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的那些文字

在我七八岁时节,寻着周末,偶或会随着父母去邻村的姥姥家探望。我和小两岁的妹妹各自由父亲与母亲的自行车载着。途中有一条很长的直道,被两排高大的杨树夹护着。这些树相隔或远或近,延伸至路的尽头,葱郁的叶子将道路盖的严实。它们大体很有些年岁,一人并不能合抱。树的外侧是田地,远望一片浓郁不见边际的绿色,颇有“远而至极者色近玄”的感觉。这条路总是热闹,在逢集的日子尤甚。若是在来往者中遇到相近熟识的,父母必要停下客套几句。过程里我和妹妹总要承几句夸词,并谈不上虚情或假意。我从小不大爱说话,妹妹则开朗,她惯常嘻嘻哈哈的回应,而分别后,还要追问自己该如何称呼方才的人,仿佛是为下次相逢作准备。父母会笑着回答她,并把这当成一件趣事说与旁人听。但一些实在是仅限于认识的人,他们也确不能给出答案,便就搁置了。

姥爷是个刻板冷峻的人,他身形高大萧条,对小孩子很不亲近。我见着他的时候,他多是在忙自己的营生——糊纸马、纸屋、叠纸钱——我不是好动的性子,并不会搅扰他,但他仍会呵斥着母亲将我带离他的视线。姥姥在我印象里则是“典型”的中国女性,她个子不高、性子温吞,且裹了脚。她常带着一顶黑色圆形的线帽,头发梳的整齐,黑白相间,拢在耳后。她见了我和妹妹,会紧趋过来,先把我们抱住,我和她的脸紧贴着。姥姥爱我和妹妹,旁人都看得分明。但我能感到她待我与妹妹的区别,这种区别后来时常在别处也见到过。父亲和几个男人常在抽烟、谈天;妹妹被舅舅家的哥、姐带上集去玩耍;母亲留下和姥姥一同准备午饭。我挨着姥姥坐在灶台下,回应她的温言软语,和她说我的平常事,偶尔在地上捡拾几根豆秸或麦秸添到火里。

我们常常周六过去,周日回返,在那住上一夜。我喜欢住在二舅家里,他的房子有平平的顶,且广阔,足够我自在的畅游。在晴好的天气,常会晾晒些作物,豆子、棉花我都见过。而它还有一个别的用处。夏夜里,屋内闷热。老人们常摇着一把似苇叶编成的类圆形的扇子,用以消暑。孩子们则喜欢睡在凉爽的屋顶,在无雨的日子,一俟天黑,我们各抱着竹编的凉席和薄被褥挨个从楼梯上去,就地铺展,三五个并排仰躺在这简易的床铺上,正对着繁密的星河和幽深渺远的天空,随口闲聊着相继入睡。我是最幼的,他们指着两个星星说那是“牵牛”、“织女”——又说天上有一条银河,我仔细分辨了许久,再问时他们便又指着说在那里,但我从所指的方向始终也没有找到那条闪亮的天河。现在想来,大概他们或许也并未曾看到过什么“河”。

在两段楼梯之间藏着一间小屋,屋内堆满了杂物,一部分是教科书。二舅家有两个孩子,他们是一对兄弟,均年长于我,这些书是他们曾用的。之于彼时的我,那是一座宝藏。每次去走动,此处都是我惯常待的地方。我独自在屋内翻看这些书,流连忘返。由于识字不多,因而更偏爱有图画的部分,如《科学》、《地理》之类,是我记忆最深刻的,而我对太阳、地球等天体的模糊认知便是从那时建立起的。记得我曾想讨要几本,但最终怯于开口。

在我小学五年级时,学校里组织过一次购书活动,当然,是自愿的。妹妹与我同校,分处不同年级的两个班级。她兴冲冲地响应了老师,而我对此兴致寥寥。在将两套新书捧回家后,妹妹的新鲜感便逐渐消磨掉了,反而是我经常翻读它们。其中一套多是幼儿读物,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中国神话故事》等被我反复读了多次。我从那些文字里见识了世界的奇幻缤纷,遂入了迷,常常为它们而耽误作业。我所知的童话故事大都是这一时期积累下的,在那之后,再未涉猎过此类书籍。于时,我了解了盘古与天地的传说,知晓了女蜗和人的渊源,幻想过干将与莫邪——其中最令我惊异的是一个关于“贯胸国”的故事,根据我记忆的书中内容,防风氏因犯了罪过,受了黄帝的惩罚,在胸口留下了孔洞,并一代代传下来(此处为误记)。后来我追根溯源,好像便是那时期的阅读使我创生了最懵懂的文化意识。

