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件事情是可以确定的,几乎所有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进步。但是进步却又不是自然能够发生的进步,是需要耗时费力。而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面根本就看不出任何效果。尤其是真正有意义的进步,就像复利的曲线一样,必须要经过一段长期的時間,只有经过长期的这个特定时间点,才有可能看到显著的进步。
所以,有时候我们在看待别人进步的程度也必须要有这些体会跟认知。尤其在角色不一样的时候,比如从上司看下属的成长难免会看到他们不足的地方,但是却又没有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成长。或者是揠苗助长式的,希望能协助他们快速的成长,但是这些里还是不切实际,因为我们已经知道真正有意义的成长是需要时间跟努力积累。
反思自己过去的经验,之前的自己就是属于不会鼓励别人,并且应该很容易将别人希望的烛光弄㓕的那种人。启动自己的元认知能力深入思考,发现了过去会这么做,更深一层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喜欢用动机来合理化自己的行为
总以为只要动机是为了对方好,也就不管别人的感受如何,或是能不能接受,就直来直往。就像想要保护小兔子的大象,一不小心就可能把小兔子踩死了。
2.在意短期的效果,在自己的脑袋中没有“长期”的概念。
这样往往就会对短期的效果期待很高,而且呢就很希望自己一说,别人马上就可以改过来,但是说不知道很多的习惯与技能都是需要时间积累的,导致短期看不到结果,就会失望很大,而且可能不再给别人时间去调整与积累。
3.喜欢拿自己刚开始学习的知识或技能刷存在感
刚学到一个姿势或者是一个新的观点,总是很兴奋的,想要跟别人分享,但是自己对这个概念又不是很清楚,所以呢常常分享到一半,直接卡住说不下去了,而别人也迷迷糊糊的,弄不清楚到底要表达什么,这样子结果非常不好,而且也不能期待别人能够接收到什么样有用的信息。
4.有好为人师的习惯
另外还有一点更麻煩的,就是学习到新的概念之后,自己都还没有执行並且有顕著的成果,就想急着去教别人,希望别人也跟着改变。而且这个好为人师的习惯通常还会表现在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跟别人谈话的时候,尤其对自己亲近的人,通常不会很有耐心的听他把话讲完,在谈话的过程中很容易对方的一个观点,我们认为错的就直接打断,然后表达自己认知不同的想法,其实这样子是不会有任何效果,而且很容易招致对方的一个误解以及反感。
以上几点,就是自己没有办法,站在鼓励别人的角度给别人希望的几点核心原因。那么既然已经知道了就必须调整,赶紧修正。具体怎么做呢?其实最简单的就是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具体成果之前,不要想要刷存在感或者好为人师,应该把这些坏习惯都改掉,最佳的策略就是自己默默的进化。另外也要开始调整不会鼓励别人的习惯,给自己设定一个小目标,每天要鼓励一个人。或是见到每个人一定要看到其身上的一个闪光点,并能具体的描述出来。如此才能慢慢的聚集自己的正能量,并且也能呵护自己的希望,並能够感染到别人,让别人也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