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一个天文大年,会有许多有趣的天文现象出现,其中最吸引人的,是将于7月27日13时12分发生的火星大冲。而7月28日凌晨还将发生月全食,本次月全食恰逢今年的“最小满月”,后半夜,我国西部、西南部可看到全过程,东部则能看到“带食而没”的天文景象。所以7月27日和7月28日的夜空,将给天文爱好者们带来一场饕餮盛宴。
火星在地球的外侧环绕太阳旋转,当地球与火星运行到太阳的同一侧,并且基本呈直线排列时,就是“火星冲日”,简称为“冲”;当火星冲日发生时,如果火星在近地点,就称为“大冲”,如果火星在远地点,则称为“小冲”。大冲发生时,火星与地球的距离最为接近,亮度将达到-2.9等,夜空中将通宵高悬着一颗“闪闪的红星”,非常容易从地面观测。
近6万年来,火星与地球的最短距离出现在2003年8月27日的火星大冲前夕,约5575.8万公里。今年7月27日的火星大冲发生时,火星距离地球约为5759万公里,处于2003年8月至2035年9月间与地球距离最近的位置。整个8月的夜间,火星又大又亮,是天文爱好者们今年夜间观测火星的最佳时段。
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阳系由内往外的第四颗行星,与地球相邻,属于类地行星;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公转周期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自转轴倾角也与地球相近。因为这些特性,火星常被认为是地球的姊妹星。由于火星外表覆盖着氧化铁,所以人们观测到的火星呈橘红色。
火星是迄今为止,人类探测器唯一成功登陆的行星,美国的机遇号和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目前正在火星表面工作,我国也计划于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因此,火星也是人类了解最多的行星。
火星地表遍布着沙丘和砾石,类似地球上的荒漠戈壁;火星的大气非常稀薄,以二氧化碳为主,只含有极少量的氧气;火星大气层中悬浮着大量沙尘,沙尘暴常年发生。火星两极都有水冰与干冰组成的极冠,极冠会随着季节消长。
相较于地球,火星地质活动较稳定,地表密布陨石坑、火山和峡谷,其中包括太阳系最高的奥林帕斯山和最大的水手号峡谷。火星南北半球的地貌差异明显,南半球大多是充满陨石坑的高地,而北半球则是平原。
火星拥有两颗天然卫星,分别是火卫一和火卫二。
由于火星大气稀薄,地面气压仅有约4.1到7.1百帕,所以,人们长期以来一直认为火星上不可能有稳定的液态水。但2015年9月28日,美国航天局宣布火星存在流动水,这是一个惊人的发现,为人类寻找火星生命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地球上,仅凭肉眼就可以看到颜色血红的火星,如果使用望远镜,就可以观测到火星火星两极的白色极冠以及火星表面的颜色变化,有时还能看到火星上发生的沙尘暴。
由于火星离地球比较近,而且呈规律性运动,因此人类很早就开始对它进行观测了。十六世纪末,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就以裸眼对其观测了二十多年,他观测到的火星位置数据已经可精准到4个角分。后来,第谷的学生开普勒利用了老师的观测数据,创立了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为推翻”地心说”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
到了十七世纪初,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天文学家们通过望远镜观测火星后,接连获得重大的发现。
1659年,荷兰天文学家惠更斯在观测中估算到火星有着周期接近24小时的自转的现象。
1666年意大利天文学家卡西尼发现火星可能存在极冠,1672年惠更斯证实了极冠的存在。
1777年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从反射镜的观测中发现火星的自转轴跟公转轨道面有近30度的倾斜角。
1809年法国天文学家奥诺雷·弗洛热尔格观测到火星上有沙尘暴,并在1813年注意到火星极冠的大小有着季节性的变化。
1877年,火星的两颗卫星被发现,同年秋天,意大利天文学家乔凡尼宣称他发现火星上存在类似“运河”的网状条纹,这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对火星生物的遐想从此出现。虽然后来证明“运河说”是错误的,但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甚至产生了火星文化现象,在我们身边,“火星人”、“火星文”、“火星语”这样的字眼比比皆是,我们常常把看不懂的人和事揶揄为“火星上来的”。
其实,火星上存在生命的说法古已有之。我国东晋干宝著的《搜神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孙休永安三年二月,有一异儿,长四尺余,年可六七岁,衣青衣,忽来从群儿戏。诸儿莫之识也,皆问曰:“尔谁家小儿,今日忽来?”答曰:“见尔群戏乐,故来耳!”详而视之,眼有光芒,爚爚外射。诸儿畏之重问其故。儿乃答曰:“尔恐我乎?我非人也,乃荧惑星也,将有以告尔。三公归于司马。”诸儿大惊,或走告大人,大人驰往观之。儿曰:“舍尔去乎!”耸身而跃,即以化矣。仰而视之,若曳一疋练以登天。大人来者,犹及见焉。飘飘渐高,有顷而没。