另一套书的名字叫《美文如歌》,是散文集。这里的美不是称它辞藻的华丽,而是另一种透彻的美。后来的很长时间里,我在见到某个名字时,才依稀想起曾在这个时候拜读过他的文章,但因时间久远,莫言、季羡林、龙应台、毕淑敏等也只是音乐记得名字。而对内容念之不忘的则是一篇叫做《谁动了我的乳房》的文章,这是一个惹人遐想的题目,读来却有着极其犀利的讽刺。一只小猪在梦醒时发现本属于它的那只乳房被吸光了奶水,老母不在意它的争论,从兄弟姐妹处又受了冷嘲热讽,它愤怒在猪圈内咆哮和奔跑,被当成得了疯病,最终成了一盘烤乳猪。在某个时期,默默忍受似乎成了一种美德。一些人的据理力争等同于无理取闹,旁人的冷暖得失又只能自己体会。有的话被当成疯言疯语,在旁观者看来可笑且多余。

进入初中后,我的第一任语文教师在开学不久后列出一个书单,让我们对照着去买来读,说对语文学习深有裨益。我回去与父亲说了,他在那个周末便将书带回来。我怀着探奇的心思从显灰而光洁的纸包中将它们一一取出来,计有《古文观止》、《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一本诗词合辑(名字已不记得)、字典和成语词典各一本。至今,这些书留存下来的只有一套四大名著。

最初,那本诗词合辑用的最多,老师偶尔从其中摘出一首在课堂上讲授,闲暇时自己也会拿出来翻一翻,于是尚能忆起屈大夫的《渔夫》、曹植的《白马篇》、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李白的《将进酒》等。只因我曾将《钗头凤》误读为《凤头钗》,引了同学的嘲笑和老师的薄怒,对陆游与其妻唐婉的两阙《钗头凤》记得最清晰,但其中的悲情苦恋当时并不能真正感受。这本古典诗词合辑让我见到了那些才耀文史的大家的别样一面:李白吟出“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时或许正心生落寞;“天涯何处无芳草”和“春晓一刻值千金”也不见得只是苏轼的风流;“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处于国家离乱时的杜甫也有过闲适自得的时光。《凤栖梧》、《蝶恋花》原来是《鹊踏枝》的别称;千年前有个名唤作念奴的姑娘,她的歌声定让人倾倒;曹植的封号是陈思王,而范仲淹的谥号“文正”是古时文人所追求的最高褒奖。出于当时最肤浅的喜好,我对朗朗上口的句子最易接受。所以我将看诗比作“以貌取人”,那些平实、拗口的常常是被忽略和厌弃,以至于其中的许多现今竟背不完全,只拼凑得一些零散的句子。

其余的书籍,由于老师不能时时提点,我也生了惫懒之心,不会主动去摸它们。买书时正值夏日,蒙眬过了几月后,进入冬月,我忽然不知因的惊觉了,或许是太多精力无处消遣,开始在每晚睡前捧起四大名著,决定一一的读过去。《三国演义》是最先读的一本,之后依次是《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初选《三国演义》是因它最令人向往,次选水浒是因西游在电视上看的多了,少了新鲜感,对文字的兴趣不如前者多。我对《红楼梦》确是无半点兴趣,因此在读完了水浒之后,又将西游读了,才去碰它。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能够广为流传的原因之一便是它的通俗性,因此文言文读本我读来并不吃力,只是时常要用字典查找遇到的陌生字,弄清它的读音。第一次读三国中断在“五丈原”,诸葛亮的退场像是对前面的章回作了个结,观者已大约知道,“还于旧都”成了镜花水月。伤春悲秋被刻到了中国人的骨子里,花好月圆虽美,但现实少难成行。于是在诸葛亮身陨的时刻,才发现曾在这个时代鼓弄风云的英雄俊杰们竟都相继逝去了,便生出日暮西山、曲终人散的慨叹,如此后文便失了味道。而在当时的我,只是单纯失落于诸葛的大业未竟身先死,此后搁置了很长时间,才断断续续的读完了。细思之下,除却孙曹刘之流,着墨不多而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两个。一是孔融之子,“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乎?”这句话表明了他的识时势,对自己的遭遇已谙于心。相比之下,孔融竟向收监的使者希求家眷得免,以此看他的结局并不叫人出奇。二是平原管辂,便是给了曹操“三八纵横,黄猪遇虎,定军之南,伤折一股”这句谶言的人。曹操当时不解其义,后来应验了悔之已晚,夏侯渊被黄忠斩于定军山。书中记述的几个逸闻都可见他占卜相术的奇妙,他教一个名赵颜的去给两个老者进献了一顿酒食,原来是南斗和北斗星君,赵颜便向他们哭求得了几十载的阳寿。诚然仙神也躲不过人情世故,既受了人情,便须应了求请。为此,想到诸葛亮祈禳星辰操劳一场,虽是失于魏延的莽撞,但即使成事所得的阳寿也比不得一顿酒食,不免唏嘘。这里还有个见识,古人重礼,或字或号或官职,鲜有当面直呼旁人姓名的,名是自称居多。这与当下不同,故而有人以此诟病《新三国》。

