斯》之所以选择马云,不仅是因为他把阿里巴巴做成了一个世界级的企业,还因为他带动了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小微企业发展。既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别人。
但我想,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成就自己容易,但成就别人,太难了。
这样的挑战在管理企业的时候尤其突出。越是个人能力强的管理者,越容易凡事亲力亲为,而不是放权让团队成员做决策,帮助下属成长。每个管理者,恐怕都需要在职业生涯中突破一个坎儿,那就是怎么能自己靠后站,让团队往前冲。
难道自我感觉良好,是管理者的通病吗?
当然不是。赖茨教授认为,这是因为管理者很容易会陷入“优势盲区”,也就是说,他们自己由于身在高位,平时可以直言不讳,久而久之会倾向于认为,其他人也可以像自己一样敞开了说话。管理者的资历越深,对他来说自由表达观点就越容易,就越难意识到下属面临的困境。就算有的管理者性格平易近人,下属依然可能会感受到压力。
职场中的压力是一种关系体验,而不是一种个人特征。
员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习惯性地选择服从或者沉默,而不是及时向管理者暴露问题。
比如说,你可以想想,你思考的时候,是否会习惯性地眉头紧锁呢?或者说,听到了什么让你意外的、跟你意见不同的想法,你是否会不自觉地眉毛上抬呢?
如果一个人汇报工作的时候,看到领导是这样的反应,心里自然会忍不住嘀咕,是不是自己说错了什么?
在赖茨教授调研的过程中却发现,这位管理者平静的表情反而被同事理解为“平静的怒容”。同事认为,他茫然的目光充满了威胁感。可想而知,这位管理者知道真相后,那真是又震惊又哭笑不得。
《如何发挥身体语言的威力》的主理人。她告诉我,最好的倾听姿势,是坐在对方的45度角,始终和对方保持眼神交流。
要想让员工消除畏惧心态,核心还是在于要在沟通中建立安全感。
赖茨教授特别提醒,管理者常常想的是,只要自己大门敞开,就可以坐等员工过来反馈。但她却认为,要想建立真正的安全感,管理者还是需要自己主动向前一步。
总结一下,如何消除员工对上级的畏惧感。今天的文章让我们看到,下属对管理者的畏惧,远比管理者自己认为的要普遍。如果你是一个管理者,你可以通过管理自己的表情、反馈方式、沟通机制,来提升员工的安全感。
个人感悟:眼神和沟通方式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