这个故事说,在公元260年三四月间,吴国来了一个奇怪的小孩,六七岁的样子,穿着青衣与一群孩子玩,其他孩子不认识他,就问他是谁。这个孩子眼里放着光芒说:“我不是和你们一样的人,我是火星,我是来告诉你们,三国快要归司马氏啦。”然后纵身一跃,像拖着一匹白练一样飞上天空,越飞越高,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搜神记》是一部志怪小说,里面记载的故事当然不能当成真实的历史事件来看,但这个故事说明,至少在三国时期,我国已经有“火星人”的传说了。
由于火星血红的颜色,很早就吸引了人类的注意,早在四千多年前,古埃及人称它为“红色之星”,将它象征为农耕之神。
火星血红的颜色和光亮的变幻不定,使人们感到惊悸和恐惧,所以人类从一开始就对它没有好感,古巴比伦人称它为“死亡之星”。
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也认为火星是不友善的,因为从地球上观察火星运行轨迹,它有时顺行,有时逆行,有时又停顿,而且还闪烁着诡异的血色光芒。古人觉得火星是一只不怀善意的眼睛,从空中监视着人们在地球上的一举一动,所以古希腊人以嗜血擅杀,象征着战争和死亡的战神阿瑞斯的名字来命名火星。古罗马人继承了希腊的传统,用罗马战神玛尔斯的名字来为火星命名。由于在古罗马,三月是每年军队出征的季节,为了向战神玛尔斯致敬,人们便把这位战神的拉丁文名字Marrius作为三月的月名。英语三月March,便是由这位战神的名字演变而来的。
与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一样,中国古人也因为火星这种变幻莫测的运行轨迹而感到迷惑。又因为火星的光芒莹莹似火,而且光亮变幻难以捉摸,其位置的变化和移动也错综复杂,令人十分迷惑,因此,先秦的中国星象家给火星取名为“莹惑”,有“荧荧火光、离离乱惑”之意。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被命名为“萤火一号”的原因就来源于此。
由于火星呈红色,荧光像火一样闪烁,所以在五行中象征着火,其所代表的神祗是火神祝融。先秦时代五行说盛行,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因为“莹惑”对应着火,所以阴阳家又简称“莹惑”为“火星”,如今“火星”的称呼就是由此继承来的。
在中国古代星占学上,火星象征着残,疾,丧,饥,兵等恶象。古人认为这颗星主视明罚祸福之所在。除了“荧惑”,火星在中国古代还有一个名字,就是“罚星”,有“荧惑伺察,而天行殃罚”的说法,阴阳家们对火星是极为禁忌的。
东汉王充的《论衡·变虚》记载:“子韦曰:‘荧惑,天罚也……臣请伏於殿下以伺之,星必不徙,臣请死耳。’是夕,火星果徙三舍,如子韦之言。”可见古人对火星的出现是何等地忌讳和害怕。
在宋朝叶适所著的《徐德操墓志》中记载:“在太平之岁,实淳熙八年,火星犯南斗,公以历占之曰:‘此饥岁而民流’……流民果大至。”那时的人们完全将饥馑与火星联系起来了。
由于火星的天象事关天下吉凶,所以中国古代对火星的观测也极为注重。汉朝时,中国天文学家对火星的裸视观测已非常准确了。在《汉书•律历志》中记载了火星公转的周期是687天,这个数字与今天的科学观测数据相比,误差不到千分之二。
天文爱好者观测火星时,应注意不要将火星与天蝎座中最亮的恒星“心宿二”混淆,因为它们都很亮,而且都呈血红色。
在先秦古籍中,通常用“火”字来形容恒星,而不是指火星。“心宿二”是指天蝎座中的红色1等亮星,由于它鲜红如血,光亮似火,我国古代称它为“大火”。诗经《国风·豳风·七月》中的“七月流火”,指的就是这颗星在农历七月的傍晚时分,从西方落下去的情景。“心宿二”如今的学名叫天蝎座a星,是一颗比太阳大三千倍的超巨星。夏季南方的夜空中总是能看到这颗血红的星,但它不是火星。
天蝎座是黄道星座,而火星总是在黄道附近移动,总有机会从天蝎座中经过,若与“心宿二”相遇,则两颗星的红色光芒交相辉映,呈双星闪耀之势,古人把这种天象称为“荧惑守心”。
在中国古代星占学中,有两种星象最难见到,但只要一出现,不是大吉就是大凶。大吉的是“五星连珠”,而大凶的就是“荧惑守心”。
古人将全天二十八星宿按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划分为四部分,每一部分包含七个星宿,并根据各部分中七个星宿组成的形状,用四种与之相象的动物来命名,叫做四象,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当天上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排成一条线时,即为五星连珠,这是大吉之兆。史书记载,刘邦登基的那一年就出现了这一星象,隐喻着他当皇帝是天命所归。
而“荧惑守心”则是火星运行到二十八星宿中的“心宿二时”,停留在其旁边,秦始皇死的前一年,便出现了“荧惑守心”。“荧惑守心”并不多见,一旦出现,就会引起帝王和大臣们的极度恐慌,他们会祭祖拜天,祈求上天的原谅,大臣甚至还会以自杀来谢罪。
汉成帝绥和二年发生了“萤惑守心”天象,天象发生后,朝廷上下惶恐不安,宰相翟方进就自杀谢罪了,东汉的汉安帝曾为这种灾异天象写下过罪己诏。
几十万年来,人类在火星的注视下,从蒙昧走向了文明。如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高科技时代,文化发达、科技昌明,人们的科学文化知识已得到普及,再也不会因为“荧惑守心”等天象而感到大祸临头的恐惧,也不会把地球上的一些天灾人祸与火星联系起来。
了解了这些关于火星的科学和历史知识后,我们再去观测火星大冲时,看到的将不仅是高悬于夜空中的那颗红色星星,而是它血色光芒后面那丰富的科学、历史、人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