《水浒传》读来让人向往的是英雄豪杰、意气相投、行侠仗义、替天行道,这些都不稀奇。想要做一个江湖人,须要有两样东西,一个是名,一个是武力,名在前,武在后。拳头硬可以让你活的自在,而名声大则能让你活的风光。凡拳头硬的,都是桀骜不驯的。但江湖里有一套普适的规则,拳头大的见了名声响的,便多了顾忌。宋江初见武松时,不小心踢翻了武松取暖的火盆。武松不问黑白就要动手,然通了姓名,便一反作态,可见“名”的好处,即便不能让人纳头便拜,也不会失了客气。名和利是相生的,只要江湖上有了名号,利也随着来了,不论善名或是恶名。所以名声响的,必有一个仗义疏财的特色。宋江的名头最响亮,传得最广,所以他坐了梁山的头把交椅。这是对名最粗浅的运用,但也无可厚非,他的出身低微,能有这种眼界已不容易。他的名是小名,虽令行于绿林之间,看似风光,实则危若累卵,最终只能依附朝廷求得一线生机,可惜惨淡收场。在不同的人手里,名能够发挥的作用也不同。此处的“名”已不限于名声,广而言之,可为名望、名义等。似王莽,自弱冠之龄入官场,养望三十载,篡位为帝,以名为窃国之资。三国里,曹操迎奉汉帝便是为了获得名,以名附己之实,大义为先,做事便少了拘束。不论什么时候,表面形式是不能丢的。春秋时期,周室名存实亡,韩赵魏三家分晋却要仰仗周室为自己正名。再有二百余年,周室的正统之名才真正覆灭。自周公制礼,法统在几百年间业已根深蒂固,周室有正统之名,其他的既有当权者既是“礼”的拥护者,便不能违了这套规则,虽然大多对周室阳奉阴违。从今上溯几百年,工业浪潮打破了旧世界的规则,并建立了新规则,规则的制造者们宣扬了自己的正义之名,同时将旁的声音消灭得干干净净。因而适当退让是必要的,在它的规则在历史中崩溃之前,在它的“名”变成了粉饰与躯壳之前,要潜身缩首,要隐藏爪牙。

读《西游记》时,我只将它当作消遣,没什么隐喻内涵,没什么勾心斗角,只有简单的自由不屈的猴子、一心向法的和尚、惫懒世故的野猪、渴求消解罪业的天官与白龙,虽然有些龃龉龌龊,但也只当不见。

我对《红楼梦》的阅读至今仍断在第六回,即贾宝玉和花袭人初试云雨情的一回,前几回也只仔细看了“宝玉游太虚幻境”一回,仍记得“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一句,其他都忘了干净。对于当时的我,红楼太过乏味。后来大约知晓了它的结局之后,也未再兴起读的念头,实是不忍读。虽然其中少部分黑暗,但大体上红楼仍脱不出悲情苦意。我个人不喜欢悲剧,见了圆满便见不得分离。很多事会在心里盘桓经久,于是下意识回避感伤。因此关于整本书的脉络多是从他人处散碎拼凑而成的,经人之口将那份凉薄剔除。

《古文观止》经查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整理编纂而成的。父亲所买的那本在每篇文章之后都附有译文。书很厚,读时许多都被我跳过了。《郑伯克段于鄢》处于开篇,读的最精细。郑庄公之母武姜虽然偏爱小儿子,但庄公对待兄弟的方法又太过恶毒,纵容实在是摧毁一个人最好的方法。母爱自私,这种自私会盖过智慧,共叔段的灭亡虽然是庄公的手笔,但武姜的自私未必没有助力。不独武姜,赵威后在国家陷于危亡时也不能免于自私,于是触龙告诉她如何爱自己的儿子——父母不可能永远为子女提供庇护,让子女拥有立身之本才是正道,可惜现在很多父母都不明白这个道理。这本书内摘自春秋三传的文章都可以当做故事来读,历史本就是故事,过去的事。其中《叔向贺贫》一文最富趣味性,韩宣子因贫寒而忧心,叔向却向他道贺,说贫困是人修德的最佳时期。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为基,那时真是正直之言。但现在看来,倒有些毒鸡汤的味道。古时和今时必有不同,仿佛也成了司空见惯。

初二时,我从同学处得了一本《福尔摩斯探案选》,除了课间,还会在自习课上偷偷看。我的同桌,一个皮肤微黑的女生,个子隐隐高过我。她在隔天带了几本《福尔摩斯》给我,这让我惊喜。那几本书我没有读完便还了她,她问我还要么,我读厌了,说不用。后来,我和她的座位调开了,从此生疏了。

进入高中后,我没再主动去找什么书去读。有段时期,《明朝那些事儿》开始在班级内火起来,几本书在同学之间传阅,我轮得了一本读罢也被吸引住了,并不是出于对历史的求知,仅仅因为它文字的风趣。我每天早早去学校,把早课前的时间也用上。但有一次被我的班主任看到,将书收去了。她约五十岁左右的年纪,任教思想政治课。我打了许久的腹稿,准备去和她说我的道理,祈求她将书给我,因为它不属于我,那位同学的催促使我焦急。但她从不给我说出一句话的机会,后来我多次找到她,结果也没改变,她毫不通情达理。高二分班后一段时间,我从一个同学那里得知,她已将那本书归还它的主人,又听说她去了市内最好的高中任教。

在那之后,我开始接触到网文。它们比我以往读过的书都更加新奇,使我近于废寝忘食的境界。我在很久后百般寻找到曾读过的第一本网文,再读来味同嚼蜡,惊奇当时竟因它而沉迷。粗略估计高中阶段所读过的网文,字数该有千万,那些知名作者的书大约都看过。

进入大学之后,网文读的少了。为了打发时间,我开始从图书馆中找书读。我从哲学区中找到过一本康德的书,生硬的读完了,没有一丝收获,于是不敢再染指此类书籍,着重找一些轻浅的来读。从大一下学期到大三上学期,我先后读了《包法利夫人》、《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红与黑》、《呼啸山庄》、《约翰·克利斯朵夫》、《瓦尔登湖》。在此过程中,我还间或从《世界散文经典》这套书中接触了一些东西方的散文。我读的很多书,其时很少明白它的隐喻,思索也仅止于其情节,这是读几本外国名著时的状态。常常在很长时间后才会在回忆某些情节时得出一些感悟,且有异于作者著书的真意。

《包法利夫人》中,福楼拜从一个乡镇医生夫人描写了所谓贵族,他们的作恶并不是折辱于肉体,而是浸染于心灵。从她年幼时所受的教育开始,整个社会都在给她编织一个美好的梦,她在某一时甚至无限接近并体验到了那个梦的真实,于是她开始鄙弃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她先后经历了两个丈夫之外的男人,并与他们维持一段她所渴望的爱情。这种爱给了她无穷的力量,她愈接近便愈沉迷便愈渴望,她甚至在雾蒙蒙的早晨顶着露水跋涉去见自己的情夫,不顾露水和泥土将她的裙摆沾湿并污染。她最后不出意料的被抛弃了,在悔恨中离世,并为丈夫带来了不可磨灭的痛苦。她的爱很纯粹,就是虚荣心作用下形成的扭曲产物。在它的驱使下,她可以委身于任何一个男人,只要他举止优雅、谈吐风流,能够懂得她牵强附会的暗示、了解她华而不实的兴趣,因为这会让她感到自己变得诗意而高贵,成为一个真正的贵族。

《红与黑》似乎映照着每个人内心的狂野。在那个特定的时代下,曾有个并不伟岸的背影使所有人都变得蠢蠢欲动、热血沸腾。主人公于连出身不高,但富有野心,他将市长夫人、贵族小姐都当作他向上攀登的挑战,他的雄心壮志不允许她在儿女情长上耽搁。他成功的引起了权贵的注意,并被委以重任,一切似乎都如他的预期般推进。但一封突兀的告发信摧毁了他。他的骄傲与自负使他被愤怒所役使,因为他不能接受自己因如此微不足道的事而折戟,他从容的购买了枪支,并击倒了市长夫人,她过去的情妇,坦然面对自己的末日。于连是个聪慧的人,但不理智。剧烈的社会动荡往往使人失去方向或是朝着错误的方向行进。人们多以为自己正站在康庄大道之上,正迈向真理,实际上是在一步步踏入坟墓。

《瓦尔登湖》曾是我在一段时期内最爱的一本书,它的文字平实的没有一丝波澜,但却可以唤醒人心中最平静处的激流。梭罗将他的经历诚实的记录下来,并不是怂恿人们放弃繁华喧嚣,而是保持一份最真挚的向往,去尝试掀起的女神裙摆得以窥见真理或是向一个陌生的人伸出援手,获得他回以的微笑和感谢,因为有一棵长在路边的果树,它的果实比任何都肥美甘甜。

罗曼罗兰的这部《约翰·克利斯朵夫》,它的字数冗繁,记录了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人生。读过一遍的我并所获得的感受匹配不了它所获的评价,仅对主人公有点滴认识。他是一个追求纯粹的人,容不得一点龌龊和瑕疵。他长的粗野但有颗细腻的心,这颗心同样赋予了他不屈的意志和拼搏的精神。他知道他的情人与自己的哥哥存在纠葛时,独自陷入痛苦而默默离开。她和一个相互存在爱慕的女人,隔着一道门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夜晚,没有一丝逾矩。原著中克利斯朵夫在逃亡后再度返回故乡时与母亲的相见和他自传中谈及自己早夭的妹妹时都怀着深沉的孺慕之情。自传中,他写到自己幼时在沙滩上被几个男孩排挤后,来到妹妹的身旁寻求慰藉。他埋头在她的裙子上,她用幼嫩的小手在他的头上抚摸,他听到了她的呢喃,抬头看到她忧伤而虚弱的脸庞,这成了今后人生中给予他启迪的一道光。罗曼·罗兰的自传节段是我读过的为数不多的西方散文。

我不能体会《呼啸山庄》所描绘的爱情,也不理解那因爱而生的斗争。

《世界散文经典》这部书是我通过手机在网络上寻到的,后来因换了手机,在软件平台上再搜索时已找不到资源。因此和以往许多书一般,未读完全。东方卷中,鲁迅读的最多,郁达夫、朱自清的稍有涉及。日本夏目漱石也有一篇,叫《猫的墓》,记述了他家的老猫在临死前时光里的慵懒姿态,以及和他孩子、妻、女仆的互动。它在这座房子里像是多余的,受妻和女仆的厌弃,被孩子们忽视,琐碎的日常里充满了刻薄的冷漠。最后,它死了,才稍稍赚了点人的关注,孩子们为它立了墓,但也慢慢忘却了。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有这样一段话: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这里提及了他做文章的理由,他想成为那个“呐喊”的人,尝试成全这个希望。于是他对所见的龌龊总要或直白或曲折的挪到自己的文章里,尽力使醒着的人多起来。百年之后,人们仿佛都醒着了,可惜都是近视眼,由于看不清眼前的路,只能蹲下来只能对着自己的脚趾。一俟脚趾被微微的碾着了,就要大声的呐喊出来,唯恐声音小引不得注意,进而希求人们知道他的痛处并盯着他的脚趾对他所站立的土地生出愤懑、怨怼和批判。

毕业之后,已经很少再读书了。在第一份工作时,和一个同事成了朋友。他涉猎之广让我钦佩,他知我所知的和我所不知的。原来他的父母均是教师,使他有了阅读的习惯。受他的影响,我再次尝试读一些书,但也尽量避开严肃文学,于是略读了蒲松林的《聊斋志异》,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山海经》等。后来,工作的繁忙使我再无心思去读书,虽偶尔会翻阅一些的杂书,但在遇到陌生字时也没了查询的心气,便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读书的意趣,权作是消遣罢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293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604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958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29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19评论 5 36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30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00评论 3 39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6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909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46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26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00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86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5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7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4,996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81评论 2 342